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质音响外壳加工用板材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2.大部分木质音箱使用的材料均为mdf中密度纤维板,它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经打碎、纤维分离、干燥后施加胶粘剂,再经热压后制成的一种人造板材,在对板材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切割设备将板材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从而方便后续对装置的组装。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材切割装置(公开号:cn112247261a),该专利包括固定座、切割机构和除尘机构,固定座滑动连接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锯片,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罩,除尘罩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套接有除尘管,锯片至少下半部分位于除尘罩内。
4.现有的板材切装置的结构较为单一,在对板材进行切割时,需要根据板材所需的尺寸,依次对板材进行加工,导致需要重复切割工序,导致切割时的花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音响外壳加工用板材切割设备,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6.如何根据板材的所需尺寸,对板材进行快速切割,并且在加工时,减少加工的工序,以提高加工效率。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木质音响外壳加工用板材切割设备,包括裁切箱,所述裁切箱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裁切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尺寸框,且裁切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负压仓,所述裁切箱内部靠近固定架的下侧安装有两组双向螺杆,两组所述双向螺杆的外侧均安装有位于固定架两侧的切割器,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循环带,所述循环带的上侧安装有若干个板材移动器。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和循环带均为腰圆形的循环结构,且固定架和循环带的一侧均延伸至裁切箱的内部,所述固定架和循环带的另一侧位于裁切箱外部尺寸框的下侧。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尺寸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发射装置,若干个红外发射装置的投影组成板材所需尺寸,用于快速将板材进行定位。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仓的输入端延伸至裁切箱的内部,用于将裁切箱内部由于切割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粉尘逸出裁切箱。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同一所述双向螺杆外侧的两组切割器与固定架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方便对两组切割器距固定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材移动器居中设置在固定架的循环带上,从而
保证板材移动器位于固定架的中间部位。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材移动器包括连接构件和吸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循环带相连接,所述吸附件安装在连接构件的内部。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个与循环带固定连接的连接架,若干个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下表面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第一滚动件,且驱动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构件还包括与循环带转动连接的转动箱,所述转动箱的底端延伸至驱动箱的内部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箱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口。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件包括与转动箱固定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的顶端延伸至连通口外侧的2
‑
3.5mm位置处。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箱上表面靠近连通口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动盒,若干个所述滑动盒的下表面与转动箱之间粘附连接有弹性件,且滑动盒的上表面均滚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滚动件。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本发明通过腰圆形的固定架和循环带,可以带动上侧的板材移动器进行循环移动,并且板材移动器在经过尺寸框时,尺寸框下侧的红外发射装置可以将所诉板材的尺寸进行投射,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的板材进行摆放;
21.另一方面,裁切箱中设置有两组由双向螺杆带动的切割器,通过调整两组切割器中的位置,即可对所加工的板材尺寸进行调整,同时板材移动器中设置有连接构件和吸附件,通过吸附构件,可以将待加工的板材进行吸附固定,同时通过连接构件,可以带动待加工的板材进行旋转,并且配合两组双向螺杆中的切割器,即可对板材进行切割,切割效率更高,并且加工效率更快。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24.图2是本发明中裁切箱和固定架的局部俯剖视图;
25.图3是本发明中板材移动器的结构放大图。
26.图中:1、裁切箱;2、固定架;3、尺寸框;4、板材移动器;5、负压仓;6、双向螺杆;7、切割器;8、循环带;9、连接构件;10、吸附件;91、驱动箱;92、转动箱;93、第一滚动件;94、驱动电机;95、连通口;96、连接架;101、气泵;102、真空吸盘;103、滑动盒;104、弹性件;105、第二滚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木质音响外壳加工用板材切割设备,包括裁切箱1,裁切箱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架2,裁切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尺寸框3,且裁切箱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负压仓5,裁切箱1内部靠近固定架2的下侧安装有两组双向螺杆6,两组双向螺杆6的外侧均安装有位于固定架2两侧的切割器7,固定架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循环带8,循环带8的上侧安装有若干个板材移动器4。
29.固定架2和循环带8均为腰圆形的循环结构,且固定架2和循环带8的一侧均延伸至裁切箱1的内部,固定架2和循环带8的另一侧位于裁切箱1外部尺寸框3的下侧。
30.尺寸框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发射装置,若干个红外发射装置的投影组成板材所需尺寸,用于快速将板材进行定位。
31.负压仓5的输入端延伸至裁切箱1的内部,用于将裁切箱1内部由于切割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粉尘逸出裁切箱1,并且负压仓5的输出端与安装有滤袋的风机相连接,用于保持裁切箱1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32.请参阅图2所示,同一双向螺杆6外侧的两组切割器7与固定架2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方便对两组切割器7距固定架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双向螺杆6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方向相反的两组螺旋纹,对应的两组切割器7分别与两组螺旋纹相连接。
33.请参阅图3所示,板材移动器4居中设置在固定架2的循环带8上,从而保证板材移动器4位于固定架2的中间部位,固定架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构件,驱动构件的输出端与循环带8相连接,用于控制循环带8沿着固定架2进行转动。
34.板材移动器4包括连接构件9和吸附件10,连接构件9与循环带8相连接,吸附件10安装在连接构件9的内部。
35.连接构件9包括若干个与循环带8固定连接的连接架96,若干个连接架96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箱91,驱动箱91下表面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第一滚动件93,且驱动箱9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94。
36.连接构件9还包括与循环带8转动连接的转动箱92,转动箱92的底端延伸至驱动箱91的内部且与驱动电机9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箱9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口95。
37.吸附件10包括与转动箱92固定连接的气泵101,气泵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102,真空吸盘102的顶端延伸至连通口95外侧的2
‑
3.5mm位置处,优选的为3mm,方便真空吸盘102与板材相接触。
38.转动箱92上表面靠近连通口95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动盒103,若干个滑动盒103的下表面与转动箱92之间粘附连接有弹性件104,且滑动盒103的上表面均滚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滚动件105。
3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40.打开尺寸框3下侧的红外发射装置,将其调整为所需加工板材的尺寸,随后启动尺寸框3,将板材移动器4移动至尺寸框3的下侧,将板材放置在板材移动器4的上侧,在放置时,将板材的各边均延伸至红外发射装置的投影外侧,并且在移动时,通过第二滚动件105,可以减少板材移动时的摩擦力,随后启动气泵101,带动真空吸盘102与板材进行吸附固定,在固定后,滑动盒103通过压缩弹性件104即可进行竖向的移动,防止对板材和真空吸盘102的连接造成影响;
41.启动循环带8,带动板材移动器4及其上侧的板材移动至裁切箱1中,并依次经过两
组双向螺杆6所带动的切割器7之间,经过第一组双向螺杆6的切割器7时,对板材的两侧进行切割加工,在经过第二组双向螺杆6的切割器7时,启动板材移动器4中驱动电机94,带动转动箱92发生转动,从而将板材未加工的两侧转向第二组双向螺杆6的切割器7,随后启动两侧切割器7,对板材剩余的侧边进行切割加工即可。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4.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