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及系留球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及系留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及系留球。


背景技术:

2.浮空器一般是指比重轻于空气的、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系留球是缆索栓系的无动力浮空器,相比于其他高低空飞行器,系留球具有滞空时间长,耐候性强,部署简单灵活,造价和维护费用低廉等特点。系留球作为极佳的中低空平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民用领域尤其是减灾、灾前预警、灾后救援、大气和环境检测、中低空通讯中继、对地观测与监视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3.保压舱是系留球进行高海拔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压舱内安装有大气监测设备,包括水汽仪,黑碳仪,粉尘仪等。例如:水汽仪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连接出气管及进气管,从而,在保压舱的壳壁上需要开设穿管孔,以将出气管引出保压舱外及将进气管导入保压舱内;与此同时,为确保大气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将大气监测设备的电源线及信号线与保压舱外的设备电连接,从而需要在保压舱的壳壁上预留对应电源线及信号线的开孔。然而,在高海拔作业中,保压舱所处的环境气压较低且不稳定,在保压舱的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保压舱内的气体会通过穿管孔或开孔,泄漏至保压舱外,导致保压舱内的气压降低,并影响到保压舱内的大气监测设备的检测精度,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及系留球,用以解决保压舱在低气压作业环境中,保压舱内的气体易泄漏,导致保压舱内气压降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压舱,包括:舱体、气路转接装置及电路转接装置;所述舱体内用于安装大气监测设备;所述气路转接装置设于所述舱体的壳壁上,并与所述舱体的壳壁密封连接,所述气路转接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舱体内,并用于与所述大气监测设备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所述气路转接装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舱体外,并与所述气路转接装置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电路转接装置设于所述舱体的壳壁上,并与所述舱体的壳壁密封连接,所述电路转接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舱体内,并用于与所述大气监测设备的电源线或信号线连接,所述电路转接装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舱体外,并与所述电路转接装置的第一端电性连接。
6.所述气路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座与转接管;所述第一转接座与所述舱体的壳壁密封连接;所述转接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转接座的第一侧边,并用于与所述大气监测设备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所述转接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转接座的第二侧边。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所述转接管包括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分布于所述转接管的外侧面,所述防脱结构包括多个环形裙边,所述多个环形裙边沿所述转接管的轴向依次间隔排布。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所述电路转接装置包括第二转接座
与接线端;所述接线端设于所述第二转接座上,所述第二转接座与所述舱体的壳壁密封连接;所述接线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转接座的第一侧边,并用于与大气监测设备的电源线或信号线连接;所述接线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转接座的第二侧边。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所述第二转接座包括底座与接线管;所述底座与所述舱体的壳壁密封连接;所述接线管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接线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舱体内,第二端位于所述舱体外;所述接线端设于所述接线管内,所述接线端的第一端伸向所述接线管的第一端,所述接线端的第二端伸向所述接线管的第二端;所述接线管的第二端设有密封塞。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所述舱体包括:罩壳、底盘及密封垫;所述罩壳具有罩口端,所述罩口端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密封垫设于所述罩壳与所述底盘之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所述罩壳具有沿边,所述沿边沿所述罩口端周向分布,所述沿边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密封垫设于所述沿边与所述底盘之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承托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承托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承托部上用于安装所述大气监测设备。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还包括: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连接垫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底盘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垫的第二端面与所述支架连接,以用于使得所述大气监测设备朝向所述底盘的一侧面与所述底盘之间形成预设间隙。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系留球,包括:球体及设于所述球体底部的如上所述的系留球的保压舱。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留球的保压舱及系留球,通过在舱体的壳壁上设置气路转接装置与电路转接装置,气路转接装置在实现舱体内大气监测设备与舱体外设备气体交换的同时,防止舱体内气体从气路转接装置与壳壁的连接处泄漏,从而保证舱体内的气压维持恒定;电路转接装置在实现外部电源为舱体内大气监测设备稳定供电,以及大气监测设备与舱体外设备通讯的同时,防止舱体内的气体从电路转接装置与壳壁的连接处泄漏,从而保证舱体内的气压维持恒定,进而为大气监测设备提供恒压的检测环境,确保了大气监测设备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留球的保压舱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留球的保压舱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路转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5中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转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7中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9中的c

c剖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系留球的保压舱;
ꢀꢀ
2:大气监测设备;
ꢀꢀꢀꢀ
11:舱体;
29.12:气路转接装置;
ꢀꢀꢀ
13:电路转接装置;
ꢀꢀꢀ
14:支架;
30.15:连接垫;
ꢀꢀꢀꢀꢀꢀꢀꢀꢀ
110:罩壳;
ꢀꢀꢀꢀꢀꢀꢀꢀꢀꢀ
1110:沿边;
31.111:底盘;
ꢀꢀꢀꢀꢀꢀꢀꢀꢀꢀ
112:密封垫;
ꢀꢀꢀꢀꢀꢀꢀꢀ
120:第一转接座;
32.1200:第一环形凹槽; 1201:第一定位柱;
ꢀꢀꢀ
121:转接管;
33.1210:防脱结构;
ꢀꢀꢀꢀꢀ
130:第二转接座;
ꢀꢀꢀꢀ
1300:底座;
34.1301:接线管;
ꢀꢀꢀꢀꢀꢀꢀ
1302:第二环形凹槽; 1303:第二定位柱;
35.131:接线端;
ꢀꢀꢀꢀꢀꢀꢀꢀ
140:承托部;
ꢀꢀꢀꢀꢀꢀꢀꢀ
141:连接部;
36.151:第三环形凹槽;
ꢀꢀ
152:第一盲孔;
ꢀꢀꢀꢀꢀꢀ
153:第二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及系留球。
3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留球的保压舱,所述系留球的保压舱1包括:舱体11、气路转接装置12及电路转接装置13,舱体11内用于安装大气监测设备2;气路转接装置12设于舱体11的壳壁上,并与舱体11的壳壁密封连接,气路转接装置12的第一端位于舱体11内,并用于与大气监测设备2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气路转接装置12的第二端位于舱体11外,并与气路转接装置12的第一端连通;电路转接装置13设于舱体11的壳壁上,并与舱体11的壳壁密封连接,电路转接装置13的第一端位于舱体内,并用于与大气监测设备2的电源线或信号线连接,电路转接装置13的第二端位于舱体外,并与电路转接装置1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
40.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在舱体11的壳壁上设置气路转接装置12与电路转接装置13,气路转接装置在实现舱体11内大气监测设备2与舱体11外设备气体交换的同时,防止舱体11内气体从气路转接装置12与壳壁的连接处泄漏,从而保证舱体11内的气压维持恒定;电路转接装置在实现外部电源为舱体11内大气监测设备2稳定供电,以及大气监测设备2与舱体11外设备通讯的同时,防止舱体11内的气体从电路转接装置13与壳壁的连接处泄漏,从而保证舱体11内的气压维持恒定
41.优选地,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气路转接装置12包括:第一转接座120
与转接管121;第一转接座120与舱体11的壳壁密封连接;转接管12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转接座120的第一侧边,并用于与大气监测设备2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转接管121的第二端位于第一转接座120的第二侧边。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转接座120呈圆盘状,转接管121安装于第一转接座120上,转接管121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接座120的两侧,其中,转接管12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转接座120的第一侧边,用于与大气监测设备2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转接管121的第二端位于第一转接座120的第二侧边,用于与舱体11外的气管连通。
43.优选地,如图6所示,为保证第一转接座120与舱体11的壳壁连接的密封性,第一转接座120还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第一转接座120的第一侧边,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200,用于布设密封圈。
44.优选地,如图5所示,为保证第一转接座120与舱体11的壳壁连接的可靠性,第一转接座120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柱1201,多个第一定位柱1201绕第一转接座120轴线周向分布,第一定位柱1201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座120的第一侧面连接,另一端加工有外螺纹,在第一转接座120与舱体11壳壁装配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定位柱1201对入舱体11壳壁上的定位孔内,然后从舱体11内使用螺母与第一定位柱1201连接,实现第一转接座120与舱体11壳壁的连接。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柱1201设置有4个,在此,对第一定位柱1201的数量不作限定。
46.优选地,如图6所示,为保证转接管121第一端与大气监测设备2连接的可靠性,以及第二端与舱体11外气管连接的可靠性,转接管121上设有防脱结构1210,防脱结构1210分布于转接管121的外侧面,防脱结构1210包括多个环形裙边,多个环形裙边沿转接管121的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环形裙边的突起部分能够卡入至大气监测设备2的进气口、出气口或舱体外气管内,能有效防止转接管121与大气监测设备2或气管连接时的脱落。
47.优选地,如图7至图8所示,电路转接装置13包括:第二转接座130与接线端131;接线端131设于第二转接座130上,第二转接座130与舱体11的壳壁密封连接;接线端13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转接座130的第一侧边,并用于与大气监测设备2的电源线或信号线连接;接线端13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转接座130的第二侧边。
48.优选地,第二转接座130包括:底座1300与接线管1301,底座1300与舱体11的壳壁密封连接;接线管1301设于底座1300上,接线管1301的第一端位于舱体11内,第二端位于舱体11外;接线端131设于接线管1301内,接线端131的第一端伸向接线管1301的第一端,接线端131的第二端伸向接线管1301的第二端;接线管1301的第二端设有密封塞。
4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底座1300呈圆盘状,接线管1301安装于底座1300上,接线端131位于接线管1301内,接线管1301的第一端与接线端131的第一端位于舱体11内,用于将接线端131的第一端与大气监测设备2的电源线或信号线连接;接线管1301的第二端与接线端131的第二端位于舱体11外,用于将接线端131的第二端与舱体11外的电源或终端连接。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源线或信号线与接线端131连接完成后,向接线管1301内塞入密封塞,实现接线端131与电源线或信号线的可靠连接。
5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源线或信号线与接线端131连接完成后,向接线管1301内
填充密封胶,待密封胶凝固后,即可实现接线端131与电源线或信号线的可靠连接。优选地,如图8所示,为保证第二转接座130与舱体11的壳壁连接的密封性,第二转接座130还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底座1300的第一侧边,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302,用于布设密封圈。
52.优选地,如图7所示,为保证第二转接座130与舱体11的壳壁连接的可靠性,第二转接座130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柱1303,多个第二定位柱1303绕第二转接座130轴线周向分布,第二定位柱1303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座130的第一侧面连接,另一端加工有外螺纹,在第二转接座130与舱体11壳壁装配过程中,首先将第二定位柱1303对入舱体11壳壁上的定位孔内,然后从舱体11内使用螺母与第二定位柱1303连接,实现第二转接座130与舱体11壳壁的连接。
5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定位柱1303设置有4个,在此,对第二定位柱1303的数量不作限定。
54.优选地,如图2、图3及图4所示,舱体11包括罩壳110、底盘111及密封垫112;罩壳110具有罩口端,罩口端与底盘111连接,密封垫112设于罩壳110与底盘111之间。
55.优选地,罩壳110的材质为不锈钢,底盘111的材质为铝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罩壳110呈长方体形,在此,对罩壳110的形状不作限定。
56.优选地,如图2所示,为保证罩壳110与底盘111连接的可靠性,罩壳110上设置有沿边1110,沿边1110沿罩口端周向分布,沿边1110与底盘111连接,密封垫112设于沿边1110与底盘111之间。
5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边1110具有贴合面,贴合面与密封垫112的一个侧面贴合,密封垫112的另一侧面与底盘111的盘面贴合,实现密封垫112对沿边1110与底盘111连接的密封作用。
58.优选地,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沿边1110、密封垫112及底盘111上一一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将螺栓穿过安装孔,实现沿边1110、密封垫112及底盘111的紧固连接。
59.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实现将大气监测设备2稳定置于舱体11内,舱体11内还设置有支架14,支架14包括承托部140及连接部141,连接部141的一端与承托部140连接,另一端与底盘111连接,承托部140用于安装大气监测设备2。
6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承托部140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节段、第二节段与第三节段,第一节段与第三节段呈平行布置,第二节段的一端与第一节段垂直连接,第二节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段垂直连接,第一节段与第三节段的分别与连接部141连接,大气监测设备2置于第二节段上。
61.优选地,为了将大气监测设备2朝向底盘111的一侧面与底盘111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以用于为进出气口及信号线的接插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舱体11内还设置有连接垫15,连接垫15设于连接部141与底盘111之间,连接垫15的第一端面与底盘111连接,连接垫15的第二端面与支架14连接。
62.优选地,连接垫15呈圆柱形,连接垫15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盲孔152,在连接垫15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盲孔153,第一盲孔152和第二盲孔153内设有内螺纹,用于通过螺栓将连接垫15的第一端面与底盘111密封连接,将连接垫15的第二端面与连接部141连接。
6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连接垫15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盲孔152,连接垫15的第二端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二盲孔153。
64.优选地,如图10所示,在连接垫15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151,第三环形凹槽151内用于布设密封圈。
65.优选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留球,系留球包括球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系留球的保压舱1,系留球的保压舱1设于球体底部。实现系留球在高空作业过程中,系留球的保压舱1内能维持稳定的气压。
66.由于系留球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系留球的保压舱,该系留球的保压舱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系留球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