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石脑油中包含有氯、硫、氮和氧等,对于这些物质,本行业内均采用加氢实现除去以上物质,经过预加氢反应生成hcl、nh3、h2s和h2o。在石脑油加氢处理过程中,由于氢气的质量轻,因此在未与石脑油反应完全的氢气聚会聚集在罐体的顶部。为保证加氢脱硫的效果,往往需要多次进行氢气的补充,罐体顶部的氢气则难以得到利用而造成氢气的浪费,并且氢气上升会在液面上形成漂浮的气泡,氢气被禁锢在气泡内同样会造成氢气的反应不完全。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都是通过在加氢罐体上部设置放气孔,加氢罐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放气孔,对加氢罐内顶部的氢气进行集中回收,增加了氢气储存的成本,降低了氢气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解决了石油脑除去杂质预加氢过程中氢气回收成本高、氢气利用率低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包括:
6.罐体,所述罐体下侧设置有底座,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罐体的侧边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贯穿罐体设置,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循环气口,所述循环气口贯穿罐体顶部设置,所述循环气口连接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且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气体泵,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贯穿罐体顶部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针板。
7.优选地,所述针板的针尖向下。
8.优选地,所述所述进油口连接有三通连接管,且所述三通连接管还连接有所述循环管道和供气源管道。
9.优选地,所述气体泵还连接有第一控制器。
10.优选地,所述气压缸还连接有第二控制器。
11.优选地,所述罐体顶部还贯穿设置有氢气监测仪。
12.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氢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罐体内后,将石脑油通过罐体的进油口输入罐体内,使氢气与石脑油充分接触,与石脑油中的氯、硫、氮和氧等物质进行反应;在氢气通入石油脑后,会有部分氢气没有进行反应,在油层的上部形成氢气气泡或直接飘升至罐体的顶部;与此同时,罐体顶部的气压缸也开始运行,气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针板做上下往复运行,将油层上部的氢气气泡扎破,
将气泡中的氢气进行释放,并飘升至罐体顶部;罐体顶部的氢气通过气体泵的作用,经过循环气口和循环管道循环从进气口进入罐体内,使氢气循环被使用,提高了氢气的利用率,降低了氢气储存的成本。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氢气监测仪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罐体,2底座,3进气口,4进油口,5出油口,6循环气口,7循环管道,8气体泵,9气压缸,10活塞杆,11针板,12三通连接管,13第一控制器,14第二控制器,15氢气监测仪,16报警灯,17电源线,18数据显示器,19监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18.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可以解决石油脑除去杂质预加氢过程中氢气回收成本高、氢气利用率低的问题。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氢气监测仪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20.罐体1,罐体1下侧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与罐体1固定连接,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3,罐体1的侧边设置有进油口4和出油口5,进油口4和出油口5贯穿罐体1设置,罐体1上部设置有循环气口6,循环气口6贯穿罐体1顶部设置,循环气口6连接有循环管道7,循环管道7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3,且循环管道7上设置有气体泵8,罐体1顶部设置有气压缸9,气压缸9的活塞杆10贯穿罐体1顶部设置,活塞杆10的一端连接有针板11。
21.具体的,在石脑油进入罐体1前,先通入氢气,氢气从供气源a顺着图1所示箭头的方向通入罐体1中,可以确保当石脑油从进油口4进入罐体1内时,就可以与石脑油中的氯、硫、氮和氧反应,反应后的石脑油经出油口5排除罐体1。罐体1内氢气在参与反应过程中,会有部分氢气没有反应,就会上浮在石脑油表面或者飘升至罐体1顶部。上浮在石脑油表面的氢气形成氢气气泡,经过气压缸9带动活塞杆10和针板11,将氢气气泡扎破,释放气泡中的氢气,并飘升至罐体1顶部,就会和之前飘升在罐体1顶部的氢气一同被气体泵8通过循环气口6、循环管道7和进气口3再次进入罐体1内,并参与反应,如此反复,实现氢气的循环使用。
22.为了增加氢气气泡的刺破率,提高氢气的释放量,优选地,针板11的针尖向下。刺破后的气泡释放其中的氢气,并从针板11与罐体1之间的空隙飘升至罐体1的顶部。
23.其中,循环管道7将罐体1顶部的氢气进行循环输入罐体1中,提高氢气的利用率;而供气源管道,主要是向罐体1中注入纯度高的氢气,确保氢气与石脑油中氯、硫、氮和氧的
充分反应,优选地,进油口4连接有三通连接管12,且三通连接管12还连接有循环管道7和供气源管道。
24.优选地,罐体1顶部还贯穿设置有氢气监测仪15。氢气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罐体1顶部氢气的浓度,当浓度值高于预定值4%时,氢气监测仪15报警,第一控制器13收到信号,控制气体泵8开始运行,使罐体1内的氢气循环被使用,进而降低管内氢气的浓度。优选地,气体泵8还连接有第一控制器13。第一控制器13主要控制气体泵8的运行,根据实际需求运行气体泵8,可以降低气体泵8的运行能耗,避免气体泵8空载运行而影响气体泵8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氢气浓度低于预定值4%时,第二控制器14得到信号,控制气压缸9运行,优选地,气压缸9还连接有第二控制器14。
25.气体泵8主要具有自动保压、操作安全、维护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选择气体泵8可以保障氢气循环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气体泵8可以选用市场现有的产品,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可参见现有技术。氢气监测仪15包含报警灯16、电源线17、数据显示器18和监测口19,工作原理参照现有技术。
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石脑油生产用预加氢进料装置,氢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罐体内后,将石脑油通过罐体的进油口输入罐体内,使氢气与石脑油充分接触,与石脑油中的氯、硫、氮和氧等物质进行反应;在氢气通入石油脑后,会有部分氢气没有进行反应,在油层的上部形成氢气气泡或直接飘升至罐体的顶部;与此同时,罐体顶部的气压缸也开始运行,气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针板做上下往复运行,将油层上部的氢气气泡扎破,将气泡中的氢气进行释放,并飘升至罐体顶部;罐体顶部的氢气通过气体泵的作用,经过循环气口和循环管道循环从进气口进入罐体内,使氢气循环被使用,提高了氢气的利用率,降低了氢气储存的成本。
2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技术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8.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