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属于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对于突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化学事故,如何实现高效、快速进行消防灭火和对现场污染物进行洗消,将对化学事故的消防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和减少损失。
3.但目前针对化学事故的消防灭火和洗消作业通常是分开作业,即:消防车负责消防灭火,洗消车负责对灭火后的现场进行洗消,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存在效率低、即时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而且使用不方便、适应范围窄、通用性差;另外,化学事故种类多,目前的消防、洗消系统功能单一,还没有可适应于各种化学事故情形的消防、洗消系统,严重阻碍了其在化学事故中发挥高效、快速消防救援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包括水罐、泡沫罐、药剂罐和均混器、所述水罐内的水通过水泵输送到均混器中,所述泡沫罐内的泡沫液通过泡沫泵输送到均混器中,所述药剂罐内的药剂通过药剂泵输送到均混器中,所述均混器的出液口通过球阀a与消防带和喷枪相连接;还包括射流器,所述射流器设有外吸口和射流器进水口,所述射流器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水泵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射流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水泵的进液口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球阀b与消防带和喷枪相连接。
7.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消防、洗消系统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通过管路与均混器的进液口相连接,且在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与均混器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
8.一种优选方案,在水泵的出液口与均混器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冷却空压机的冷却水支路,在所述冷却水支路上设有冷却水进水控制阀。
9.一种优选方案,在水罐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水泵进水控制阀。
10.一种优选方案,在水泵的出液口与均混器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流量计和水流量控制阀。
11.一种优选方案,在泡沫罐与泡沫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泡沫加注控制阀,在药剂罐与药剂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药剂加注控制阀。
12.一种优选方案,在射流器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射流器进水控制阀。
13.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泵还设有外吸水接口。
14.一种优选方案,在水泵的出液口与水罐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注水阀。
15.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罐与泡沫罐和药剂罐构成一体式罐体结构,所述一体式罐体的内腔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水储存腔、泡沫储存腔和药剂储存腔。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防、洗消系统,通过将消防灭火与洗消作业有机融合成一个系统,不仅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安装于一辆车上使其具有各种消防和洗消的多种功能,而且能实现消防灭火和洗消作业的连续性和即时性,并能满足各种化学事故的消防和洗消要求,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进步和实用性,对化学事故的高效救援具有重要价值。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显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水灭火和冲洗功能的工作原理图;
20.图3是显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射流负压方式添加灭火剂或洗消药剂的工作原理图;
21.图4是显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泡沫灭火功能的工作原理图;
22.图5是显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泡沫洗消功能的工作原理图;
23.图6是显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为水罐注水功能的工作原理图。
24.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水罐;1-1、水罐的进水口;1-2、水罐的出水口;2、泡沫罐;3、药剂罐;4、均混器;4-1、均混器的进液口;4-2、均混器的出液口;5、水泵;5-1、水泵的进液口;5-2、水泵的出液口;6、泡沫泵;7、药剂泵;8、球阀a;9、射流器;9-1、外吸口;9-2、射流器进水口;9-3、射流器的出口;10、球阀b;11、空压机;11-1、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11-2、止回阀;12、冷却水支路;13、冷却水进水控制阀;14、水泵进水控制阀;15、流量计;16、水流量控制阀;17、泡沫加注控制阀;18、药剂加注控制阀;19、射流器进水控制阀;20、外吸水接口;21、注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连续作业的消防、洗消系统,包括水罐1、泡沫罐2、药剂罐3和均混器4、所述水罐1内的水通过水泵5输送到均混器4中,所述泡沫罐2内的泡沫液通过泡沫泵6输送到均混器4中,所述药剂罐3内的药剂通过药剂泵7输送到均混器4中,所述均混器的出液口4-2通过球阀a 8与消防带(图中未示出)和喷枪(图中未示出)相连接;还包括射流器9,所述射流器9设有外吸口9-1和射流器进水口9-2,所述射流器进水口9-2通过管路与水泵的出液口5-2相连接,所述射流器的出口9-3通过管路与水泵的进液口5-1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液口5-2通过球阀b 10与消防带(图中未示出)和喷枪(图中未示出)相连接。
28.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
29.所述的消防、洗消系统还包括空压机11,所述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11-1通过管路与均混器的进液口4-1相连接,且在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11-1与均混器的进液口4-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11-2;在水泵的出液口5-2与均混器的进液口4-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冷却空压机11的冷却水支路12,在所述冷却水支路12上设有冷却水进水控制阀13;
30.在水罐的出水口1-2与水泵的进液口5-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水泵进水控制阀14;
31.在水泵的出液口5-2与均混器的进液口4-1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流量计15和水流量控制阀16;
32.在泡沫罐2与泡沫泵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泡沫加注控制阀17,在药剂罐3与药剂泵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药剂加注控制阀18;
33.在射流器进水口9-2与水泵的出液口5-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射流器进水控制阀19;
34.所述水泵5的进水端还设有外吸水接口20,在水泵的出液口5-2与水罐的进水口1-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注水阀21。
35.另外,所述水罐1与泡沫罐2和药剂罐3构成一体式罐体结构,所述一体式罐体的内腔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水储存腔(相当于水罐1)、泡沫储存腔(相当于泡沫罐2)和药剂储存腔(相当于药剂罐3),以使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节约制造成本和便于安装。
36.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水灭火和冲洗功能的工作原理如下:
37.水罐1内的水可由水泵5直接输送给球阀b 10,使球阀b 10与消防带相连接,再使喷枪与消防带相连接,即可实现水进行灭火作业和冲洗作业。
38.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射流负压方式添加灭火剂或洗消药剂的工作原理如下:
39.一方面,射流器9通过外吸口9-1将粉体或液体灭火剂或洗消药剂吸入其内;另一方面,水罐1内的水由水泵经射流器进水口9-2送入射流器9中;射流器9将混合均匀后的灭火剂溶液或洗消药剂溶液经射流器的出口9-3送入水泵5中,然后由水泵5泵送给球阀b 10,使球阀b 10与消防带相连接,再使喷枪与消防带相连接,即可实现射流灭火或洗消作业。
40.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泡沫灭火功能的工作原理如下:
41.一方面,水罐1内的水经水泵5输送到均混器4中;
42.另一方面,泡沫罐2内的泡沫液经泡沫泵6输送到均混器4中;
43.然后,空压机11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均混器4中;
44.均混器4将输入的水和泡沫液及压缩空气混合均匀后由均混器的出液口4-2输送给球阀a 8,使球阀a 8与消防带相连接,再使喷枪与消防带相连接,即可实现泡沫灭火作业。
45.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泡沫洗消功能的工作原理如下:
46.一方面,水罐1内的水经水泵5输送到均混器4中;
47.另一方面,泡沫罐2内的泡沫液经泡沫泵6输送到均混器4中,药剂罐3内的药剂经药剂泵7也输送到均混器4中;
48.然后,空压机11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均混器4中;
49.均混器4将输入的水、泡沫液和药剂及压缩空气混合均匀后由均混器的出液口4-2输送给球阀a 8,使球阀a 8与消防带相连接,再使喷枪与消防带相连接,即可实现泡沫洗消作业。因泡沫的滞留时间长,可保证药剂与污染物有充分化学反应时间,因此这种泡沫洗消效果好,对高效消除化学污染具有重要价值。
50.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洗消系统实现为水罐注水功能的工作原理如下:
51.使外吸水接口20与消防带相连接,即可通过水泵5将外界水源泵入到水罐1内,注水阀21只在水泵5为水罐1注水时打开,其余时间均关闭。
52.由上所述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防、洗消系统,不仅可实现水灭火和冲洗功能、还可实现射流灭火和洗消功能,并可实现泡沫灭火功能和泡沫洗消功能,各种功能的实现均只需调节相应的控制阀即可,可使消防灭火和洗消作业实现连续性和即时性,能满足各种化学事故的消防和洗消要求,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并且,所述消防、洗消系统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安装于一辆车上使其具有各种消防和洗消的多种功能,对化学事故的高效救援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进步和实用性。
53.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