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


背景技术:

2.隔墙内藏移门是一种装饰造型结构,并非市场常规产品。在住宅装饰装修中,部分门的设计选用了移门的方式,且移门在开启状态下,门板是藏在隔墙内部的,这属于一种装修现场施工工艺,需要根据移门种类、隔墙种类和尺寸来确定的一种设计。该技术在设计之后也无法脱离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装饰装修,且住宅家居的移门材料一般为木材,重量较大,对吊挂结构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一般采用在墙体外垂直于墙体的方向进行斜向加固,将移门顶部轨道固定的横龙骨与原始顶进行多个方向上的固定,来提高该龙骨的吊挂能力,同时,隔墙顶部与原始顶接触的龙骨固定方式也需要从枪钉固定变为膨胀管或者膨胀螺栓固定,来提高整个吊挂结构的吊挂力。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现场设计、加工和施工,不符合装配式装修的趋势;2、通用性差,同一个方案无法适应现场多样的情况,无法适应市场多样的产品;3、占用空间大,影响吊顶的装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用于将移门导轨吊装在原始顶上,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组装龙骨、位于所述组装龙骨的上端并用以将所述组装龙骨安装在原始顶的第一龙骨、位于所述组装龙骨的下端并用于连接所述组装龙骨与所述加固龙骨的第二龙骨、倾斜设于相邻所述组装龙骨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连接的加固龙骨,所述移门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龙骨的底部。
6.优选地,所述第一龙骨的横截面呈l型。
7.优选地,所述第二龙骨的横截面呈u型。
8.优选地,所述加固龙骨与所述组装龙骨之间的倾斜角为30
°

9.优选地,所述第一龙骨对称设置在所述组装龙骨的两侧。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龙骨通过钢排与所述原始顶固接。
11.优选地,所述组装龙骨与隔墙竖龙骨通过铆钉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吊顶的龙骨连接结构,解决了需要现场设计的问题,避免过多的现场加工和施工,达到节省人工,节省成本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强,通过研究市场上设计内藏空间尺寸、移门产品尺寸和重量、带内藏移门的隔墙的总厚度,来确定整个吊挂模块的总尺寸,并且整个吊装模块所使用的配件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市场常规件,解决了大部分市场产品需要现场安装的问题。
15.3、本实用新型的加固龙骨倾斜的设置在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之间,可以将移门产生的垂直向下的重力转化为斜向的拉伸力,斜向的拉伸力再通过第一龙骨传递到两侧的隔墙竖龙骨,分担了用于第一龙骨与原始顶连接固定的钢排钉所受的拉拔力,减少了加固结构占用的空间,降低了对吊顶装饰的影响。
附图说明
16.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的左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吊挂模块的隔墙内藏移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吊挂模块的隔墙内藏移门的侧视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的组装步骤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的安装步骤示意图。
23.图中,1、组装龙骨;2、加固龙骨;3、第一龙骨;4、第二龙骨;5、铆钉;6、移门导轨;7、移门;8、隔墙模块;9、原始顶;10、隔墙竖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5.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用于将移门导轨6吊装在原始顶9上,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组装龙骨1、位于组装龙骨1的上端并用以将组装龙骨1安装在原始顶9的第一龙骨3、位于组装龙骨1的下端并用于连接组装龙骨1与加固龙骨2的第二龙骨4、倾斜设于相邻组装龙骨1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连接的加固龙骨2,移门导轨6安装于第二龙骨4的底部。
2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龙骨3的横截面为l型,第一龙骨3设置在组装龙骨1的两侧。第一龙骨3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连接组装龙骨1和加固龙骨2,使其组装成一种模块化结构,将吊挂模块和原始顶9通过钢排钉连接固定;其二是与隔墙竖龙骨10连接,隔墙竖龙骨10的作用是为吊挂模块提供来自地面的支撑,因而增加了吊挂模块的吊挂力。第二龙骨4的横截面为u型,组装龙骨1和加固龙骨2卡入第二龙骨4的u型槽中。第二龙骨4的作用也有两个,其一是作为吊挂模块的底托,用于连接组装龙骨1和加固龙骨2;其二是为移门7导轨6提供一个平整的固定基层。
27.首先是整个吊挂模块的组装,参见图5,先将组装龙骨1按照一定间距卡入位于底
部的第二龙骨4的u型槽中,并通过铆钉5进行连接;后用直角尺确保组装龙骨1和第二龙骨4保持直角的情况下,将两根第一龙骨3分别固接于组装龙骨1顶部的两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第一龙骨3时,组装龙骨1与第二龙骨4必须保持直角;最后将加固龙骨2从顶部两个第一龙骨3之间塞入相邻的两个组装龙骨1之间,并且斜向放置,加固龙骨2与第一龙骨3通过铆钉5连接固定,完成吊挂模块的组装。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隔声需求,在组装过程中增加填充物,填充物可选用岩棉或玻璃棉等。
28.然后是整个吊挂模块的尺寸,通过研究市场上设计内藏空间尺寸、移门产品尺寸和重量、带内藏移门的隔墙的总厚度,来确定吊挂模块的总尺寸。吊挂模块所使用的配件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常规件,本实施例提供50mm和75mm两种厚度尺寸。
29.以组装龙骨1的厚度为50mm、加固龙骨2的厚度为50mm为例,第一龙骨3的的厚度为50mm且数量为2个,第二龙骨4的厚度为50mm且数量为1个,用组装龙骨1制作模块框架,用加固龙骨2制作斜向加固结构,通过铆钉5固定连接各个龙骨。
30.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隔墙内藏移门用吊挂模块,在吊挂模块的两侧外接有隔墙常用的轻钢龙骨,外接的龙骨隔墙与吊挂模块居中对齐。吊挂模块的安装过程如下:
31.1、将吊挂模块中的第一龙骨3通过钢排钉固定在原始顶9上;
32.2、将吊挂模块首端和尾端的组装龙骨1与隔墙竖龙骨10通过铆钉5固定连接。
33.3、将外接的龙骨隔墙安装完成,并将移门7导轨6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安装在吊挂模块的第二龙骨4的底部。
34.4、安装移门7;
35.5、安装隔墙模块8。
36.需要注意的是,吊挂模块首端和尾端的组装龙骨与相邻的隔墙竖龙骨10需背对背紧贴安装。
37.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