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纺织用染缸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纺织用染缸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染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染缸。


背景技术:

2.在纺织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对纺织品进行印染工艺,对纺织品的印染通常包括对治好的面料进行染色以及对用以制成面料的纺织纤维进行染色,在染过冲结束后,经常需要对产品的色差、色牢度和其他性能进行检验,从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验,更进一步检验产品的质量。
3.现有技术中心对纺织纤维进行染色通常是将纺织纤维置入到指定染缸中,通过染缸的合适环境对纺织纤维进行染色,但是每次染色的过程中,纺织纤维虽然处于染液中,可是由于染液随着不断使用,浓度和上色效果逐渐改变,因此对纺织纤维的染色效果=会逐渐改变,从而在纺织纤维上引发很高的色差,降低产品的价值,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织用染缸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染缸。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纺织用染缸,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有l形支撑板,所述外壳体的顶端铰接有顶盖,所述外壳体的顶端位于顶盖四侧位置处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带有加料漏斗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底端外侧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盖,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染液腔,所述外壳体和l形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混料筒,所述第一混料筒的下方位于l形支撑板内部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混料筒,所述第一混料筒和第二混料筒之间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混料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混料筒的内部安装有混合组件,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印染组件。
7.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混料筒一侧的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板的一侧壁底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外壳体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分别与安装板和安装块转动连接,所述l形支撑板的内侧壁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方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一皮带轮平行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部匹配安装有传输皮带,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混料筒和外壳体之间。
8.优选地,所述混合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混料筒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部依次穿过第一混料筒和第二混料筒的内部空腔并延伸至第二混料筒下方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第一混料筒内部的一端部外侧安装有螺旋设置的第一搅拌叶片,搅拌轴位于第二混料筒内部的一端部外侧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
9.优选地,所述印染组件包括位于染液腔内部的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内部与所述
第一混料筒的内部空腔相通连接,所述出料筒的顶端安装有吸水泵,所述出料筒的外侧壁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口,所述出料筒的外侧壁位于出液口的位置处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染液腔的内部位于出料筒的外侧环形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与染液腔的底壁转动连接的支撑架。
10.优选地,所述加料管连接有加料漏斗的一端部位于外壳体的上方,所述加料管的另一端部依次贯穿外壳体和第一混料筒的外侧壁与第一混料筒的内部空腔相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染液腔的底部设有可以转动的基板,基板的顶壁与若干个支撑架的底端转动连接,基板的四侧壁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通过旋转式动密封的连接方式与外壳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与第二齿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外壳体的下方。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上表面的横截面形状设置成弧形,第一搅拌叶片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若干个所述漏液孔均匀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的表面,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外侧壁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第二搅拌叶片的长度。
13.优选地,所述l形支撑板的两端部均匀贯穿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14.优选地,所述加料管的底壁位于环盖内部安装有可以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数量与支撑架的数量相等设置,所述卡合块与支撑架的结构相适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本发明设计的整体结构,利用驱动组件同时带动印染组件和混合组件进行使用,驱动组件中的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进行转动,进而对第一混料筒中的染液进行混合,从而使得染液可以混合成所需的混合染液,同时混合后的混合染液在第一搅拌叶片的作用下向上输送,同时印染组件中的吸水泵给予与出料筒相连通的第一混料筒中的混合染液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得混合染液可以进入到出料筒中并进一步分散在染液腔中,在驱动组件中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作用下,印染组件中的若干根支撑架同步转动,使得纺织纤维可以在染液腔中不断转动,使得纺织纤维与雾状混合染液均匀接触,从而使得混合染液与纺织纤维的多个部位进行多点和多面接触,而由于染液腔中的混合染液是均匀分布的,纺织纤维在染色的过程中色差极小,提高纺织纤维的整体色度,进而提高产品的外观和实际使用价值,并且避免了传统技术汇总技术人员需要在每次染色后重新注入混合染液的操作,在染色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吗,可以随时向整体装置中田凯染液,操作简单。
17.2、通过本发明设计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在带动混合组件对多种染液进行混合的同时可以辅助印染组件工作,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混合组件中的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混合组件使用,同时搅拌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输皮带、支撑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一系列的配合,带动印染组件中的基板转动,更进一步带动纺织纤维在染液腔中转动,从而提高纺织纤维在染色的过程中与混合染液的接触效果。
18.3、本发明通过设计混合组件,混合组件中的第一搅拌叶片的上表面设置成上凸的弧形,使得加料管中输送来的混合染液中的一部分会在第一搅拌叶片的上表面进行滑落,滑向两侧,同时加料管中输送来的混合染液中还有一部分会穿过漏液孔并落向第二混料筒
中,另外,加料管中输送来的混合染液中最后一部分会直接通过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一混料筒之间的空隙落入第二混料筒中,三管齐下,加料管输送来的混合溶液会在被第二混料筒中的第二搅拌叶片搅拌之前已经经过简单的混合,进一步为方便后续混合组件对染液的混合,提高混合效果,从而提高混合染液的混合度,更进一步的方便后续印染组中混合染液的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染缸整体结构竖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染缸整体结构水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驱动组件和混合组件左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驱动组件和混合组件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搅拌轴、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连接时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顶盖和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染液腔横截面的剖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印染组件和第一齿轮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印染组件和第一混料筒的竖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外壳体;2、l形支撑板;3、顶盖;4、加料管;5、第一混料筒;6、第二混料筒;7、搅拌电机;8、搅拌轴;9、第一皮带轮;10、第二皮带轮;11、传输皮带;12、支撑杆;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一搅拌叶片;16、漏液孔;17、第二搅拌叶片;18、环盖;19、卡合块;20、染液腔;21、出料筒;22、出液口;23、吸水泵;24、支撑架;25、散热孔;26、连接板;2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参照图1-9,一种纺织用染缸,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下方设有l形支撑板2,外壳体1的顶端铰接有顶盖3,外壳体1的顶端位于顶盖3四侧位置处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带有加料漏斗的加料管4,加料管4的底端外侧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盖18,外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染液腔20,外壳体1和l形支撑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混料筒5,第一混料筒5的下方位于l形支撑板2内部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混料筒6,第一混料筒5和第二混料筒6之间安装有连接板26,第一混料筒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第一混料筒5的内部安装有混合组件,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印染组件。
31.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混料筒5一侧的支撑杆12,l形支撑板2的一侧壁底端连接有安装板,外壳体1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安装块,支撑杆12的两端部分别与安装板和安装块转动连接,以便于支撑杆12转动,l形支撑板2的内侧壁安装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的输出端上方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支撑杆12的底端与第一皮带轮9平行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第一皮带轮9和第二皮带轮10的外部匹配安装有传输皮带11,支撑杆1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齿轮13相适配的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位于第一混料筒5和外壳体1之间,搅拌电机7带动第一皮带轮9转动,进而通过传输
皮带11带动第二皮带轮10转动,第二皮带轮10带动支撑杆1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适配的第二齿轮14转动。
32.进一步的,混合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混料筒5内部的搅拌轴8,搅拌轴8的一端部依次穿过第一混料筒5和第二混料筒6的内部空腔并延伸至第二混料筒6下方与搅拌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时带动搅拌轴8转动,并且第一皮带轮9安装在搅拌轴8外部,从而当搅拌电机7输出端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9转动,搅拌轴8位于第一混料筒5内部的一端部外侧安装有螺旋设置的第一搅拌叶片15,搅拌轴8位于第二混料筒6内部的一端部外侧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17,多种不同的染料通过加料管4被注入到第一混料筒5中,与第一搅拌叶片15的表面相接触,会被第一搅拌叶片15进行简单的混合并进一步流向第二混料筒6中,搅拌轴8转动带动第一搅拌叶片15和第二搅拌叶片17转动,从而使得进入第二混料筒6中的多种不同的混合染料在第二搅拌叶片17的搅拌作用下被混合均匀,当第二混料筒6中的染料不断增多直至混合染液的水平面没过第二搅拌叶片17进入到第一混料筒5中后,第一混料筒5中的第一搅拌叶片15为混合燃料进行进一步的人混合,以便于将染料混合的更加均匀。
33.值得说明的是,印染组件包括位于染液腔20内部的出料筒21,出料筒21的内部与第一混料筒5的内部空腔相通连接,出料筒21的顶端安装有吸水泵23,出料筒21的外侧壁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口22,出料筒21的外侧壁位于出液口22的位置处连接有雾化喷头,染液腔20的内部位于出料筒21的外侧环形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与染液腔20的底壁转动连接的支撑架24,当第一混料筒5中混合的染液越来越多,同时螺旋设置的第一搅拌叶片15会给第一混料筒5中的混合染液一个提升力,使得第一混料筒5内部的混合染液输送提升至出料筒21内部,与此同时吸水泵23对出料筒21的内部的混合染液产生一个向上的提升力,由于出料筒21与第一混料筒5相通,进一步给予第一混料筒5中的混合染液一个向上的提升力,从而使得第一混料筒5中的混合染液进入到出料筒21中,并进一步通过出液口22进入到雾化喷头中,被雾化喷洒而出,使得混合染液均匀分布在整个染液腔20的内部,并进一步对染液腔20内部绕设的纺织纤维进行染色,纺织纤维在染液腔20内部染色时的方式如下:首先将纺织纤维的一端固定在某根支撑架24上,固定方式采用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对纺织纤维进行固定的方式即可,之后将纺织纤维一圈圈绕设在若干个支撑架24的外部,若干个支撑架24形成支撑纺织纤维的骨架,由于支撑架24本身可以转动,从而使得纺织纤维与支撑架24转动接触,从而不影响与支撑架24的外侧壁接触的纺织纤维部位的染色效果,同时若干个支撑架24可以带动绕设在外部的纺织纤维上整体转动,从而使得纺织纤维整体与染液腔20内部均匀分布的雾状混合染液均匀接触,从而对纺织纤维整体进行染色,并且纺织纤维各个部位色差极小,染色效果极佳。
34.值得注意的是,加料管4连接有加料漏斗的一端部位于外壳体1的上方,加料管4的另一端部依次贯穿外壳体1和第一混料筒5的外侧壁与第一混料筒5的内部空腔相通连接,技术人员通过加料漏斗向加料管4内部注入染料,若干种不同的染料通过不同的加料管4被注入到第一混料筒5中,并进一步被混合,以便于即时向第一混料筒5中注入染料。
35.除此之外,染液腔20的底部设有可以转动的基板,基板的顶壁与若干个支撑架24的底端转动连接,基板的四侧壁与支撑板27固定连接,支撑板27通过旋转式动密封的连接方式与外壳体1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板27的外侧壁与第二齿轮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
27位于外壳体1的下方,当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齿轮13带动啮合的第二齿轮14转动时,第二齿轮14带动连接的支撑板27一道转动,支撑板27进而带动基本转动,进而带动若干个支撑架24在染液腔20的内部以出料筒21为中心做圆周运动。
36.不得不说的是,第一搅拌叶片15的上表面的横截面形状设置成弧形,第一搅拌叶片1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16,若干个漏液孔16均匀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15的表面,染液进入到第一混料筒5中时会流向第一搅拌叶片15表面,由于第一搅拌叶片15的上表面设置成向上凸起的弧形,染液会流向弧面两侧并进一步通过第一搅拌叶片15进入下方,族裔中流向第二混料筒6中,与此同时,第一搅拌叶片15在搅拌的同时通过漏液孔16的设置可以使得染液混合的更加均匀,第二搅拌叶片17的外侧壁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的长度小于第二搅拌叶片17的长度,当染料进入到第二混料筒6内部时,进入到凹槽中,并进一步被转动的第二搅拌叶片17搅动,形成混合的涡流,从而混合均匀。
37.更进一步的,l形支撑板2的两端部均匀贯穿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5,l形支撑板2对驱动组件进行支撑的同时可以对搅拌电机7进行防护,散热孔25的设置便于对搅拌电机7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辅助散热。
38.不得不说的,加料管4的底壁位于环盖18内部安装有可以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合块19,卡合块19的数量与支撑架24的数量相等设置,卡合块19与支撑架24的结构相适配,使用时将卡合块19对准支撑架24,对支撑架24的顶端进行卡合,当支撑架24在基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转动盘会在支撑架24的作用下一道转动,使得若干个支撑架24在做圆周运动时的稳定性更强。
39.工作原理:本发明中,技术人员将需要进行染色的纺织纤维放置进外壳体1内部设置的染液腔20中,并均匀的绕设在若干个支撑架24外部,之后盖上顶盖3,使得顶盖3底部的若干个卡合块19分别卡合在若干个支撑架24的顶端,同时通过加料管4向第一混料筒5内部输送需要进行混合的染液,混合后的染液被混合组件中搅拌混合均匀;
40.混合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用,驱动组件使用时显示搅拌电机7带动第一皮带轮9转动,并进一步通过传输皮带11进行传动,从而使得支撑杆12转动,进而通过啮合的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进行带动印染组件中的基板转动,同时搅拌电机7的输出端带动混合组件中的搅拌轴8转动;
41.搅拌轴8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搅拌叶片15和第二搅拌叶片17同步转动,染液进入到第一混料筒5中时会顺着第一搅拌叶片15和第一混料筒5之间的空腔以及漏液孔16的孔洞中进入第二混料筒6中,并进一步在第二混料筒6的搅拌作用下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染液在第一搅拌叶片15和吸水泵23的作用下被输送到出料筒21中,进而被印染组件对纺织纤维进行印染,印染组件工作时,吸水泵23对出料筒21内部的混合染液产生一个向上的输送力,将混合染液均匀分布在出料筒21内部,并使得混合染液进一步从出料筒21连接的雾化喷头中喷出,从而被纺织纤维接触并对纺织纤维进行染色处理。
42.本发明中涉及到的零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43.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
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4.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5.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