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是一种用于轴承套圈双机加工的装置,其在轴承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机床、第一加工台、第一主轴、第二机床、第二加工台和第二主轴,第一机床的上平台安装有第一加工台,第一加工台设置有滑轨和滑台,第一加工台的滑台上设置有加工刀具,第一机床的主轴箱上设置有第一主轴,第二机床的上平台安装有第二加工台,第二加工台设置有滑轨和滑台,第二加工台的滑台上设置有加工刀具,第二机床的主轴箱上设置有第二主轴;现有的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轴承套圈夹持在第一主轴中,启动第一机床的主轴,操作第一加工台对轴承套圈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取下轴承套圈,将轴承套圈夹持在第二主轴上,启动第二机床的主轴,操作第二加工台对轴承套圈进行二次加工;现有的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使用中发现,轴承套圈实际生产时一般需要两次机加工,大批量加工时人工装载拆卸轴承套圈,导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套圈自动传递装载拆卸,传递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速度快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机床、第一加工台、第一主轴、第二机床、第二加工台和第二主轴,第一机床的上平台安装有第一加工台,第一加工台设置有滑轨和滑台,第一加工台的滑台上设置有加工刀具,第一机床的主轴箱上设置有第一主轴,第二机床的上平台安装有第二加工台,第二加工台设置有滑轨和滑台,第二加工台的滑台上设置有加工刀具,第二机床的主轴箱上设置有第二主轴;还包括送件槽、送件槽支架、第一装件槽、传递槽、传递槽高支架、传递槽低支架、提升管、气动装置、提升板和第二装件槽,送件槽通过送件槽支架安装在第一机床的主轴箱上,送件槽的上端面设置有加料口,送件槽的侧壁设置有出料口,送件槽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第一装件槽,送件槽的出料口与第一装件槽的输入口相连通,第一装件槽的输出口设置在第一主轴的上方,传递槽的输入口设置在第一主轴的下方,传递槽的一端通过传递槽高支架安装在第一机床的上端面上,传递槽的另一端通过传递槽低支架安装在第二机床的上端面上,提升管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开口,传递槽的输出口与提升管的下部开口相连通,第二机床的上平台设置有安装深孔,气动装置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二机床上平台的安装深孔中,气动装置的移动端安装有提升板,提升板在提升管的内部滑动,提升管的上部输出端与第二装件槽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装件槽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主轴的上方,落料槽安装在第二主轴的下方,落料槽的输出端连接落料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还包括毛坯箱、毛坯箱支架和料斗,毛
坯箱通过毛坯箱支架安装在第一机床的主轴箱上,毛坯箱的内部设置有毛坯腔室,毛坯箱的上端面设置有毛坯入口,毛坯箱的底部倾斜布置,毛坯箱的底部低处设置有毛坯出口,毛坯入口和毛坯出口均与毛坯腔室相连通,毛坯出口处安装有料斗,料斗的输入口与毛坯箱的毛坯出口相连通,料斗的输出口位于送件槽的加料口上方。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还包括推件气缸、安装支架和推件板,推件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安装在第一机床的主轴箱上,推件气缸的活动端安装有推件板,推件板在送件槽的内部滑动。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提升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并且倾斜角度与第二装件槽的倾斜角度相同。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第一装件槽和第二装件槽的输出口还设置有轴承套圈毛坯自动装卸装置。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传递槽倾斜设置,传递槽的输入端高于传递槽的输出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轴承套圈经过送件槽、第一装件槽的传递进行第一次加工,第一次加工完成后轴承套圈通过传递槽传递到第二加工位,轴承套圈经过提升板的提升,经过第二装件槽传递进行第二次加工,第二次加工完成后轴承套圈经过落料槽传递进入落料装置,轴承套圈自动传递装载拆卸,传递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速度快。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中标记:1、第一机床;2、第一加工台;3、第一主轴;4、第二机床;5、第二加工台;6、第二主轴;7、送件槽;8、送件槽支架;9、第一装件槽;10、传递槽;11、传递槽高支架;12、传递槽低支架;13、提升管;14、气动装置;15、提升板;16、第二装件槽;17、落料槽;18、毛坯箱;19、毛坯箱支架;20、料斗;21、推件气缸;22、安装支架;23、推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机床1、第一加工台2、第一主轴3、第二机床4、第二加工台5和第二主轴6,第一机床1的上平台安装有第一加工台2,第一加工台2设置有滑轨和滑台,第一加工台2的滑台上设置有加工刀具,第一机床1的主轴箱上设置有第一主轴3,第二机床4的上平台安装有第二加工台5,第二加工台5设置有滑轨和滑台,第二加工台5的滑台上设置有加工刀具,第二机床4的主轴箱上设置有第二主轴6;还包括送件槽7、送件槽支架8、第一装件槽9、传递槽10、传递槽高支架11、传递槽低支架12、提升管13、气动装置14、提升板15和第二装件槽16,送件槽7通过送件槽支架8安装在第一机床1的主轴箱上,送件槽7的上端面设置有加料口,送件槽7的侧壁设置有出
料口,送件槽7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第一装件槽9,送件槽7的出料口与第一装件槽9的输入口相连通,第一装件槽9的输出口设置在第一主轴3的上方,传递槽10的输入口设置在第一主轴3的下方,传递槽10的一端通过传递槽高支架11安装在第一机床1的上端面上,传递槽10的另一端通过传递槽低支架12安装在第二机床4的上端面上,提升管13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开口,传递槽10的输出口与提升管13的下部开口相连通,第二机床4的上平台设置有安装深孔,气动装置14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二机床4上平台的安装深孔中,气动装置14的移动端安装有提升板15,提升板15在提升管13的内部滑动,提升管13的上部输出端与第二装件槽16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装件槽16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主轴6的上方,落料槽17安装在第二主轴6的下方,落料槽17的输出端连接落料装置;轴承套圈经过送件槽7、第一装件槽9的传递进行第一次加工,第一次加工完成后轴承套圈通过传递槽10传递到第二加工位,轴承套圈经过提升板15的提升,经过第二装件槽16传递进行第二次加工,第二次加工完成后轴承套圈经过落料槽17传递进入落料装置,轴承套圈自动传递装载拆卸,传递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速度快。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还包括毛坯箱18、毛坯箱支架19和料斗20,毛坯箱18通过毛坯箱支架19安装在第一机床1的主轴箱上,毛坯箱18的内部设置有毛坯腔室,毛坯箱18的上端面设置有毛坯入口,毛坯箱18的底部倾斜布置,毛坯箱18的底部低处设置有毛坯出口,毛坯入口和毛坯出口均与毛坯腔室相连通,毛坯出口处安装有料斗20,料斗20的输入口与毛坯箱18的毛坯出口相连通,料斗20的输出口位于送件槽7的加料口上方;毛坯箱18的毛坯腔室容量大,能容纳大量轴承套圈毛坯,避免人工频繁加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还包括推件气缸21、安装支架22和推件板23,推件气缸21的固定端安装在安装支架22上,安装支架22安装在第一机床1的主轴箱上,推件气缸21的活动端安装有推件板23,推件板23在送件槽7的内部滑动;推件气缸21推动推件板23,,推件板23推动轴承套圈毛坯移动至第一装件槽9的输入口,避免轴承套圈毛坯卡滞,提高设备可靠性。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提升板15的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并且倾斜角度与第二装件槽16的倾斜角度相同;上述设置有利于轴承套圈从提升板15的上端面滚入第二装件槽16中,提高设备可靠性。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第一装件槽9和第二装件槽16的输出口还设置有轴承套圈毛坯自动装卸装置;通过上述自动装卸装置实现轴承套圈毛坯自动装卸,提高工作效率。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传递槽10倾斜设置,传递槽10的输入端高于传递槽10的输出端;通过上述设置轴承套圈自动从第一加工位滚动到第二加工位,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实用性。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其在工作时,将轴承套圈毛坯放入毛坯箱18的毛坯腔室内,毛坯经过料斗20落入送件槽7内部,推件气缸21推动推件板23,,推件板23推动轴承套圈毛坯移动至第一装件槽9的输入口,轴承套圈经过送件槽7、第一装件槽9的传递进行第一次加工,第一次加工完成后轴承套圈通过传递槽10传递到第二加工位,轴承套圈经过提升板15的提升,经过第二装件槽16传递进行第二次加工,第二次加工完成后
轴承套圈经过落料槽17传递进入落料装置。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双机加工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