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属于玻璃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显示面板上需要针对固定位置进行触摸,例如指纹解锁,为了更快更准确找到触摸位置,于是需要针对显示面板的玻璃进行盲孔加工,现有的加工刀具加工盲孔时,由于摩擦,易发热,导致加工刀具产生损耗报废,而且也会对被加工的玻璃形成不良件,因此对盲孔的加工效率较低、量产难且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用于解决现有刀具加工盲孔过程中发热量过大,易烧刀,刀具寿命短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包括刀刃部和刀柄部,刀刃部和刀柄部都是圆柱体,刀刃部直径大于刀柄部,刀刃部分为倒角部和打孔部,倒角部末端向圆柱中心收缩,收缩后向外延伸形成新的圆柱体,即为打孔部,打孔部顶端四等分开有“十”字型凹槽。
5.所述倒角部上设置有环形的倒角粗修槽和倒角精修槽,倒角粗修槽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00
°
,倒角精修槽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20
°

6.所述倒角粗修槽和倒角精修槽间隔设置。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由于刀头设置有“十”字型凹槽,在加工盲孔时切削液可流入刀头的“十”字凹槽中,相比现有刀具,冷却效果更好,且在刀刃部设置了多个间隔设置的倒角粗修槽和倒角精修槽,提高了加工效率以及良率,降低了刀具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10.附图标号说明:刀刃部1,刀柄部2,倒角粗修槽3,倒角精修槽4,“十”字型凹槽5,倒角部6,打孔部7。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1-2所示,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包括刀刃部1和刀柄部2,刀刃部1和刀柄部2都是圆柱体,刀刃部1直径大于刀柄部2,刀刃部1分为倒角部6和打孔部7,倒角部6末端向圆柱中心收缩,收缩后向外延伸形成新的圆柱体,即为打孔部7,打孔部7顶端四等分开有“十”字型凹槽5,“十”字型凹槽5的高度和宽度为10mm。刀柄部2中部设置有卡位环,用于固定刀具的安装位置,即换刀的时候,不需上下调整位置,即可将刀卡到机器的主轴
上。
12.如图1-2所示,所述倒角部6上设置有环形的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倒角粗修槽3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00
°
,倒角精修槽4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20
°
。所述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间隔设置。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两两之间间隔设置,设置多个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可同时对多个上下层叠放的玻璃同时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时确保上下层设的玻璃之间的间距等于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之间的间距即可。加工的过程中切削液可以通过“十”字型凹槽渗透进刀头,起到润滑与降温的作用,可以改善现有刀具加工玻璃时出现的烧刀现象,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经过与现有刀具的对比,可得下述对比数据,见表1。
13.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包括刀刃部(1)和刀柄部(2),刀刃部(1)和刀柄部(2)都是圆柱体,刀刃部(1)直径大于刀柄部(2),刀刃部(1)分为倒角部(6)和打孔部(7),其特征在于:倒角部(6)末端向圆柱中心收缩,收缩后向外延伸形成新的圆柱体,即为打孔部(7),打孔部(7)顶端四等分开有“十”字型凹槽(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部上设置有环形的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倒角粗修槽(3)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00
°
,倒角精修槽(4)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20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粗修槽(3)和倒角精修槽(4)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玻璃盲孔和外形的刀具,包括刀刃部和刀柄部,刀刃部和刀柄部都是圆柱体,刀刃部直径大于刀柄部,刀刃部分为倒角部和打孔部,倒角部末端向圆柱中心收缩,收缩后向外延伸形成新的圆柱体,即为打孔部,打孔部顶端四等分开有“十”字型凹槽。倒角部上设置有环形的倒角粗修槽和倒角精修槽,倒角粗修槽侧壁与槽底之间的角度为100


技术研发人员:李亦锋 石大恒 郭权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海市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1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