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一种上水库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上水库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蓄能电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水库标识牌。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作用与地位日趋显著,已从早期的调峰填谷改善电源品质逐步过渡到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得到了水电建设部门与运行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具有启动快、负荷跟踪迅速和快速反应的特殊电站。
3.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为了解决电网高峰、低谷之间供需矛盾而产生的,是间接储存电能的一种方式。它利用下半夜过剩的电力驱动水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次日白天和前半夜将水放出发电,并流入下水库。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虽然部分能量会在转化时流失,但相比之下,使用抽水蓄能电站仍然比增建煤电发电设备来满足高峰用电而在低谷时压荷、停机这种情况来得便宜,效益更佳。除此以外,抽水蓄能电站还能担负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动态功能。因而抽水蓄能电站既是电源点,又是电力用户;并成为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生产的支柱。抽水蓄能电站有发电和抽水两种主要运行方式,在两种运行方式之间又有多种从一个工况转到另一工况的运行。
4.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水库、输水系统、厂房、开关站及出线场和下水库,为了保证蓄能电站的日常工作,蓄能电站水工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水库坝体等进行编号标识,以及二维码等信息标注,而标识牌需要固定于墙体,装卸及更换困难,且时间长易腐蚀老化造成损坏脱落。
5.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方便装卸更换且有保护功能的上水库标识牌。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水库标识牌,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侧固定连接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为中空结构,前侧设置有透明板;
8.所述主框架内部中空处上下侧均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移动。
9.所述主框架的上下侧均开设有开口,开口连通所述主框架内中空部,所述开口均开设于所述主框架靠近前侧处。
10.所述主框架内中空的上下部均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通道,所述矩形通道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块;
11.所述矩形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中空部的宽度,所述滑块的高度与所述矩形通道的
高度配合,且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贴合所述矩形通道的两侧内壁。
1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框架后侧并贯穿所述主框架后侧壁;
13.所述螺杆部分杆体位于所述主框架中空处,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主框架后侧壁;
14.所述滑块中部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块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所述螺杆。
15.所述螺杆端部位于所述主框架后侧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
16.所述主框架后侧壁中部开设有一条竖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所述旋钮;
17.所述旋钮高度不高于所述凹槽槽深。
18.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后侧,所述固定板前侧还活动连接有若干副框架,所述副框架位于所述主框架一侧,并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主框架。
19.所述副框架除连接组件外,结构与所述主框架结构相同。
2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纵向设置且两侧对称,所述副框架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配合的卡接槽;
21.所述副框架的后侧壁也设置有卡接槽,与所述固定板前侧的纵向设置的卡接块配合。
22.所述固定板底面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副框架底面与所述托板顶面贴合。
23.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板通过膨胀螺钉等方式固定于墙面,主框架此时位于固定板前侧并位于墙面,当需要放置标识牌时,通过转动主框架上侧的旋钮带动螺杆转动,使滑块在矩形通道内移动至离开顶部开口处即可,然后可将标识牌通过主框架顶部开口放入,然后转动旋钮关闭开口;当需要更换标识牌时,可通过上述方法首先将下部的开口打开,将旧标识牌取出后关闭,再打开上部开口进行放置,最后关闭即可;若需要添加标识牌,可将副框架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插入固定板上即可。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位于固定板上的主框架与副框架,可放置多个标识牌,框架可有效保护标识牌不受外力影响造成损坏,前侧的透明板可方便作业人员观看,本装置安装方便且更换标识牌简单易操作,只需操控上下部的开口即可,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记为:1、固定板;101、托板;2、主框架;201、透明板;202、矩形通道;203、凹槽;3、滑块;4、副框架;5、螺杆;501、旋钮;6、卡接块;7、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1.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上水库标识牌,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前侧固定连接有主框架2,固定板1的前侧中部固定连接主框架2后侧,固定板1前侧还活动连接有若干副框架4,副框架4位于主框架2一侧,并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主框架2,副框架4除连接组件外,结构与主框架2结构相同。
32.连接组件包括位于主框架2两侧的卡接块6,卡接块6纵向设置且两侧对称,副框架4一侧设置有与卡接块6配合的卡接槽7,副框架4的后侧壁也设置有卡接槽7,与固定板1前侧的纵向设置的卡接块6配合,固定板1底面设置有托板101,托板101与固定板1垂直设置,副框架4底面与托板101顶面贴合。
33.主框架2内为中空结构,前侧设置有透明板201,主框架2的上下侧均开设有开口,开口连通主框架2内中空部,开口均开设于主框架2靠近前侧处。
34.主框架2内部中空处上下侧均设置有开关机构,主框架2内中空的上下部均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通道202,矩形通道202的宽度大于中空部的宽度,滑块3的高度与矩形通道202的高度配合,且滑块3的两端均贴合矩形通道202的两侧内壁,开关机构包括滑块3,矩形通道202内滑动连接滑块3,滑块3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移动,驱动组件包括螺杆5,螺杆5转动连接于主框架2后侧并贯穿主框架2后侧壁,螺杆5部分杆体位于主框架2中空处,与主框架2转动连接处位于主框架2后侧壁,滑块3中部设置有贯穿滑块3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螺杆5,螺杆5端部位于主框架2后侧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501,主框架2后侧壁中部开设有一条竖直的凹槽203,凹槽203内设置旋钮501,旋钮501高度不高于凹槽203槽深。
35.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板1通过膨胀螺钉等方式固定于墙面,主框架2此时位于固定板1前侧并位于墙面,当需要放置标识牌时,通过转动主框架2上侧的旋钮501带动螺杆5转动,使滑块3在矩形通道202内移动至离开顶部开口处即可,然后可将标识牌通过主框架2顶部开口放入,然后转动旋钮501关闭开口;当需要更换标识牌时,可通过上述方法首先将下部的开口打开,将旧标识牌取出后关闭,再打开上部开口进行放置,最后关闭即可;若需要添加标识牌,可将副框架4通过卡接块6与卡接槽7插入固定板1上即可。
36.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