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箱梁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箱梁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梁模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梁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国内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箱梁的浇筑需要提前将模板系统搭建起来。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钢模板、竹胶板或木板作为模板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竹胶板具有硬度高,抗折,抗压的优点,且周转次数高,竹胶板在很多区域甚至已经替代了钢模板。现有的箱梁模板结构由于模板连接不牢固存在缝隙,在浇筑混凝土时,存在漏料的问题。另外,冬季施工存在混凝土养护内外温差大,严重影响箱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梁模板结构,具有密封性强、保温的效果。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箱梁模板结构,包括:
5.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和外模由内向外均依次包括第一脱模层和方木层;所述第一脱模层由内向外由12~18mm厚竹胶模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竹胶模板构成;
6.底模,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脱模层和方木层;所述第二脱模层由内向外由12~18mm厚胶合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胶合板构成;
7.支架系统,其包括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所述外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外模和底模,所述内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内模。
8.优选的是,所述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均由扣件式满堂支架和若干支承杆构成,所述支承杆固定于扣件式满堂支架的顶端,以承载其上方的外模/底模/内模。
9.优选的是,所述支承杆为槽钢。
10.优选的是,箱梁模板结构还包括加固结构,其包括:
11.若干双纵向钢管,所述若干双纵向钢管沿内模和外模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双纵向钢管沿内模/外模的纵向水平延伸;
12.若干拉筋及蝴蝶夹,所述拉筋穿设于相对的外模之间、相对的外模和内模之间,且两端穿过双纵向钢管通过蝴蝶夹固定。
13.优选的是,所述方木层由若干方木等间距设置于支承杆上,且与所述支承杆垂直。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支架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撑结构,对内模、外模以及底模的结构进行改进,冬季施工时,能减少现浇箱梁的内外温差,提升箱梁整体的质量。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梁模板结构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模和外模的放大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模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内模,2外模,3底模,4第一脱模层,5方木层,6第二脱模层,7扣件式满堂支架,8支承杆,9双纵向钢管,10拉筋,11蝴蝶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模板结构,包括:
24.内模1和外模2,所述内模1和外模2由内向外均依次包括第一脱模层4和方木层5;所述第一脱模层4由内向外由12~18mm厚竹胶模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竹胶模板构成。
25.底模3,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脱模层6和方木层5;所述第二脱模层6由内向外由12~18mm厚胶合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胶合板构成。
26.支架系统,其包括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所述外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外模2和底模3,所述内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内模1。
27.在上述箱梁模板结构中,支架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撑结构,对内模、外模以及底模的结构进行改进,冬季施工时,能减少现浇箱梁的内外温差,提升箱梁整体的质量。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均由扣件式满堂支架7和若干支承杆8构成,所述支承杆8固定于扣件式满堂支架7的顶端,以承载其上方的外模2/底模3/内模1。
30.优选的是,所述支承杆8为槽钢。所述方木层5由若干方木每间距30cm设置于支承杆8上,且与所述支承杆8垂直。
31.实施例3
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箱梁模板结构还包括加固结构,其包括:
33.若干双纵向钢管9,所述若干双纵向钢管9沿内模1和外模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双纵向钢管9沿内模1/外模2的纵向水平延伸;
34.若干拉筋10及蝴蝶夹,所述拉筋10穿设于相对的外模2之间、相对的外模2和内模1之间,且两端穿过双纵向钢管9通过蝴蝶夹固定。
3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双φ48mm双纵向钢管9,双纵向钢管9是由两个钢管并排连接而
成,φ14mm拉筋10配套蝴蝶夹对拉加固,拉筋10间距60cm
×
60cm。
36.使用时,通过加固结构的拉筋将相对的外模、相对的外模和内模拉紧加固,能够提升整体的牢固性能,防止漏浆。
3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3中的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且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箱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和外模由内向外均依次包括第一脱模层和方木层;所述第一脱模层由内向外由12~18mm厚竹胶模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竹胶模板构成;底模,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脱模层和方木层;所述第二脱模层由内向外由12~18mm厚胶合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胶合板构成;支架系统,其包括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所述外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外模和底模,所述内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内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均由扣件式满堂支架和若干支承杆构成,所述支承杆固定于扣件式满堂支架的顶端,以承载其上方的外模/底模/内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为槽钢。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箱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箱梁模板结构还包括加固结构,其包括:若干双纵向钢管,所述若干双纵向钢管沿内模和外模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双纵向钢管沿内模/外模的纵向水平延伸;若干拉筋及蝴蝶夹,所述拉筋穿设于相对的外模之间、相对的外模和内模之间,且两端穿过双纵向钢管通过蝴蝶夹固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木层由若干方木等间距设置于支承杆上,且与所述支承杆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梁模板结构,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和外模由内向外均依次包括第一脱模层和方木层;所述第一脱模层由内向外由12~18mm厚竹胶模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竹胶模板构成;底模,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脱模层和方木层;所述第二脱模层由内向外由12~18mm厚胶合板、10~12mm厚保温棉层和8~10mm厚胶合板构成;支架系统,其包括外部支架系统和内部支架系统,所述外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外模和底模,所述内部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内模。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强、保温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仁杰 向利明 郑武战 姜勇 柯乐 彭川 陈未明 王康 谭正良 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2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