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溶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电阻式加热传导方式,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但气溶胶产生基质贴近电阻发热体的部分加热较快,气溶胶产生基质远离电阻发热体的部分加热效率较低,难以形成气溶胶。
3.此外,气溶胶产生基质贴近电阻发热体的位置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污垢或残渣。污垢或残渣粘附沉积到电阻发热体的表面,不仅难以清洁,也会影响电阻发热体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雾化腔用于放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微波;发热体,设置于雾化腔内,并能够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内,发热体包括:导入结构,与微波发生装置电连接;吸波结构,设置于导入结构上,吸波结构能够在微波的作用下发热;导电结构,设置于吸波结构上。
7.本发明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微波发生装置和发热体。其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至少部分位于雾化腔内,并在受热情况下产生气溶胶。微波发生装置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微波;发热体设置在雾化腔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内。
8.特别地,发热体包括导入结构、吸波结构和导电结构。其中,导入结构与微波发生装置相连,导入结构能够将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传导至雾化腔内;导入结构和导电结构均设置在吸波结构,微波在进入到雾化腔后,大部分的微波会朝向导电结构一侧传导;在微波传导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微波会被吸波结构所吸收;吸波结构在吸收微波后会产生热量,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
9.特别地,本发明所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微波的形式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快速加热。并且,本发明对发热体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大部分的微波被吸波结构吸收,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吸波结构吸收微波并发热,导入结构和导电结构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发热,进而使得发热体整体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
10.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吸波结构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体积,并且吸波结构占据了发热体绝大多数的体积比。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所采用的端部设置电阻的加热方式,本发明能保证发热体的工作温度适宜,进而不会出现发热体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另一方面可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出现污垢或残渣,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污垢或残渣粘附沉积到电阻发热体的表面,保证了发热体表面的清洁度。
11.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对发热体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导入结构将微波导入雾化腔后,通过导电结构干预微波在雾化腔内的分布,使得大部分的微波被吸波结构吸收,进而通过发热的吸波结构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实现了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均匀加热。
1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电结构与导入结构位于吸波结构相对的两侧。
13.在该设计中,导电结构与导入结构位于吸波结构相对的两侧,实现了发热体的三层设。其中,第一层为导入结构、第二层为吸波结构、第三层为导电结构。这样,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被导入结构导入到雾化腔的微波,大部分经过吸波结构朝向导电结构一侧传导,并在传导过程中被吸波结构所吸收。
14.也即,本发明对导入结构、吸波结构和导电结构的位置进行优化,进而使得更多的微波能够被吸波结构所吸收,提升了对微波的利用率,也保证了发热体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均匀加热。
15.在该设计中,进一步地,部分未被吸波结构吸收的微波可以被气溶胶产生基质吸收,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辅助加热。
1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发热体为发热片,导入结构、吸波结构和导电结构沿发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布。
17.在该设计中,发热体为发热片,发热体整体为片状结构。此外,导入结构、吸波结构和导电结构也都为片状结构,并沿着发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布。将发热体设置为发热片,有利于简化发热体的结构,并且便于发热体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内部。
1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入结构包括导入层;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层;吸波结构包括吸波层。
19.在该设计中,导入结构包括导入层。其中,导入层的形状和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要保证导入层的阻抗与微波发生装置输出端的阻抗相匹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微波在传导过程中的衰减,保证微波可以高效地从微波发生装置输出端传导至导入结构。
20.在该设计中,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层,吸波结构包括吸波层,并且保证导电层与吸波层的结构相匹配。这样,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导电层影响雾化腔内的磁场分布,使得大部分的微波会被吸波层吸收,并保证了吸波层对微波的吸收面积,进而提升微波的利用率。
2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电层为金属层;和/或导电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吸波层的面积。
22.在该设计中,导电层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制作,并且导电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吸波层的面积,因而让导电层能够将吸波层的一侧完全包裹起来,使得微波最大程度上被吸波层吸收,减少微波的浪费。
2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吸波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碳化硅结构、氧化锌结构或铁氧结构。
24.在该设计中,吸波结构可以采用较大介电损耗的材料制造。例如,碳化硅和氧化锌为具备较大介电损耗的材料。因此,使用碳化硅或氧化锌可以加强吸波结构吸收微波的能力,提高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效果。
25.在该设计中,吸波结构可以采用较大磁损耗的材料制造。例如,铁氧体等磁性材料
为具备较大磁损耗的材料。因此,使用铁氧体等磁性材料可以加强吸波结构吸收微波的能力,提高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效果。
2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吸波结构包括微带线,微带线的一端部连接于微波发生装置。
27.在该设计中,吸波结构包括微带线。其中,微带线的阻抗与微波产生电路输出端阻抗匹配,并且微带线的一端与微波发生装置连接。这样,可以将微波在微波产生电路输出端与微带线之间传导时的损耗降到最低,从而让微带线更加高效地传输微波,以提升微波的利用率。
2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微带线的至少一部分呈弯曲状;和/或微带线的至少一部分呈直线状。
29.在该设计中,微带线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使得微带线呈图案化分布。具体地,微带线可以一部分以直线方式安装,微带线也可以一部分以弯曲方式安装。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微带线的安装位置,来进行不同的磁场设计,让发热体上高温部分的分布更加均匀,来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
3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发热体设置于雾化腔的中部,并与雾化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31.在该设计中,发热体安装在雾化腔的中间位置,并与雾化腔边缘留有足够的距离。因此,发热体可以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中部,一方面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轻松地进入雾化腔中,也可以轻松地离开雾化腔。另一方面使得发热体可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中部位置,进而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
3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发热体的第一端设置于雾化腔的底壁,发热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插入部。
33.在该设计中,发热体的第一端安装在雾化腔的底壁上,来固定发热体的位置。发热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插入部,在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时,可以插在发热体上,进而固定在雾化腔中,不需要外力进行固定。因此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加热时能够插在发热体上,不需要用户手动固定,从而增加加热的便利性。具体地,插入部可以设置为三角形,以便于插入部插入到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内。
34.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微波发生装置包括:微波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微波;微波传输电路,与微波产生电路和导入结构电连接。
35.在该设计中,微波发生装置包括微波产生电路和微波传输电路。其中微波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微波,微波传输电路分别与微波发生装置和导入结构连接。因此,微波传输电路可以将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传递到导入结构上,导入结构将微波传递至吸波结构,吸波结构可以吸收微波产生热量,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
3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微波传输电路的回波损耗特性参数小于或等于-6db。
37.在该设计中,微波传输电路的回波损耗特性参数一般为小于或等于-6db,因而让微波传输电路可以减少微波传递时发生反射损耗,更加稳定地为发热件传递微波。
38.进一步地,可以对微波传输电路的回波损耗特性参数进行优化,让回波损耗特性参数小于-10db,让微波传输电路进一步减少反射损耗。
39.再进一步地,将回波损耗特性参数优化至小于-20db,让微波传输电路传输的微波
反射损耗讲到最低,使微波传输电路能够传递更多的微波,因此,吸波结构可以获得的微波,让吸波结构产生的温度更高,从而加快发热体的升温速度。
4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与微波发生装置电连接;供电装置,与控制电路和微波发生装置电连接。
41.在该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和供电装置。其中,控制电路与微波发生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微波发生装置产生微波。供电装置通过分别与控制电路和微波发生装置电连接来提供电力,使得控制电路能够控制微波发生装置进行工作,产生微波。
4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发热体,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其中,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发热体的温度,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微波发生装置工作。
43.在该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在发热体上,通过与控制电路的连接,温度检测装置随时向控制电路发送检测到的发热体温度;控制电路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调整微波发生装置工作,来增加或减少微波的产生,从而控制发热体的发热效果。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发热体的导电结构上。
44.具体地,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发热体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会减少微波产生电路输出的微波,进而使吸波结构吸收的微波减少,吸波结构达到的温度降低,以达到减弱发热体加热效果的目的。
45.具体地,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发热体温度过低时,控制电路会增加微波产生电路输出的微波,进而使吸波结构吸收的微波增加,吸波结构能够达到更高的温度,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温度增加,以达到加强发热体加热效果的目的。
4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电结构与控制电路断开连接;或导电结构与控制电路的地线电连接。
47.在该设计中,可以是导电结构不与控制电路连接,使得导电结构开路设计;也可以是导电结构与控制电路的地线电连接,使得导电结构短路设计。
4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雾化腔和安装腔,微波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和供电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
49.在该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包括安装腔以及上述雾化腔。其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微波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和供电装置均设置在安装腔内,以保证微波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和供电装置的稳定安装,同时为微波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和供电装置提供一种的保护。
5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51.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52.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3.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54.图3是图2所示发热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5.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6.100发热体,102导入结构,104吸波结构,106导电结构,108插入部,202雾化腔,204温度检测装置,206微波传输电路,208微波产生电路,210微波发生装置,212控制电路,214壳体,216供电装置,218安装腔,300气溶胶产生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59.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60.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腔202、微波发生装置210和发热体100。其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至少部分位于雾化腔202内,并在受热情况下产生气溶胶。微波发生装置210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微波;发热体100设置在雾化腔202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内。
61.特别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发热体100包括导入结构102、吸波结构104和导电结构106。其中,导入结构102与微波发生装置210相连,导入结构102能够将微波发生装置210产生的微波传导至雾化腔202内;导入结构102和导电结构106均设置在吸波结构104,微波在进入到雾化腔202后,大部分的微波会朝向导电结构106一侧传导;在微波传导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微波会被吸波结构104所吸收;吸波结构104在吸收微波后会产生热量,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加热。
62.特别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微波的形式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加热,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快速加热。并且,本发明对发热体100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大部分的微波被吸波结构104吸收,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吸波结构104吸收微波并发热,导入结构102和导电结构106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发热,进而使得发热体100整体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
6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吸波结构104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体积,并且吸波结构104占据了发热体100绝大多数的体积比。这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所采用的端部设置电阻的加热方式,本发明能保证发热体100的工作温度适宜,进而不会出现发热体100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另一方面可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出现污垢或残渣,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污垢或残渣粘附沉积到发热体100的表面,保证了发热体100表面的清洁度。
64.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对发热体100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导入结构102将微波导入雾化腔202后,通过导电结构106干预微波在雾化腔202内的分布,使得大部分的微波被吸波结构104吸收,进而通过发热的吸波结构104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实现了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高效均匀加热。
65.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
一步地:
66.如图2和图3所示,导电结构106与导入结构102位于吸波结构104相对的两侧,实现了发热体100的三层设。其中,第一层为导入结构102、第二层为吸波结构104、第三层为导电结构106。这样,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被导入结构102导入到雾化腔202的微波,大部分经过吸波结构104朝向导电结构106一侧传导,并在传导过程中被吸波结构104所吸收。
67.本发明对导入结构102、吸波结构104和导电结构106的位置进行优化,进而使得更多的微波能够被吸波结构104所吸收,提升了对微波的利用率,也保证了发热体100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高效均匀加热。进一步地,部分未被吸波结构104吸收的微波可以被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吸收,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辅助加热。
68.具体地,导电结构106能够改变磁场在雾化腔202内的分布,进而使得大部分的微波朝向导电结构106所在的位置传导,并在传导的过程中被吸波结构104吸收,实现了对微波的高效利用。
69.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发热体100为发热片,导入结构102、吸波结构104和导电结构106沿发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布。此外,发热体100为发热片,发热体100整体为片状结构。导入结构102、吸波结构104和导电结构106也都为片状结构,并沿着发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布。将发热体100设置为发热片,有利于简化发热体100的结构,并且便于发热体100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内部。
70.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导入结构102包括导入层。其中,导入层的形状和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要保证导入层的阻抗与微波发生装置210输出端的阻抗相匹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微波在传导过程中的衰减,保证微波可以高效地从微波发生装置210输出端传导至导入结构102。
71.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导电结构106包括导电层,吸波结构104包括吸波层,并且保证导电层与吸波层的结构相匹配。这样,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导电层影响雾化腔202内的磁场分布,使得大部分的微波会被吸波层吸收,并保证了吸波层对微波的吸收面积,进而提升微波的利用率。
72.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导电层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制作,并且导电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吸波层的面积,因而让导电层能够将吸波层的一侧完全包裹起来,使得微波最大程度上被吸波层吸收,减少微波的浪费。
73.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吸波层的厚度大于导入层的厚度,并且吸波层的厚度大于导电层的厚度。这样,保证吸波层占据发热体100足够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发热体100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74.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吸波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仅设置,例如根据雾化腔202的尺寸进行设计、根据气溶胶产生基础的尺寸进行设计),以保证发热体100中可以发热的部分的体积足够大,以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特别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端部电阻加热的方式)。
75.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电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导电层的厚度要超过该导电层的趋肤深度)。并且,导电层的形状与吸波层的形状基本一致,导电层的面积可以大于吸波层的面积。这样,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可保证吸波层的每一个位置均可
直接吸收到微波,实现吸波层自身的均匀发热,进而保证对气溶胶产生基础是均匀加热。
76.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77.一方面,吸波结构104可以采用较大介电损耗的材料制造。例如,碳化硅和氧化锌为具备较大介电损耗的材料。因此,使用碳化硅或氧化锌可以加强吸波结构104吸收微波的能力,提高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加热效果。
78.另一方面,吸波结构104可以采用较大磁损耗的材料制造。例如,铁氧体等磁性材料为具备较大磁损耗的材料。因此,使用铁氧体等磁性材料可以加强吸波结构104吸收微波的能力,提高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加热效果。
79.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和第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80.如图2所示,吸波结构104包括微带线。其中,微带线的阻抗与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端阻抗匹配,并且微带线的一端与微波发生装置210连接。这样,可以将微波在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端与微带线之间传导时的损耗降到最低,从而让微带线更加高效地传输微波,以提升微波的利用率。
81.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微带线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使得微带线呈图案化分布。具体地,微带线可以一部分以直线方式安装,微带线也可以一部分以弯曲方式安装。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微带线的安装位置,来进行不同的磁场设计,让发热体100上高温部分的分布更加均匀,来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
82.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微带线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形状,并且微带线为金属线,微带线可在使用过程中充电天线使用。此外,微带线的阻抗与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端阻抗匹配(例如可选取50欧姆,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这样,微波从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端传导到微带线的过程中,微波的损耗可以降到最低,在保证微波平稳传导的基础上,提升了微波在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端和微带线之间的传导效率,并提升了微波的利用率。
83.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和第四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84.如图1所示,发热体100安装在雾化腔202的中间位置,并与雾化腔202边缘留有足够的距离。因此,发热体100可以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中部,一方面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能够轻松地进入雾化腔202中,也可以轻松地离开雾化腔202。另一方面使得发热体100可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中部位置,进而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85.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发热体100的第一端安装在雾化腔202的底壁上,来固定发热体100的位置。发热体100的第二端设置有插入部108,在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加热时,可以插在发热体100上,进而固定在雾化腔202中,不需要外力进行固定。因此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在加热时能够插在发热体100上,不需要用户手动固定,从而增加加热的便利性。
86.具体地,插入部108可以设置为三角形,以便于插入部108插入到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内。
87.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和第五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88.如图1所示,微波发生装置210包括微波产生电路208和微波传输电路206。其中微波发生装置210用于产生微波,微波传输电路206分别与微波发生装置210和导入结构102连接。因此,微波传输电路206可以将微波发生装置210产生的微波传递到导入结构102上,导入结构102将微波传递至吸波结构104,吸波结构104可以吸收微波产生热量,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加热。
89.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微波产生电路208可以包括有信号源和pa放大电路,在此并不详细展开论述。此外,微波产生电路208的最大功率为1w到20w;优选地,微波产生电路208最大功率选取为10w到15w。
90.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微波传输电路206的回波损耗特性参数s11一般为小于或等于-6db,因而让微波传输电路206可以减少微波传递时发生反射损耗,更加稳定地为发热件传递微波。
91.进一步地,可以对微波传输电路206的回波损耗特性参数s11进行优化,让回波损耗特性参数小于-10db,让微波传输电路206进一步减少反射损耗。
92.再进一步地,将回波损耗特性参数s11优化至小于-20db,让微波传输电路206传输的微波反射损耗讲到最低,使微波传输电路206能够传递更多的微波,因此,吸波结构104可以获得的微波,让吸波结构104产生的温度更高,从而加快发热体100的升温速度。
9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回波损耗特性参数s11是指:反射回波能量与入射波能量的比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这一概念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94.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第五个实施例和第六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95.如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212和供电装置216。其中,控制电路212与微波发生装置210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微波发生装置210产生微波。供电装置216通过分别与控制电路212和微波发生装置210电连接来提供电力,使得控制电路212能够控制微波发生装置210进行工作,产生微波。
96.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204。温度检测装置204安装在发热体100上,通过与控制电路212的连接,温度检测装置204随时向控制电路212发送检测到的发热体100温度;控制电路212根据温度检测装置204的检测结果,来调整微波发生装置210工作,来增加或减少微波的产生,从而控制发热体100的发热效果。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204可以设置在发热体100的导电结构106上。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204可以设置在发热体100的导电结构106上。
97.具体地,当温度检测装置204检测到的发热体100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212会减少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的微波,进而使吸波结构104吸收的微波减少,吸波结构104达到的温度降低,以达到减弱发热体100加热效果的目的。
98.具体地,当温度检测装置204检测到的发热体100温度过低时,控制电路212会增加微波产生电路208输出的微波,进而使吸波结构104吸收的微波增加,吸波结构104能够达到更高的温度,从而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加热温度增加,以达到加强发热体100加热效果的目的。
9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导电结构106可以不与控制电路212连接,使得导电结构106开路设计;也可以是导电结构106与控制电路212的地线电连接,使得导电结构106短路设计
100.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壳体214。其中,壳体214包括安装腔218以及上述雾化腔202。其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微波发生装置210、控制电路212和供电装置216均设置在安装腔218内,以保证微波发生装置210、控制电路212和供电装置216的稳定安装,同时为微波发生装置210、控制电路212和供电装置216提供一种的保护。
101.具体地,本发明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原理如下:发热体100中的导电结构106可以认为是导入结构102中的接地结构;第一层导入结构102用于传输发射微波,第二层吸波结构104用于吸收微波,并在吸收微波的情况下产生热量。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微波主要存在于导入结构102和导电结构106之间。大部分的微波被吸波结构104吸收损耗后,吸波结构104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吸波结构104的升高,进而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此外,微带线附近的磁场强度更强,升温速度更快,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温度场设计。
10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导入结构102和导电结构106也会在吸波结构104的热辐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稳定,进而可同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并且,少部分未被吸波结构104吸收的微波会直接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而起到辅助加热的效果。
103.综上,本发明利用微波负载吸收微波的原理设计发热体100,整个吸波结构104可以非常快速的吸收微波升温,升温速度非常快。本发明对于微带线及导电结构106的材质选择范围广,可以先选定材料之后,再进行微带线的图形设计,因此可以优选一些成本低、安全性高的金属。并且,本发明可设计微带线图形,从而获得想要的温度场。本发明中微波大部分被吸波结构104吸收。因此。在微波产生电路208中可以去除环形隔离器电路,使得整个电路结构简单。
10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0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