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用手术试管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手术试管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试管,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3.工作人员每对试管使用一次,便需要对试管进行清洗,工作人员一般通过手动的方式对试管进行依次清洗,使用者需要手持刷子对试管内壁进行洗刷,并使用清水对试管冲洗,如此对试管进行清洗的方式,需要人工手动对试管进行清洗,使得速度较慢。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试管进行清洗,且清洗过程中可以对试管进行夹紧的医疗用手术试管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对试管进行清洗,使得速度较慢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试管进行清洗,且清洗过程中可以对试管进行夹紧的医疗用手术试管清洗装置。
6.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手术试管清洗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架、放置框、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板、刷子、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底座顶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放置框,放置框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放置框内壁均匀间隔设有四个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均转动式设有刷子,第二支撑架内设有夹紧机构,放置框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有旋转机构。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架、第一滑轨、夹板和第一弹簧,第二支撑架内壁设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底部均匀间隔设有四组第一滑轨,每组的第一滑轨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滑轨的数量为八个,第一滑轨内均滑动式设有夹板,夹板与第一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电机、缺齿轮、外齿轮、第二滑轨、内齿轮和第一全齿轮,放置框右侧的下侧位置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缺齿轮,第二支撑架外侧设有外齿轮,外齿轮与缺齿轮啮合,放置框内壁中间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内滑动式设有内齿轮,外齿轮与内齿轮连接,刷子下侧均设有第一全齿轮,第一全齿轮与内齿轮啮合。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注水机构,注水机构包括有水箱、注水管、第三滑轨、第二弹簧、出水管和第一挡板,底座一侧连接有水箱,水箱上对称式设有注水管,注水管顶部均对称式设有第三滑轨,注水管顶部均滑动式设有活塞,活塞与第三滑轨滑动式连接,活塞与第三滑轨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注水管下侧位置之间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放置框连接,出水管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挡板。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第一转轴、
第二全齿轮、锥齿轮、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绕线轮、拉绳和压板,放置框上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侧设有第二全齿轮,第二全齿轮与外齿轮啮合,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上侧均设有锥齿轮,两个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上设有绕线轮,绕线轮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扭簧,扭簧套在第二转轴上,活塞顶部设有压板,压板与绕线轮之间连接有拉绳。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板、齿条、第三弹簧、第三支架、第二挡板和第三全齿轮,放置框底部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滑动式设有齿条,第三支撑板与齿条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放置框底部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三全齿轮,第三全齿轮与齿条啮合。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包括有第四滑轨、固定杆、活动杆和第四弹簧,齿条底部设有第四滑轨,第二支撑板两侧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均与第一挡板滑动式连接,固定杆与第一挡板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一挡板底部设有活动杆,活动杆与第四滑轨滑动式连接。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四弹簧为复位弹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达到了可以自动对试管进行清洗,且清洗过程中可以对试管进行夹紧的效果;2、本发明通过移动两侧的夹板,并将试管放置在夹板之间的位置,从而可以对试管进行夹紧;3、本发明通过内齿轮与第一全齿轮啮合,使得刷子进行转动,如此可以实现自动对试管进行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旋转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旋转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的注水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的注水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的排水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的排水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支撑架,3、放置框,4、第二支撑架,5、第一支撑板,6、刷子,7、夹紧机构,71、第三支撑架,72、第一滑轨,73、夹板,74、第一弹簧,8、旋转机构,81、第一支架,82、电机,83、缺齿轮,84、外齿轮,85、第二滑轨,86、内齿轮,87、第一全齿轮,9、注水机构,91、水箱,92、注水管,93、第三滑轨,94、第二弹簧,95、出水管,96、第一挡板,10、按压机构,101、第二支撑板,102、第一转轴,103、第二全齿轮,104、锥齿
轮,105、第二支架,106、第二转轴,107、绕线轮,108、拉绳,109、压板,11、排水机构,111、第三支撑板,112、齿条,113、第三弹簧,114、第三支架,115、第二挡板,116、第三全齿轮,12、挡料机构,121、第四滑轨,122、固定杆,123、活动杆,124、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29.实施例1一种医疗用手术试管清洗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架2、放置框3、第二支撑架4、第一支撑板5、刷子6、夹紧机构7和旋转机构8,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设有放置框3,放置框3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架4,放置框3内壁均匀间隔设有四个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5上均转动式设有刷子6,第二支撑架4内设有夹紧机构7,放置框3和第二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旋转机构8。
30.使用者需要对试管进行清洗时,可以使用本装置,首先将需要进行清洗的试管放置刷子6上,并通过夹紧机构7对试管进行固定,随后通过旋转机构8带动刷子6进行转动,如此可以对试管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可以将夹紧机构7内的试管取下。
3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5所示,夹紧机构7包括有第三支撑架71、第一滑轨72、夹板73和第一弹簧74,第二支撑架4内壁设有第三支撑架71,第三支撑架71底部均匀间隔设有四组第一滑轨72,每组的第一滑轨72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滑轨72的数量为八个,第一滑轨72内均滑动式设有夹板73,夹板73与第一滑轨7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4。
32.使用者需要将试管放置刷子6上时,可以将两侧的夹板73向两侧移动,使得第一弹簧74被压缩,试管放置完成后,使用者不再对夹板73施加力,在第一弹簧74的复位作用下,夹板73向内侧移动,从而可以对试管进行固定。
33.旋转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架81、电机82、缺齿轮83、外齿轮84、第二滑轨85、内齿轮86和第一全齿轮87,放置框3右侧的下侧位置设有第一支架81,第一支架81上设有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上设有缺齿轮83,第二支撑架4外侧设有外齿轮84,外齿轮84与缺齿轮83啮合,放置框3内壁中间设有第二滑轨85,第二滑轨85内滑动式设有内齿轮86,外齿轮84与内齿轮86连接,刷子6下侧均设有第一全齿轮87,第一全齿轮87与内齿轮86啮合。
34.启动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带动缺齿轮83转动,通过缺齿轮83和外齿轮84啮合,使得外齿轮84和内齿轮86转动,通过第一全齿轮87与内齿轮86啮合,使得刷子6进行旋转,如此可以实现刷子6自动对试管进行清洗的效果,试管清洗完成后,关闭电机82。
35.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注水机构9,注水机构9包括有水箱91、注水管92、第三滑轨93、第二弹簧94、出水管95和第一挡板96,底座1左侧连接有水箱91,水箱91右侧前后对称式设有注水管92,注水管92顶部均对称式设有第三滑轨93,注水管92顶部均滑动式设有活塞,活塞与第三滑轨93滑动式连
接,活塞与第三滑轨93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94,注水管92右侧的下侧位置之间连通有出水管95,出水管95与放置框3左侧连接,出水管95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挡板96。
36.使用者可以对水箱91注入水,需要对放置框3中进行加水时,可以不断对活塞进行按压,活塞上下移动时,可以将水箱91中的抽送至出水管95中,使用者可以将第一挡板96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挡板96不会堵住出水管95,从而出水管95中的水流动放置框3中,放置框3中的水位升高时,可以方便刷子6对试管进行刷洗,在此过程中,第二弹簧94间歇性发生形变,并随之复位。
37.还包括有按压机构10,按压机构10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01、第一转轴102、第二全齿轮103、锥齿轮104、第二支架105、第二转轴106、绕线轮107、拉绳108和压板109,放置框3左侧设有第二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1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102,第一转轴102上侧设有第二全齿轮103,第二全齿轮103与外齿轮84啮合,第一支撑架2前侧设有第二支架105,第二支架105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06,第二转轴106后侧与第一转轴102上侧均设有锥齿轮104,两个锥齿轮104啮合,第二转轴106前侧设有绕线轮107,绕线轮107与第二支架105之间连接有扭簧,扭簧套在第二转轴106上,活塞顶部设有压板109,压板109与绕线轮107之间连接有拉绳108。
38.当缺齿轮83与外齿轮84啮合时,通过外齿轮84与第二全齿轮103啮合,使得第二转轴106和绕线轮107进行转动,扭簧发生形变,进而绕线轮107对拉绳108进行收线,从而拉绳108将压板109和活塞向下拉动,当缺齿轮83不与外齿轮84啮合时,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绕线轮107对拉绳108进行放线,压板109和活塞向上移动复位,如此无需人工手动对活塞进行压动。
39.还包括有排水机构11,排水机构11包括有第三支撑板111、齿条112、第三弹簧113、第三支架114、第二挡板115和第三全齿轮116,放置框3底部左侧设有第三支撑板111,第三支撑板111上滑动式设有齿条112,第三支撑板111与齿条11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13,放置框3底部后侧设有第三支架114,第三支架114上转动式设有第二挡板115,第二挡板115前侧设有第三全齿轮116,第三全齿轮116与齿条112啮合。
40.使用者需要将放置框3中的水排出时,可以向右侧拉动齿条112,第三弹簧113被压缩,此时通过齿条112与第三全齿轮116啮合,使得第三全齿轮116和第二挡板115转动四分之一圈,第二挡板115不再堵住放置框3底部的开口位置,放置框3中的水可以向下排出,随后使用者可以不再对齿条112施加力,在第三弹簧113的复位作用下,齿条112反向移动复位,并通过齿条112与第三全齿轮116啮合,使得第三全齿轮116与第二挡板115反向转动,第二挡板115可以再次堵住放置框3的底部。
41.还包括有挡料机构12,挡料机构12包括有第四滑轨121、固定杆122、活动杆123和第四弹簧124,齿条112底部左侧设有第四滑轨121,第二支撑板101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杆122,固定杆122均与第一挡板96滑动式连接,固定杆122与第一挡板96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124,第一挡板96底部设有活动杆123,活动杆123与第四滑轨121滑动式连接。
42.齿条112带动第四滑轨121向前侧移动时,此时放置框3进行排水,第四滑轨121向前侧移动带动第一挡板96沿固定杆122向下移动,第四弹簧124被压缩,从而第一挡板96会堵住出水管95,使得出水管95中的水无法再流向放置框3中,齿条112带动第四滑轨121向后侧移动时,此时放置框3排水完成,第四滑轨121向后侧移动带动第一挡板96沿固定杆122向
上移动,第四弹簧124复位,从而第一挡板96不再堵住出水管95。
43.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