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稻田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


背景技术:

2.稻田养殖是一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著名水生生物专家倪达书曾指出,稻田养殖既可以在省工、省力、省饵料的条件下收获相当数量的水产品,又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促使稻谷增收一成以上,从改善稻田生产条件考虑,稻田养殖能有效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出发,稻田养殖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增产增收;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稻田养殖能带动综合经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稻田养殖需要使用稻田种养装置。
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稻田种养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201820518034.3公开的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设备装置,能对养殖水体进行更换,保证水质的良好,防止小龙虾患病,且有效的避免阳光直射装置本体,保证了小龙虾繁殖效率和存活率的同时,保证了装置本体内部的空气流通。
4.现有的种养装置,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根据稻田调整笼体间距,使用适用性不佳,且笼体内部阳光较为充分,无法为龙虾提供休息场所,影响龙虾进食养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具备养殖经济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根据稻田调整笼体间距,使用适用性不佳,且笼体内部阳光较为充分,无法为龙虾提供休息场所,影响龙虾进食养殖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包括笼体和笼盖,其中所述笼体底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笼体顶端一侧靠近前表面位置处与后表面位置处均通过角叶安装有笼盖,所述笼盖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加力筋,所述笼体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a,所述连接板a两侧位置处均设有连接孔a,所述笼体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b,所述连接板b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孔b。
7.优选的,所述笼盖顶端中间位置处设有投食孔,所述笼盖上表面设有采光孔。
8.优选的,所述笼体外表面四个角位置处均设有对流孔。
9.优选的,所述笼体内部位于角叶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虾台,所述笼体内部一侧位于虾台上端位置处安装有虾台遮阳板,所述虾台背离角叶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虾梯,所述虾梯呈60度倾斜设置。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a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板a等角度分设于笼体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孔a共设有二十四个,且二十四个所述连接孔 a等量分为八组,且八组所述连接孔a分设于四个连接板a两侧位置处。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b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板b等角度分设于笼体外表面靠近底端四个角位置处。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孔b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所述连接孔b等量分为四组,且四组所述连接孔b分设于四个连接板b中间位置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a、连接孔a、连接板b与连接孔 b,达到调整笼体间隔距离的效果,在笼体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等角度设置四个连接板a,在四个连接板a两侧位置处设置二十四个连接孔a,在笼体外表面靠近底端四个角位置处设置四个连接板 b,在四个连接板b中间位置处设置十二个连接孔b,以解决笼体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无法根据稻田调整笼体间距,使用适用性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虾台、虾梯与虾台遮阳板,达到便于龙虾进食与休息的效果,在笼体内部位于角叶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虾台,在笼体内部一侧位于虾台上端位置处设置虾台遮阳板,在虾台背离角叶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虾梯,且虾梯呈60度倾斜设置,以解决笼体内部阳光较为充分,无法为龙虾提供休息场所,影响龙虾进食养殖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效果。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笼盖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加力筋,达到增加盖体强度,便于使用者站在笼盖上进行投食的效果,在笼盖顶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投食孔,以解决需要人员下田完成投食与种植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笼体;2、连接板a;3、连接孔a;4、角叶;5、投食孔;6、采光孔;7、笼盖;8、加力筋;9、连接板b;10、连接孔b; 11、对流孔;12、虾梯;13、虾台遮阳板;14、虾台;15、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包括笼体1和笼盖7,笼体1底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定位柱15,笼体1 顶端一侧靠近前表面位置处与后表面位置处均通过角叶4安装有笼盖7,笼盖7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加力筋8,笼盖7顶端中间位置处设有投食孔5,用以对笼体1内部进行投食,笼盖7上表面设有采光孔6,用以对笼体1内部进行辅助采光,笼体
1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a2,连接板a2两侧位置处均设有连接孔a3,笼体1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b9,连接板 b9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孔b10,笼体1外表面四个角位置处均设有对流孔11,用以对笼体1内部水进行对流。
25.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包括笼体1和笼盖7,笼体1底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定位柱15,笼体1 顶端一侧靠近前表面位置处与后表面位置处均通过角叶4安装有笼盖7,笼盖7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加力筋8,笼体1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a2,连接板a2两侧位置处均设有连接孔a3,笼体1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b9,连接板b9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孔b10,笼体1内部位于角叶4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虾台14,笼体1内部一侧位于虾台14上端位置处安装有虾台遮阳板13,便于龙虾躲藏休息,虾台14背离角叶4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虾梯12,便于龙虾爬上虾台14,虾梯12呈60度倾斜设置。
26.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培育用宫格式稻田种养设备,包括笼体1和笼盖7笼体1底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定位柱15,笼体1 顶端一侧靠近前表面位置处与后表面位置处均通过角叶4安装有笼盖7,笼盖7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加力筋8,笼体1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a2,连接板a2两侧位置处均设有连接孔a3,连接板a2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连接板a2等角度分设于笼体1外表面靠近顶端四个角位置处,连接孔a3共设有二十四个,且二十四个连接孔a3等量分为八组,且八组连接孔a3分设于四个连接板a2两侧位置处,便于调整本实用新型拼装间隔,笼体1外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b9,连接板b9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连接板b9等角度分设于笼体1外表面靠近底端四个角位置处,连接板b9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孔b10,连接孔b10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连接孔b10等量分为四组,且四组连接孔b10分设于四个连接板b9中间位置处。
27.工作原理: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好后,通过定位柱15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田间,通过连接板a2、连接孔a3、连接板b9与连接孔b10,将多个本实用新型进行拼装,完成后,打开笼盖7,在笼体1内部底端添加杂草,提高笼体1内部微生物含量,将水稻、龙虾、鳝鱼与泥鳅等量放置在多个笼体1内,通过投食孔5对笼体1内部进行投食,至此,本设备工作流程完成。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