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型设计领域,特别是充气艇的船头通道。


背景技术:

2.充气艇由于具有良好的浮力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水上运送人员和装载货物上,而传统的充气艇都是通过周边充气囊、船底板和艉封板围城的具有浮力四周封闭的承载舱面,但这样设计并没有设置类似于登陆艇那样的纵向通道与通道门,因此,在执行水上任务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岸边的重型物品搬运至承载舱内,这就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不利于充气艇的使用,因此,为了使得充气艇使用起来更便捷,就需要对传统的充气艇进行改进。
3.专利号为cn 212290252 u的名称为一种设有跳板的充气式救援艇的中国专利,将封闭式承载舱面充气艇的形状设置成开口式的承载舱面,并通过连接浮筒和跳板的锁紧带,改变锁紧带的长度来调节跳板的倾斜角度,但这样设置并不能有效且快捷地实现锁紧带长度地调节,并且锁紧带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并且锁紧带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通过系紧进行固定,这就使得跳板固定费时费力,并且锁紧带很容在系紧位置处发生松动,这就使得跳板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固定,因此,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充气艇的跳板角度调节不方便以及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
4.再如现有技术中轮渡船上,用卷扬机来控制甲板前端的倾斜角度,以便于车辆能顺利通过甲板的前端,登上轮渡船,但卷扬机设置较为笨重,不适宜在轻便的充气艇上使用,并且也不利于充气艇后期的收纳,并且卷扬机只能对斜板施加拉力,斜板本身具有一定的重力才能使得斜板保持平衡,但充气艇中的斜板是可充气的,本身重力较小,在海浪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斜板侧翻进船体内,因此,卷扬机在充气艇上并不适用。
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较为轻便,且完全满足充气艇使用的斜板角度调节装置,以满足充气艇便捷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充气艇上斜板角度调节和固定不便捷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能保持舱体封闭的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包括:
8.两个浮筒;
9.一斜坡板,所述斜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限位门襟连接两个所述浮筒;以及
10.两个用于控制所述斜坡板俯仰开度的收放拉索机构,两个所述收放拉索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筒艏部内侧上部与所述斜坡板前端之间,其中,每个所述收放拉索机构包括一上滑轮组、一下滑轮组和一拉索,所述上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下滑轮组中包括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拉索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浮筒上,所述拉索的自由
端依次穿绕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之后,从所述第四滑轮的上部伸出。
11.优选的,所述浮筒艏部内侧上部设置有上滑轮连接襟,所述上滑轮组与所述上滑轮连接襟下边沿相连,所述斜坡板左右两侧面连接有下滑轮连接襟,所述下滑轮组与所述下滑轮连接襟上边沿相连,所述拉索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上滑轮连接襟上。
12.优选的,两个所述浮筒上均设置有供所述拉索自由端穿过的导索环。
13.优选的,所述拉索自由端上设置有挂索挂钩,两个所述浮筒中部或艉部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挂索挂钩配合使用的挂索环。
14.优选的,每个所述浮筒上设置的所述挂索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挂索环分别满足所述斜坡板收起和放下状态的使用。
15.优选的,当所述斜坡板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上滑轮组与所述下滑轮组完全贴紧。
16.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门襟由与所述浮筒具有同等强度的涂敷织物材料制成。
17.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门襟的形状为三角形,两个所述限位门襟下边沿分别与所述斜坡板两侧端面胶接,两个所述限位门襟的上边沿分别与两个所述浮筒艏部内侧筒壁胶接。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9.第一,收放拉索机构机构中拉索的固定端固定在浮筒艏部,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中的滑轮在拉索两侧交错分布,便于收放拉索机构快速调节斜坡板的倾斜角度,实现快速调节斜坡板倾斜角度的作用,同时收放拉索机构还能对收起状态下的斜坡板进行限位,收起状态下的收放拉索机构中的滑轮在拉索的作用下,处于类似于齿轮的啮合状态,极大的减小了斜坡板与浮筒之间的间隙,使得斜坡板与浮筒之间紧密连接,避免海水灌入充气艇内,提高充气艇工作的稳定性。此外,收放拉索机构还具有便于收纳,不占较大空间的作用,便于后期充气艇的收纳。
20.第二,拉索自由端上设置有挂索挂钩,浮筒中部和艏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挂索环,以便于拉索的自由端能快速固定在浮筒内壁上,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21.第三,浮筒中部和艏部上分别设置两个挂索环,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调整斜坡板上仰和下俯的状态,进而提高斜坡板的调节效率。
22.第四,浮筒内壁上设置有供拉索穿过的导索环,对拉索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拉索的收集整理,同时还能避免拉索从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上脱落,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找到拉索的自由端,并控制收放拉索机构的收放,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23.第五,三角形状的限位门襟,能在不影响斜坡板正常转动的同时,还能对下俯状态的斜坡板进行限位和支撑,充分满足斜坡板转动和承载功能的需要。同时限位门襟是与浮筒具有相同强度的材料制造而成,这就使得限位门襟能充分承担起支撑斜坡板的作用,进而提高斜坡板与浮筒连接处的强度,在保持充气艇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延长充气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4.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艇在斜坡板收起状态下的纵中剖视图;
25.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艇在斜坡板放下状态下的纵中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艇中的收放拉索机构在收起状态下的结构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艇中的收放拉索机构在放下状态下的结构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艇中挂索环与挂索挂钩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充气艇上斜板角度调节和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31.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为左右对称的结构,说明书附图中给出了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一侧的视图,现以其中一侧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包括浮筒6,上斜板301和下斜板302组成的斜坡板3,斜坡板3左右两端边缘分别通过两个限位门襟10连接两个浮筒6,浮筒6艏部内侧上部与下斜板302前端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斜坡板3俯仰开度的收放拉索机构5,具体的,收放拉索机构5包括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拉索505,上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501和第二滑轮502,下滑轮组包括第三滑轮503和第四滑轮504,拉索505的固定端固定在浮筒6上,拉索505的自由端依次穿绕第一滑轮501、第三滑轮503、第二滑轮502和第四滑轮504之后,从第四滑轮504的上端伸出,使得第一滑轮501、第三滑轮503、第二滑轮502和第四滑轮504在拉索505上依次上下交错排布。
33.在斜坡板3收起和放下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拉索505的自由端,使得第一滑轮501、第三滑轮503、第二滑轮502和第四滑轮504之间的间距变小,进而使得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之间的间距变小,最终带动斜坡板3上仰,调节斜坡板3的倾斜角度,在此过程中,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的配合使用,通过拉动拉索505的自由端就能调节斜坡板3的倾斜角度,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此外,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上下交错分布,当斜坡板3收起时,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中的滑轮相互啮合起来,能进一步减小斜坡板3前端和浮筒6艏部之间的间隙,避免充气艇在海中运行时,海浪打在艇体内,既能便捷调节斜坡板3的倾斜角度,还能避免海浪进入充气艇体内,增强使用的方便性,除此之外,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中的滑轮分别均匀分布在拉索505的两侧,既能保持拉索505受力较为均匀,还能避免上滑轮组与浮筒6艏部和下滑轮组与斜坡板3前端之间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进而避免浮筒艏部与上滑轮组和斜坡板前端与下滑轮组的连接处,长时间受到较大的作用力,保护浮筒艏部和斜坡板前端不因长时间受到拉力的作用而受到损坏。
34.进一步的,参照附图3和4,浮筒6艏部内侧的上部设置有上滑轮连接襟11,上滑轮组中的第一滑轮501和第二滑轮502分别与上滑轮连接襟11相连,拉索505的固定端与上滑轮连接襟11固定连接,斜坡板3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下滑轮连接襟12,下滑轮组中的第三滑轮503和第四滑轮504分别与下滑轮连接襟12相连,浮筒6艏部和斜坡板3分别通过连接襟与收放拉索机构5相连接,使得浮筒6艏部和斜坡板3不直接成为连接点,进而使得浮筒6艏部和斜坡板3并不直接承受收放拉索机构5的作用力,保护浮筒6艏部和斜坡板3结构完整,延长浮筒6艏部和斜坡板3的使用寿命。
35.进一步的,参照附图1和2,两个浮筒6上都设置有供拉索505自由端穿过的导索环7,通过导索环7对拉索505进行导向,避免拉索505自由端散落在艇体内,当工作人员需要启
动收放拉索机构5时,能快速找到拉索505的自由端,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36.进一步的,参照附图5,拉索505的自由端设置有挂锁挂钩9,在浮筒6的中部或艉部内侧设置有挂索环8,挂锁挂钩9和挂索环8配合使用,以便于对拉索505的自由端进行固定,以达到快速固定的效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37.进一步的,参照附图1和附图2,挂索环8包括第一挂索环801和第二挂索环802,当挂锁挂钩9挂在第一挂索环801上时,斜坡板3处于下俯状态,此时收放拉索机构5并没有发挥作用,当挂锁挂钩9挂在第二挂索环802上时,收放拉索机构5处于收紧状态,斜坡板3被收起,此时,上滑轮组与下滑轮组完全紧贴,通过第一挂索环801和第二挂索环802的设置,完全能满足斜坡板3收起和放下的需要,设置简单,并且能实现对斜坡板的快速固定。
38.进一步的,限位门襟10所使用的材料是与浮筒6具有同等强度的涂敷织物材料,限位门襟10在斜坡板3处于下俯状态时,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当限位门襟10的强度与浮筒6的强度等同时,限位门襟10就具有强大的支撑力,足以支撑斜坡板3的承重,使得被救人员在通过斜坡板3进入充气艇或者岸边的车辆通过斜坡板进入充气艇内时,斜坡板都具有足够的支撑力进行支撑,提高充气艇的稳定性。
39.进一步的,限位门襟10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限位门襟10的下边沿与斜坡板3的端面胶接,限位门襟10的上边沿与浮筒6的艏部内侧筒壁胶接,这就使得斜坡板3在进行角度调节时,不限制斜坡板3的转动,能满足斜坡板3角度调节的需要,既能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不阻碍斜坡板的正常工作。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坡板和浮筒艏部之间设置收放拉索机构,用于对斜坡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同时收放拉索机构还能对斜坡板的上仰角度进行限位,当斜坡板处于收起状态时,能保持斜坡板与浮筒之间紧密贴合,进而减小斜坡板与浮筒之间的间隙,使得充气艇在航行过程中,海水不能冲进艇体内,而连接浮筒艏部和斜坡板的限位门襟则对斜坡板的下俯角度进行限位,提高斜坡板角度调节的方便性。
41.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