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3-0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


背景技术:

2.螺旋桨通常被使用在如飞机、船只、涡轮机的设备中和广泛多样配置的其它类似装置,用于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推力或流体流动来传送动力,螺距是指理论情况下螺旋桨旋转一周推动船只前进的距离,螺旋桨的螺距是螺旋桨叶片与螺旋桨轮毂之间的角度决定的。
3.现有的螺旋桨整体通过铸造完成,其螺距是固定的,然而螺旋桨螺距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螺距越大,转速越低,发动机的标准转速在5000

6000转/分钟,当船的实载重力改变时,发动机的转速就会改变,载重越大,转速越低,为了将发动机维持在标准转速,就需要改变螺旋桨的螺距,现有技术是通过更换不同的螺旋桨来实现,费时费力且需要配备多种标准的螺旋桨,增加了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包括轮毂,所述轮毂呈中空状,所述轮毂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轮毂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轮毂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
7.优选的,所述叶片靠近轮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轮毂的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叶片通过转动轴与轮毂的表面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轮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的上表面并与主动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远离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液压缸,所述主动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变压筒,所述变压筒内设置有流体,所述变压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变压活塞,所述变压筒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液压缸输出端的表面与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变压活塞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变压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远离变压筒的一端贯穿从动齿轮远离变压筒的一侧并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部。
10.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与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盘,所述转动轴表面位于
固定盘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制动活塞,两个所述制动活塞的相背面固定连接有制动垫,且制动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1.优选的,所述转动轴靠近分流管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转动轴表面与连通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孔,且连通孔贯穿连通槽的内壁。
12.优选的,两个所述制动活塞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贯穿连通孔。
13.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作用下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叶片转动,对其与轮毂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调整螺距,通过液压缸的输出端推动变压活塞向下移动,进而使变压筒内空间减小,使流体流动,通过分流管、连通槽与连通孔使流体进入连通管,并随着压力的增加使两个制动活塞相互远离,通过制动活塞带动制动垫挤压固定盘的内壁,进而使固定盘被固定,进而使转动轴被固定,确保叶片调整后被固定,从而使该可变螺距的螺旋桨解决了通过更换螺旋桨实现螺距的调整,费时费力且增加了成本投入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的主视(变压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轮毂;2、叶片;3、底板;4、顶板;5、连接件;6、驱动组件;61、电机;62、隔板;63、主动齿轮;64、从动齿轮;7、固定组件;71、液压缸;72、变压筒;73、变压活塞;74、固定部;741、固定盘;742、连通管;743、制动活塞;744、制动垫;745、连通槽;746、弹簧;75、分流管;8、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4.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技术方案:
25.一种可变螺距的螺旋桨,包括轮毂1,轮毂1呈中空状,轮毂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叶片2,轮毂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轮毂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6,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7。
26.具体的,通过连接件5与外界驱动装置连接使螺旋桨转动,通过顶板4与底板3进行防水,避免驱动组件6和固定组件7内部进水受到损坏,通过驱动组件6带动叶片2转动,进而调整螺距,通过固定组件7对调整后的叶片2进行固定。
27.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叶片2靠近轮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轮毂1的表面开设有转动孔,转动轴8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叶片2通过转动轴8与轮毂1的表面转动连接。
28.驱动组件6包括与底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电机61,轮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62,隔板6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63,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隔板62的上表面并与主动齿轮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8远离叶片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4,主动齿轮63与从动齿轮64啮合。
29.具体的,通过电机61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63转动,进而在主动齿轮63与从动齿轮64啮合的作用下带动从动齿轮64转动,通过从动齿轮64带动转动轴8转动,进而带动叶片2转动,对其与轮毂1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调整螺距。
30.本实施例中,如图4

5所示,固定组件7包括与顶板4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液压缸71,主动齿轮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变压筒72,变压筒72内设置有流体,变压筒7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变压活塞73,变压筒7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液压缸71输出端的表面与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液压缸71的输出端与变压活塞7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变压筒7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75,分流管75远离变压筒72的一端贯穿从动齿轮64远离变压筒72的一侧并与转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部74。
31.固定部74包括与转动轴8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盘741,转动轴8表面位于固定盘741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连通管742,连通管74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制动活塞743,两个制动活塞743的相背面固定连接有制动垫744,且制动垫74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32.转动轴8靠近分流管75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槽745,转动轴8表面与连通管74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孔,且连通孔贯穿连通槽745的内壁。
33.两个制动活塞74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弹簧746,弹簧746贯穿连通孔。
34.具体的,通过液压缸71的输出端推动变压活塞73向下移动,进而使变压筒72内空间减小,使流体流动,通过分流管75、连通槽745与连通孔使流体进入连通管742,并随着压力的增加使两个制动活塞743相互远离,通过制动活塞743带动制动垫744挤压固定盘741的内壁,进而使固定盘741被固定,进而使转动轴8被固定,确保叶片2调整后被固定,通过弹簧746,在需要调整叶片2时,随着液压缸71的输出端收缩,变压筒72内压力减小,带动两个制动活塞743相互靠近,使制动垫744与固定盘741脱离。
35.工作原理:当该可变螺距的螺旋桨需要调整螺距时,使用者首先启动液压缸71,使液压缸71的输出端收缩,液压缸71的输出端带动变压活塞73向上移动,使得变压筒72内空间变大,进而使流体的压力变小,弹簧746动作使两个制动活塞743相互靠近,制动活塞743带动制动垫744与固定盘741脱离,然后启动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63转动,主动齿轮63带动从动齿轮64,从动齿轮64带动转动轴8,转动轴8带动叶片2转动,调节叶片2与轮毂1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了该螺旋桨的螺距,然后再启动液压缸71,使其输出端伸出,液压缸71的输出端带动变压活塞73向下移动,使得变压筒72内空间减少,增加了流体的压力,流体通过分流管75、连通槽745与连通孔流入连通管742并推动两个制动活塞743相互远
离,制动活塞743带动制动垫744挤压固定盘741的内壁,进而使固定盘741被固定,进而使转动轴8被固定,确保叶片2被固定,从而使该可变螺距的螺旋桨解决了通过更换螺旋桨实现螺距的调整,费时费力且增加了成本投入的问题。
36.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