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加热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加热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加热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加热雾化装置如电子烟一般将含有电池的主机和加热雾化的雾化器组件分开设置,这样便于雾化器组件如烟弹的更换。
3.雾化器组件一般包括发热组件和底座组件,发热组件设置有发热件用于加热雾化,而底座组件设置有导电针以连通主机的电池与发热件。发热件、导电针、电池构成了加热电路。
4.现有技术中,雾化器组件内的发热件与导电针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连接,由于焊接连接不耐高温,而发热件在加热雾化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这样使得整个加热电路的阻值不稳定,而影响雾化性能;
5.同时,现有的雾化器组件内的发热组件一般正对雾化器组件底部的进气孔设置,这样可以减小雾化器组件内部元件的空间占用,但是该设计使得雾化过程产生的冷凝水会直接从进气孔流出至主机而可能损坏主机。
6.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加热雾化装置,旨在使得雾化器组件的加热电路在雾化过程中保持阻值稳定,保障雾化效果,且雾化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不会直接从进气孔流出至主机。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包括油杯、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发热组件扣合连接于底座组件的上端,油杯罩设于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外;其中,
10.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及穿设于底座上下两端的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针;
11.所述发热组件底部设置有发热件,发热件两端设置有引脚;
12.所述导电针的上端设有铆接套筒,所述引脚伸入所述导电针的铆接套筒内与铆接套筒铆接连接;
13.所述底座的上端形成有雾化腔体容置所述发热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与雾化腔体连通;
14.所述雾化腔体内于进气孔位置向上延伸设置有上端开孔的进气管;
15.所述进气管外套设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顶端设置有进气缝。
16.其中,所述进气缝为十字形缝。
17.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面还设置有吸合磁体。
18.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座,安装于发热座底端的吸液件,及安装于吸液件上的发热件;
19.所述发热座的底端开设有安装腔用于容置所述吸液件,所述发热座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孔及排气孔,进油孔与安装腔连通,排气孔与底座的雾化腔体连通;
20.所述发热座在排气孔与雾化腔体之间设置有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
21.其中,所述吸液件为微孔陶瓷;所述发热件呈来回曲折状与吸液件成型为一体。
22.其中,所述吸液件与发热座的安装腔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套。
23.其中,所述油杯包括储油腔,穿设储油腔上下两端的排气管,设置在油杯顶端的吸嘴;
24.储油腔的下端连通发热座的进油孔;
25.排气管的上端连接吸嘴,下端连接发热座的排气孔。
26.其中,所述发热座与油杯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密封套的外壁设置有双层密封齿。
2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加热雾化装置,其中,包括前述的雾化器组件,以及主机;
28.所述主机的上部设置有容置腔容置所述雾化器组件并露出雾化器组件的上端,所述容置腔底部设置有连接电极用于与雾化器组件底部的导电针电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通过在底座的导电针上端设置铆接套筒,并将发热件两端的引脚伸入导电针的铆接套筒内与铆接套筒铆接连接,这样,使得导电针与发热件的引脚连接牢固,且能耐高温,保障了雾化器组件加热电路在加热雾化过程中的阻值稳定,从而使得雾化器组件的雾化性能稳定,提升雾化效果。同时在底座内的进气管外套设防水罩,这样,在雾化过程中,底座上端产生的冷凝水向下掉落时被防水罩阻挡,而不会直接落入到进气管、进气孔而流入主机上端,避免了主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33.图3为图1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34.图4为图3中下部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底座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7.图7为发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8.图8为图7中发热座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图1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40.图10为图7中吸液件和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2为图11的分解示意图;
43.图13为图11的剖面示意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45.100

雾化器组件,1

油杯,11

储油腔,12

排气管,13

吸嘴,2

发热组件,21

发热件,211

引脚,22

发热座,221

安装腔,222

进油孔,223

排气孔,224

u形排气腔道,23

吸液件,24

第一密封套,25

第二密封套,251

双层密封齿,3

底座组件,31

底座,32

导电针,321

铆接套筒,33

雾化腔体,34

进气孔,35

进气管,351

开孔,36

防水罩,361

进气缝,37

吸合磁体,200

主机,201

容置腔,202

连接电极,203

空气开关,204

主控电路板,205

电池,206

支架,207

usb充电接口,208

连接磁体,300

电加热雾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0.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100,包括油杯1、发热组件2,及底座组件3,发热组件2扣合连接于底座组件3的上端,油1杯罩设于发热组件2及底座组件3外。油杯1内用于存储油液如烟油,其上端设置有吸嘴,下端内与发热组件2连接,为发热组件2提供油液。发热组件2内设置有发热件对油液进行加热雾化,底座组件3则用于连接主机,将主机内电池的电能传输至发热组件2。
51.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件3包括底座31,及穿设于底座31上下两端的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针32。电源正负极即主机中电池的正负极。本发明的导电针32为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主机内电池的正负极。
52.所述发热组件2底部设置有发热件21,发热件21两端设置有引脚211。发热件21对油液进行加热雾化。
53.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31上导电针32的上端设有铆接套筒321,所述引脚211
伸入所述导电针32的铆接套筒321内与导铆接套筒321铆接连接。
54.发热件21通过引脚211与导电针32的连接将发热件21接入加热电路,以使得主机内的电池能给发热件21正常供电而进行加热雾化。
55.本实用新型的引脚211与导电针32采用铆接连接,替换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连接,使得引脚211与导电针32之间能够牢固地连接,同时,由于铆接连接相对焊接连接,其能够耐高温,在高温的加热雾化过程中始终保证引脚211与导电针32之间的良好连接,从而使得雾化器组件100的加热电路在加热雾化过程中的阻值稳定,以保证其良好地雾化性能。
56.进一步,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31的上端形成有雾化腔体33容置所述发热组件2,所述底座31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34与雾化腔体33连通。发热组件2底部的发热件21加热油液后产生烟雾并充填在雾化腔体33内,进气孔34将外界的气体抽入雾化腔体33与烟雾混合后向上至油杯1的吸嘴排出。
57.所述雾化腔体33内于进气孔34位置向上延伸设置有上端开孔351的进气管35。所述进气管35外套设有防水罩36,所述防水罩36顶端设置有进气缝361。
58.外部气体从底座31的进气孔34进入雾化器组件100后,先进入进气管35,然后通过进气管35上端的开孔351进入防水罩36,然后通过防水罩36顶端的进气缝361进入雾化腔体33。
59.防水罩36的进气缝361保证底座组件3的正常进气,同时,由于防水罩36套设在进气管35上方,只留下细小的进气缝361,可以有效地阻止底座组件3上端在雾化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向下直接落入到进气管35,再沿进气孔34流入主机上端,从而避免了冷凝水对主机的损坏。
60.优选地,所述进气缝361为十字形缝。十字形缝361使得冷凝水难以落入,并具有足够大的进气面积。
61.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底座31的底面还设置有吸合磁体37。吸合磁体37可使得雾化器组件2能快速吸合固定于主机上,便于雾化器组件2的安装及拆卸。
62.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2包括发热座22,安装于发热座22底端的吸液件23,及安装于吸液件23上的发热件21。
63.具体地,如图8所示,发热座22的底端开设有安装腔221用于容置所述吸液件23,所述发热座22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孔222及排气孔223,进油孔222与安装腔221连通,排气孔223与底座31的雾化腔体33连通。
64.油杯1内的油液从发热座22顶端的进油孔222进入,并向下流入吸液件23内,吸液件23将油液吸附并渗入至吸液件22的底部的发热件21进行加热雾化。雾化产生的烟雾在雾化腔体33与空气混合后向上经过发热座22顶端的排气孔223向上流出至油杯1的吸嘴后排出。
65.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座22在排气孔223与雾化腔体33之间设置有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224。
66.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224的设置使得雾化腔体33内产生的烟雾被分成左右两个弯曲的气体腔道,然后再向上汇集至发热座22的排气孔223,这样使得烟雾的排出通道变长,使得烟雾能与空气充分混合,改善口感,同时使得空气中混合的液体能尽可能地附着在发热座22上,避免其向上随烟雾排出而影响口感。
67.优选地,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吸液件23为微孔陶瓷;微孔陶瓷可以吸收油液,同时耐热,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微孔陶瓷上端设置成腔体状用于容置油液。
68.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21呈来回曲折状与吸液件23成型为一体。发热件21设置在吸液件22的底部的表面上,直接露出于雾化腔体33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21为来回曲折状的金属发热丝,其两端设置有引脚211,分别连接底座31上的导电针32。发热件21呈来回曲折状设置,增加了发热件21与油液的接触面积,增强雾化效果,增加烟雾量。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发热丝与微孔陶瓷压铸并烧结成一体。
69.较佳地,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液件23与发热座22的安装腔2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套24。第一密封套24的设置避免了油液在发热座22内从吸液件23外侧渗出。
70.请继续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组件100的油杯1包括储油腔11,穿设储油腔11上下两端的排气管12,设置在油杯1顶端的吸嘴13。
71.储油腔11的下端连通发热座22的进油孔222。
72.排气管12的上端连接吸嘴13,下端连接发热座22的排气孔223。储油腔11用于存储油液,并通过发热座22的进油孔222进入发热组件2的吸液件23内。排气管12则用于将发热座22的排气孔223排出的烟雾向上排出至吸嘴13。
73.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发热座22与油杯1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套25;所述第二密封套25的外壁设置有双层密封齿251。第二密封套25能密封油杯1内储油腔11的油液,而双层密封齿251的设置能加强油杯1内油液的密封效果。
74.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加热雾化装置300,包括上述的雾化器组件100,以及主机200。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呈直杆状。
75.所述主机200的上部设置有容置腔201容置所述雾化器组件100并露出雾化器组件100的上端,所述容置腔201底部设置有连接电极202用于与雾化器组件100底部的导电针32电连接。
76.如图12所示,所述主机200内设置有空气开关203,主控电路板204及电池205。电池与连接电极202连接。电池205用于给雾化器组件100提供电能,空气开关203则触发雾化的启动与关闭,主控电路板204则对整个电加热雾化装置300内电气元件进行控制。空气开关203,主控电路板204及电池205均安装在主机100内的支架206上。
77.本实用新型主机200的容置腔201底部于支架206上设置有连接磁体208用于与雾化器组件100底部的吸合磁体37磁吸连接。
7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主机200底部还设置有usb充电接口207。usb充电接口207便于为主机200内的电池充电。
7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100及电加热雾化装置300,通过在底座31的导电针32上端设置铆接套筒321,并将发热件21两端的引脚211伸入导电针32的铆接套筒321内与铆接套筒321铆接连接,这样,使得导电针32与发热件21的引脚211连接牢固,且铆接连接相对焊接连接耐高温,保障了雾化器组件100加热电路在加热雾化过程中的阻值稳定,从而使得雾化器组件100的雾化性能稳定,提升了雾化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组件100,其底座31内的进气管35外套设有防水罩36,使得底座31上端产生的冷凝水被防水罩36阻挡而不会直接流入主机200上端,保护了主机200。
80.以上所述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