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及其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及其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一般公路路基横断面为由道路中心线向路基外侧倾斜,倾斜坡度即路面横坡一般为向路基外侧的1.5-2%,以满足排水要求。
3.但当降雨量较大、降雨比较集中时,路面雨水向外排水,对路基边坡造成较大冲刷,部分路基边坡出现水毁现象,如路基边坡出现冲沟、路基边坡滑塌、路面及路基边坡滑坡、路基整体掏空等现象。为减少上述公路危险状况,不得不在路基边坡上设置较多的防护工程,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提高了工程造价。但每年度集中降雨、高强度降雨天数较少,为了这种小概率事件,却不得不进行高标准的防护,造成了资金的较大浪费。
4.基于以上考量因素,急需设计一种既可以避免雨水集中冲刷路基边坡又可以不大量增加工程造价的公路路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通过对现有公路标准路基横断面进行改进,使其在满足交通安全保障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大大降低公路前期修建以及后期维护的工程造价。
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的排水系统,通过对现有公路标准路基横断面的中央分隔带进行改进,使其在满足路面排水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对路基底部的雨水冲刷,避免路基底部的塌陷现象,且通过引导水流,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提升公路周边的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公路中心向两侧依次布置的中央分隔带、第二路缘石、公路路面、第一路缘石、路基边坡。
9.公路路面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
10.所述中央分隔带两侧与第二路缘石及公路路基衔接的位置处设有回填土区域,在回填土区域上加设防水层,形成排水沟。
11.位于地表段的防水层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
12.第一路缘石的顶面与公路路面及路基边坡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
13.第二路缘石的顶面与公路路面及防水层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
14.路基边坡具有向公路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坡度。
15.第一路缘石、公路路面、第二路缘石、地表段的防水层具有相同的第一倾斜坡度。
16.在排水沟下方还设置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利用防水层与周围公路路基及地质层隔离防止渗水,且在集水井一侧设置有具有向公路外侧第三倾斜坡度的排水管。
17.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集液槽。
18.在随公路延伸的排水沟下,每隔20-30m设置一个集水井及用于排出集水井内积水的排水管。
19.在排水管的排水口下方,设有“田”字框结构的集液槽,用于收集排水管排出的液体。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所述路基横断面结构,通过改变路面排水方向,极大的减轻了雨水对路面的冲刷,减少了路基水毁现象。
22.(2)本实用新型所述路基横断面结构,可降低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标准,减小了公路前期修建以及后期维护的工程造价,使得路基边坡可以以植物防护为主,提升了公路景观。
23.(3)本实用新型所述路基横断面结构,即可用于新建道路的施工设计,也可以用于改造原有公路的施工设计,适用范围广,仅通过简单的施工工序,即可改变路面排水方式,同时,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巩固原有路基结构的功效。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提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显而易见地,下列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6.图1是现有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路基横断面结构示意图一;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路基横断面结构示意图二;
29.其中,1、路基边坡,2、公路路面,3、第一路缘石,4、第二路缘石,5、回填土区域,6、防水层,7、排水沟,8、集水井,9、排水管,10、集液槽,11、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
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2.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实施例一:
3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公路中心向两侧依次布置的中央分隔带、第二路缘石4、公路路面2、第一路缘石3、路基边坡1。
35.所述中央分隔带两侧与第二路缘石4及公路路基衔接的位置处设有回填土区域5,在回填土区域5上加设防水层6,形成排水沟7。
36.位于地表段的防水层6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37.公路路面2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38.第一路缘石3的顶面与公路路面2及路基边坡1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39.第二路缘石4的顶面与公路路面2及防水层6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40.路基边坡1具有向公路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坡度,防止路基边坡1表面形成路面积水。
41.优选的,第一路缘石3、公路路面2、第二路缘石1、地表段的防水层6具有相同的第一倾斜坡度,防止路面出现起伏不平的现象。
42.优选的,第一倾斜坡度为1.2-2.5%,保证交通行驶安全的同时,便于路面排水顺畅,防止路面积水。
43.优选的,第二倾斜坡度为1.2-5.5%,保证路基边坡结构稳定的同时,防止路基边坡表面积水。
44.实施例二:
4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公路中心向两侧依次布置的中央分隔带、第二路缘石4、公路路面2、第一路缘石3、路基边坡1。
46.所述中央分隔带两侧与第二路缘石4及公路路基衔接的位置处设有回填土区域5,在回填土区域上加设防水层6,形成排水沟7。
47.在排水沟7下方还设置有集水井8,所述集水井8利用防水层6与周围公路路基及地质层隔离防止渗水,且在集水井8一侧设置有具有向公路外侧第三倾斜坡度的排水管9,将
排水沟7内的积水排出公路外,且改变了现有公路中央分隔带中回填土吸收积水后向下渗入路基以下地质层的排水方式,良好的巩固了原有路基结构,避免了积水对路基底层地质层的冲刷以及由此造成的路基坍塌现象。
48.所述排水管9通向路基边坡的外侧,第三倾斜坡度为1.8-6.5%,在有效保证集水井排水功能的同时,防止水流速度过快,避免造成对外侧路基边坡1底层结构的冲刷,以及避免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
49.位于地表段的防水层6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50.公路路面2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51.第一路缘石3的顶面与公路路面2及路基边坡1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52.第二路缘石4的顶面与公路路面2及防水层6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中心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便于雨水等其他路面积水流向公路中心位置处的中央分隔带,并通过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7排出路面积水。
53.路基边坡1具有向公路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坡度,防止路基边坡1表面形成路面积水。
54.优选的,第一路缘石3、公路路面2、第二路缘石4、地表段的防水层6具有相同的第一倾斜坡度,防止路面出现起伏不平的现象。
55.优选的,第一倾斜坡度为1.2-2.5%,保证交通行驶安全的同时,便于路面排水顺畅,防止路面积水。
56.优选的,第二倾斜坡度为1.2-5.5%,保证路基边坡结构稳定的同时,防止路基边坡表面积水。
57.实施例三:
58.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路面排水方式的路基横断面结构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7、集水井8、排水管9、集液槽10。
59.在随公路延伸的排水沟7下,每隔20-30m设置一个集水井8及用于排出集水井内积水的排水管9。
60.所述排水管9具有向公路外侧下方倾斜的第三倾斜坡度,且所述排水管9的排水口通向路基边坡的外侧,第三倾斜坡度为1.8-6.5%,在有效保证集水井8排水功能的同时,防止水流速度过快,避免造成对外侧路基边坡1底层结构的冲刷,以及避免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
61.在排水管9的排水口下方,设有“田”字框结构的集液槽10,用于收集排水管9排出的液体,防止泥土流失的同时,还可以为公路路基边坡1的绿植提供天然养护。
62.优选的,所述集液槽10采用混凝土或者花岗岩以及其他具有良好隔水功能的建筑材料。
63.对比例一:
6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有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
括由公路中心向两侧依次布置的中央分隔带、第二路缘石4、公路路面2、第一路缘石3、路基边坡1。
65.所述中央分隔带由两侧第二路缘石4及公路路基围成,底面设有排水装置11,雨水一般通过排水装置11向下渗入路基以下的地质层,中央分隔带内设有回填土区域5,在回填土区域5上设绿化带。
66.公路路面2具有向公路外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使路面积水向公路外侧的路基边坡1排出。
67.第一路缘石3的顶面与公路路面2及路基边坡1的表面平齐,且具有向公路外侧倾斜的倾斜坡度,使路面积水向公路外侧的路基边坡1排出。
68.第二路缘石4高出两侧公路路面2及防水层6的表面,防止路面积水流向中央分隔带的回填土内,避免雨水等路面积水由中央分隔带的回填土向下渗入路基底层的地质层内,冲刷路基底层的地质层,避免造成路基掏空塌陷等现象。
69.路基边坡1具有向公路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坡度,使路面积水由公路外侧的路基边坡1排出。
70.优选的,第一路缘石3、公路路面2具有相同的第一倾斜坡度。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