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两瓣式防漏抓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两瓣式防漏抓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货运输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瓣式防漏抓斗。


背景技术:

2.公司早年作业散货货类主要以散矿为主。由于散矿大多颗粒较大,作业中撒漏情况并不严重,作业后只需将现场遗留货物归拢装车即可,清理工作较为简单。然而,近年来随着公司散化肥及散糖等颗粒较小的散货作业量增加,对散货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目前,公司现存的用于散矿作业的各类抓斗由于使用年限已较长,导致其在用于此类小颗粒散货作业时普遍出现撒漏现象,且由于其货类性质需要做到防水和防杂质,货主对装卸质量的要求亦较散矿高出许多,作业中撒漏货物的处理较为繁琐,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的同时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4.针对上述情况对现有的部分两瓣抓斗进行改造,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解决特殊散货货类作业中的撒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目前特殊散货货类作业中的撒漏问题的两瓣式防漏抓斗。
6.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两瓣式防漏抓斗,其包括第一斗瓣和第二斗瓣,在第一斗瓣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道外封齿条,并在第一斗瓣开口端下侧的斗口板上设置有一条封板;在第二斗瓣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道内封齿条;其中,
8.每道外封齿条以其轴线方向平行于开口端相应侧端面的方式设置,且局部位于第一斗瓣的外侧;外封齿条由一条倒l形固定板和若干个第一t形齿构成;倒l形固定板与斗瓣内壁之间形成有齿槽,若干个第一t形齿以水平设置的方式等间距地排布在齿槽内;
9.封板以其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斗瓣开口端底侧端面的方式设置并局部固定在斗口板的内壁上,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斗瓣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其上板面与两个倒l形固定板的底端连接固为一体;
10.每道内封齿条以其轴线方向平行于开口端相应侧端面的方式设置,且局部位于第二斗瓣的外侧;内封齿条由若干个第二t形齿构成,其以水平设置的方式等间距地排布在第二斗瓣端口侧内壁上;若干个第二t形齿与若干个第一t形齿呈交错设置。
11.进一步地,各第一t形齿的竖杆垂直于倒l形固定板的长板并固定在长板板面上,各第一t形齿的横杆之间相互平行;各第二t形齿的竖杆垂直于第二斗瓣端口侧内壁处并固定在内壁上,各第二t形齿的横杆之间相互平行。
12.进一步地,对于处于相邻位置上的第一t形齿3b与第二t形齿4a,两个竖杆之间的间距为35mm,两个横杆之间的间距为40mm,横杆与倒l形板内侧面或横杆与斗瓣内壁之间的
间距为15mm。
13.进一步地,在第一斗瓣和第二斗瓣的内侧壁面上均间隔设置有两条长加强筋板和一条短加强筋板;短加强筋板位于两条长加强筋板之间,且其与两条长加强筋板之间的间距一致。
14.进一步地,在第一斗瓣内,长加强筋板为一道弧形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顶端内壁贯通至封板的外侧边沿处;短加强筋板为一道平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下侧内壁贯通至封板的外侧边沿处;在第二斗瓣内,长加强筋板为一道弧形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顶端内壁贯通至斗口板内侧边沿处;短加强筋板为一道平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下侧内壁贯通至斗口板内侧边沿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两瓣式防漏抓斗通过在现有的两瓣式抓斗进行改进,增加了能够相互配合的外封齿条、内封齿条和封板,以实现对现有的两瓣式抓斗对合时存在的缝隙进行封闭,有效解决了特殊散货货类作业中的小颗粒货物容易发生撒漏的问题,并起到一定的防水、防杂质作用,同时避免了撒漏货物的后续处理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瓣式防漏抓斗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瓣式防漏抓斗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瓣式防漏抓斗的外封齿条与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瓣式防漏抓斗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瓣式防漏抓斗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22.该两瓣式防漏抓斗基于现有两瓣式抓斗改造而成,通过对其两个斗瓣的结构进行改造,以使其满足公司现阶段小颗粒散货作业的相应要求;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两瓣式防漏抓斗包括第一斗瓣1和第二斗瓣2;其中,
23.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斗瓣1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道外封齿条3,并在第一斗瓣1开口端下侧的斗口板上设置有一条封板5;
24.每道外封齿条3以其轴线方向平行于开口端相应侧端面的方式设置,且局部位于第一斗瓣1的外侧;如图3所示,外封齿条3由一条倒l形固定板3a和设置在倒l形固定板3a上的若干个第一t形齿3b构成;倒l形固定板3a的短板固定在斗瓣内壁上,使其长板以平行于斗瓣内壁的方式设置并与邻侧斗瓣内壁之间形成齿槽;若干个第一t形齿3b以水平设置的方式等间距地排布在齿槽内,使各第一t形齿3b的竖杆垂直于倒l形固定板3a的长板并固定在长板板面上,各第一t形齿3b的横杆之间相互平行;
25.封板5以其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斗瓣1开口端底侧端面的方式设置并局部固定在斗口板1a的内壁上;封板5的轴向长度与第一斗瓣1开口端底侧内壁的长度一致,使封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斗瓣1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同时其上板面与两道外封齿条3的
倒l形固定板3a的底端连接固为一体;
26.在第二斗瓣2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道内封齿条4;每道内封齿条4以其轴线方向平行于开口端相应侧端面的方式设置,且局部位于第二斗瓣2的外侧;如图2所示,内封齿条4由若干个第二t形齿4a构成,其以水平设置的方式等间距地排布在第二斗瓣2端口侧内壁上;第二t形齿4a与第一t形齿3b的结构与尺寸相同,各第二t形齿4a的竖杆垂直于第二斗瓣2端口侧内壁处并固定在内壁上,各第二t形齿4a的横杆之间相互平行;
27.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t形齿4a的数量n2与第一t形齿3b的数量n1之间满足:n2+1=n1,且若干个第二t形齿4a与若干个第一t形齿3b呈交错设置,使第一斗瓣1和第二斗瓣2对合时,每侧内封齿条4上若干个第二t形齿4a分别一一对应地插入位于同侧的外封齿条3上每相邻的两个第一t形齿3b之间;其中,对于处于相邻位置上的第一t形齿3b与第二t形齿4a,两个竖杆之间的间距为35mm,两个横杆之间的间距为40mm,横杆与倒l形板内侧面或横杆与斗瓣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5mm;
28.该外封齿条3与内封齿条4之间配合方式以及封板的设置能够使小颗粒货类在抓斗内的堆积夹角小于其自然安息角,以达到防撒漏的目的。
29.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斗瓣1和第二斗瓣2的内侧壁面上均间隔设置有两条长加强筋板6a和一条短加强筋板6b;其中,短加强筋板6b位于两条长加强筋板6a之间,且其与两条长加强筋板6a之间的间距一致;在第一斗瓣1内,长加强筋板6a为一道弧形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顶端内壁贯通至封板5的外侧边沿处;短加强筋板6b为一道平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下侧内壁贯通至封板5的外侧边沿处;在第二斗瓣1内,长加强筋板6a为一道弧形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顶端内壁贯通至斗口板1a内侧边沿处;短加强筋板6b为一道平板,其长度满足自斗瓣下侧内壁贯通至斗口板1a内侧边沿处,以使第一斗瓣1和第二斗瓣2对合时,第二斗瓣1底端端侧留有封板5局部插入至第二斗瓣2内的空间。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