目录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热回收逐日系统,包括光伏逐日系统和热量回收系统;光伏逐日系统包括:光伏底座;转向驱动装置;光伏发电板,与转向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连接;光照传感器,设在光伏发电板上,用于检测太阳光相对于光伏发电板的角度并将信号传输至转向驱动装置;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导热块,设于光伏发电板的背面;第一导热管,其首端与导热块连接;热量发电装置,设有热量吸收端和发电端,第一导热管的末端与热量吸收端连接;蓄电模块。
本技术有效利用了光伏发电板的热量,把光伏发电板的部分热量回收转化为驱动光伏发电板进行逐日的电量,既能降低光伏发电板的温度,又能为驱动光伏发电板转向提供电量,能够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20586364.3
申请日
2020-04-17
公开日
2020-12-01
公开号
CN212063915U
主分类号
/F/F03/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段春艳 柳淦元 唐建生 冯泽君 陈潇跃 许继源 李颖 连佳生 赖华景 谢灏

申请人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职教路3号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热回收逐日系统,包括光伏逐日系统和热量回收系统;光伏逐日系统包括:光伏底座;转向驱动装置;光伏发电板,与转向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连接;光照传感器,设在光伏发电板上,用于检测太阳光相对于光伏发电板的角度并将信号传输至转向驱动装置;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导热块,设于光伏发电板的背面;第一导热管,其首端与导热块连接;热量发电装置,设有热量吸收端和发电端,第一导热管的末端与热量吸收端连接;蓄电模块。
本技术有效利用了光伏发电板的热量,把光伏发电板的部分热量回收转化为驱动光伏发电板进行逐日的电量,既能降低光伏发电板的温度,又能为驱动光伏发电板转向提供电量,能够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