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及电动水上运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及电动水上运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上运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及电动水上运动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以电动水翼、电动冲浪板为代表的水上运动设备需求量日益增大,相比于油动的水上运动设备,电动水上运动设备具有水冷底板尺寸小,重量轻,环保,无污染等优势,是未来水上运动装置的发展趋势,其中电子调速系统是电动装置的核心部分,作为承担功率变换功能的主要载体,它的散热性能对其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3.其中水冷是水上运动装置的主要散热冷却方式之一,但现有技术中长采用将整个电子调速装置设置在水上运动设备水面以下的部分,使电子调速装置浸泡在水里,通过水的流动带走热量。但这种水冷结构对电子调速装置的防水等级要求较高,且限定了其安装位置,不便于水上运动设备的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及电动水上运动设备,用以降低水冷电子调速装置的防水等级,提高安装位置的灵活性,有利于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优化。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所述电子调速器包括待散热板,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冷底板与水冷管道,水冷底板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待散热板;水冷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冷底板上,所述水冷管道内通入流动的冷却水。
6.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电子调速器的待散热板粘接于水冷底板,待散热板上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胶传导至是水冷底板,然后通过水冷底板上的水冷管道内的流动冷却水带走热量。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水冷底板与水冷管道实现电子调速器的散热冷却,仅需通过管道连接等向水冷管道内通入冷却水即可,无需将整个电子调速器浸没在水中,电子调速器的安装位置相对灵活,可有效降低电子调速器的防水要求,有利于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优化。同时通过导热胶实现待散热板与水冷底板的连接,可增大热传导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冷管道连通于泵喷推进器,所述泵喷推进器用于向所述水冷管道内通入冷却水。
8.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泵喷推进器属于水上运动设备本身的动力结构,通过泵喷推进器向水冷管道内通入冷却水,无需另外设置其他结构实现冷却水的通入,可有效简化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减轻水上运动设备的重量。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冷管道穿设在所述水冷底板内。
10.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直接穿设在水冷底板内,可增大水冷管道与水冷底板的接触面积,即冷却水直接流经水冷底板的水冷底板内部,可有效提高冷却效率。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冷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冷底板的远离所述待散热
板的一侧。
12.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与待散热板分别设置在水冷底板的两侧,可使得待散热板能够贴合水冷底板设置,增大待散热板与水冷底板的接触面积,且可以保证待散热板安装的稳固性。同时水冷管道与待散热板分别设置在水冷底板的两侧,结构简单,可减小整个散热装置的厚度及其空间体积,为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设计预留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水上运动设备结构的优化。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水道肋板,所述水道肋板安装在所述水冷底板的远离所述待散热板的一侧,所述水冷管道穿设在所述水道肋板内。
14.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水冷底板上设置水道肋板安装水冷管道,结构简单,连接稳定。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道肋板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水道肋板并列设置;所述水冷管道包括两个肋板管道以及连接管道,两个肋板管道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水道肋板内,所述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肋板管道连通。
16.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两个水冷管道并列设置,且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连个肋板管道,使得整个水冷管道呈u字型设置在水冷底板上,水冷管道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导向散热装置的同一侧,可使得水冷管道的进水装置与出水装置集中设置,便于散热装置的结构优化与集中。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冷管道呈蛇形分布在所述水冷底板上;和/或,所述水冷管道盘绕设置在所述水冷底板上。
18.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设置水冷管道呈蛇形分布在水冷底板上或盘绕在水冷底板上,可增大水冷管道与水冷底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冷底板和所述待散热板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用于使动力线束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贴合于所述待散热板。
20.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在冷底板和待散热板上开设对应的安装孔,动力线束穿过安装孔贴合在待散热板上,动力线束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待散热板上散发出去,也可以通过安装孔处与水冷底板的接触,直接传导至水冷底板上由冷却水带走。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孔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三相安装孔,所述三相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水冷底板和所述待散热板的中部,所述三相安装孔用于使三相动力线束穿过。
22.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多个三相安装孔并排设置在水冷底板和待散热板的中部,有利于三相动力线束的连接与排布。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孔还包括多个直流安装孔,多个所述直流安装孔分设在所述水冷底板和所述待散热板的两侧,所述直流安装孔用于使直流动力线束穿过。
24.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多个直流安装孔分设在水冷底板和待散热板的两侧,与三相安装孔分开设置,可拉开直流动力线束与三相动力线束的距离,避免热量集中,提高热量的散发效率。
2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水上运动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
26.采用上述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的电动水上运动设备,其电子调速器的安装位置较为灵活,结构优化空间较大。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标:100

待散热板;200

水冷底板;300

水冷管道;400

水道肋板;310

肋板管道;320

连接管道;500

安装孔;510

三相安装孔;520

直流安装孔;600

导热胶;700

三相动力线束;800

直流动力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电子调速器包括待散热板100,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的具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散热装置包括水冷底板200与水冷管道300,水冷底板200通过导热胶600粘接于待散热板100;水冷管道300设置在水冷底板200上,水冷管道300内通入流动的冷却水。
35.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电子调速器的待散热板100粘接于水冷底板200,待散热板100上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胶600传导至水冷底板200,然后通过水冷底板200上的水冷管道300内的流动冷却水带走热量。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水冷底板200与水冷管道300实现电子调速器的散热冷却,仅需通过管道连接等向水冷管道300内通入冷却水即可,无需将整个电子调速器浸没在水中,电子调速器的安装位置相对灵活,可有效降低电子调速器的防水要求,有利于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优化。同时通过导热胶600实现待散热板100与水冷底板200的连接,可增大热传导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待散热板100是指电子调速器的发热部件,例如电子调速器的电路板、铝基板或发热芯片。
37.可选地,上述水冷底板200与水冷管道300可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合金或者陶瓷等材料。水冷管道30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其他图形,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300连通于泵喷推进器,泵喷推进器用于向水冷管道300内通入冷却水。
39.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泵喷推进器属于水上运动设备本身的动力结构,通过泵喷推进器向水冷管道300内通入冷却水,无需另外设置其他结构实现冷却水的通入,可有效简化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减轻水上运动设备的重量。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300穿设在水冷底板200内。
41.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300直接穿设在水冷底板200内,可增大水冷管道300与水冷底板200的接触面积,即冷却水直接流经水冷底板200的内部,可有效提高冷却效率。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300设置在水冷底板200的远离待散热板100的一侧。
43.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300与待散热板100分别设置在水冷底板200的两侧,可使得待散热板100能够贴合水冷底板200设置,增大待散热板100与水冷底板200的接触面积,且可以保证待散热板100安装的稳固性。同时水冷管道300与待散热板100分别设置在水冷底板200的两侧,结构简单,可减小整个散热装置的厚度及其空间体积,为水上运动设备的结构设计预留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水上运动设备结构的优化。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管道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冷管道300分别设置在水冷底板200的两侧,或一个水冷管道300穿设在水冷底板200内,另一个水冷管道300设置在水冷底板200的远离待散热板100的一侧。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水道肋板400,水道肋板400安装在水冷底板200的远离待散热板100的一侧,水冷管道300穿设在水道肋板400内。
46.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水冷底板200上设置水道肋板400安装水冷管道300,结构简单,连接稳定。
47.可选地,水道肋板400可以与水冷底板200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导热胶600或螺钉等安装在水冷底板200上,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道肋板40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水道肋板400并列设置;水冷管道300包括两个肋板管道310以及连接管道320,两个肋板管道310分别穿设在两个水道肋板400内,连接管道3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肋板管道310连通。
49.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两个水冷管道300并列设置,且通过连接管道320连通连个肋板管道310,使得整个水冷管道300呈u字型设置在水冷底板200上,水冷管道300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导向散热装置的同一侧,可使得水冷管道300的进水装置与出水装置集中设置,便于散热装置的结构优化与集中。
50.可选地,水道肋板40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优选地,水道肋板400的截面形状与水冷管道300的截面形状相同,可减小水道肋板400的壁厚,降低散热装置的重量。
5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冷管道300呈蛇形分布在水冷底板200上;和/或,水冷管道300盘绕设置在水冷底板200上。
52.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设置水冷管道300呈蛇形分布在水冷底板200上或盘绕在水冷底板200上,可增大水冷管道300与水冷底板200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53.可选地,水冷管道300布满整个水冷底板200,可提高散热效率。水冷管道300的分布间隙可根据水冷管道300的直径以及水冷底板200的面积进行确定。
5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结
构的结构示意图。水冷底板200和待散热板100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500,用于使动力线束的一端穿过对应的安装孔500贴合于待散热板100。
55.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在冷底板和待散热板100上开设对应的安装孔500,动力线束穿过安装孔500贴合在待散热板100上,动力线束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待散热板100上散发出去,也可以通过安装孔500处与水冷底板200的接触,直接传导至水冷底板200上由冷却水带走。
56.可选地,安装孔50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或者五边形,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优选地,安装孔500的截面形状与动力线束的截面形状相同。安装孔500的截面尺寸大于或略等于动力线束的截面尺寸,以对动力线束进行固定。
5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孔50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三相安装孔510,三相安装孔510设置于水冷底板200和待散热板100的中部,三相安装孔510用于使三相动力线束700穿过。
58.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多个三相安装孔510并排设置在水冷底板200和待散热板100的中部,有利于三相动力线束700的连接与排布。三相安装孔510的数量可根据三相动力线束700的数量具体设置。
5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孔500还包括多个直流安装孔520,多个直流安装孔520分设在水冷底板200和待散热板100的两侧,直流安装孔520用于使直流动力线束800穿过。
60.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多个直流安装孔520分设在水冷底板200和待散热板100的两侧,与三相安装孔510分开设置,可拉开直流动力线束800与三相动力线束700的距离,避免热量集中,提高热量的散发效率。直流安装孔520的数量可根据三相动力线束700的数量具体设置。
6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水上运动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
62.采用上述电子调速器的散热装置的电动水上运动设备,其电子调速器的安装位置较为灵活,结构优化空间较大。
63.可选地,上述电动水上运动设备可以是水翼冲浪板,也可以是电动冲浪板或者其他设置有电子调速器的水上运动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