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雾化组件用于雾化待雾化基质,电源组件用于给雾化组件供电并控制雾化组件工作。目前,雾化组件普遍存在从进气位置漏液的问题,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且漏液进入电源组件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组件进气位置漏液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雾化芯和遮挡件;所述雾化座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顶座和所述雾化底座配合形成雾化腔,所述雾化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以将所述雾化腔与外部连通;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且位于所述雾化底座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侧,所述遮挡件覆盖所述进气口;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气口错位设置。
5.其中,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对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雾化腔的气体进行分流。
6.其中,多个所述通孔以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7.其中,进一步包括电极接触件,所述电极接触件用于实现所述雾化芯与电源组件的电连接;所述电极接触件设置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电极接触件的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缝隙。
8.其中,所述遮挡件靠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9.其中,所述遮挡件靠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凸起部,两个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遮挡件的相对的两端;所述凹槽部分设置于所述凸起部,部分设置于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
10.其中,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遮挡件的周缘。
11.其中,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四个所述凹槽,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在与所述凹槽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通孔设置于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12.其中,所述雾化顶座与所述雾化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密封件连接。
13.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且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凸起部的一个靠近所述第三侧壁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第四侧壁设置。
14.其中,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密封件一体成型。
15.其中,所述遮挡件的材质为硅胶。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雾化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雾化芯和遮挡件;雾化座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配合形成雾化腔,雾化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以将雾化腔与外部连通;雾化芯设置于雾化腔内;遮挡件设置于雾化腔内且位于雾化底座靠近雾化芯的一侧,遮挡件覆盖进气口;遮挡件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进气口连通,且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通过设置遮挡件,使遮挡件将进气口覆盖,遮挡件上设置的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能够避免进气口的气流直吹雾化芯,降低雾化好的气溶胶冷凝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同时,气溶胶冷凝量少了,降低了漏液的可能性,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从进气口漏液的风险。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中遮挡件与密封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中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
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2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8.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液态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组件1和电源组件2。
30.雾化组件1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雾化、电子雾化领域等。雾化组件1用于存储待雾化基质并雾化待雾化基质产生气溶胶,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可用于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用于雾化待雾化基质并产生气溶胶,以供使用者抽吸,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也可应用于喷发胶设备,以雾化用于头发定型的喷发胶;或者应用于治疗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用设备,以雾化医用药品。
31.电源组件2包括电池、气流传感器;电池用于为雾化组件1供电,以使得雾化组件1能够雾化液态基质形成气溶胶;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子雾化装置中气流变化以启动电子雾化装置。
32.雾化组件1与电源组件2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33.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雾化组件1包括壳体10、雾化器11,雾化器11包括雾化座111和雾化芯112;雾化座111设置在壳体10上,雾化芯112安装于雾化座111上。
35.壳体10的一端形成吸嘴部12。壳体10内还设置有出气通道13和储液仓14,储液仓14环绕出气通道13设置,出气通道13与吸嘴部12连通。其中,储液仓14用于储存液体,储液仓14可以由铝、不锈钢等金属制成,也可以由塑料制成,只需能够存储待雾化液体,不与之反应使其变质即可;储液仓14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36.雾化座111位于储液仓14远离吸嘴部12的一侧。具体地,壳体10在储液仓14远离吸嘴部12的一侧形成容置槽,雾化座111设置于容置槽内。雾化座111包括雾化顶座113和雾化底座114。雾化顶座113和雾化底座114之间可以通过卡扣配合结构进行连接。例如,可以在雾化顶座113上设置凸起,而在雾化底座114上设置卡槽;或者在雾化底座114上设置凸起,而在雾化顶座113上设置卡槽。在雾化顶座113与储液仓14之间设置有发热顶盖硅胶15,用于实现储液仓14与雾化顶座113之间的密封。雾化座111可以由陶瓷、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制成,只需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即可;雾化座111的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37.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配合形成雾化腔115,雾化腔115与出气通道13连通。在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用于实现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之间的密封,使之装配更加紧密,实现雾化腔115较好的气密性。密封件16的材质为硅胶、塑胶等。雾化芯112的两端搭接在雾化座111上,雾化芯112的中间部分悬空设置在雾化腔115中;即,雾化芯112设置于雾化腔115中。雾化芯112至少部分容置于雾化顶座113中,雾化顶座113设置在储液仓14和雾化芯112之间。在雾化芯112与雾化顶座113之间设置有陶瓷硅胶17,用于实现雾化顶座113与雾化芯112之间的密封。雾化顶座113上设置有第一下液通道
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的一端连通储液仓14,另一端连接雾化芯112,使的储液仓14中的待雾化基质通过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导引至雾化芯112。雾化底座114上设置有进气口118,进气口118与雾化腔115连通,进气口118连通外界和雾化腔115。进气口118、雾化腔115、出气通道13形成雾化组件1的气流通道。
38.雾化芯112包括发热件和多孔件。储液仓14中的液体经第一下液通道116和第二下液通道117进入多孔件,多孔件利用毛细作用力将待雾化液体基质导引至发热件上,发热件对其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发热件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网、发热膜、发热线路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多孔件可以是多孔陶瓷,也可以是棉芯。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多孔陶瓷雾化芯112进行雾化。
39.用户使用电子雾化装置,在吸嘴部12进行抽吸时,外界空气通过雾化底座114上的进气口118进入雾化腔115,携带雾化腔115中的雾化芯112雾化好的气溶胶进入出气通道13,气溶胶到达吸嘴部12被用户吸食。
40.请参阅图3

5,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中遮挡件与密封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41.雾化组件1还包括遮挡件20,遮挡件20设置于雾化腔115内且位于雾化底座114靠近雾化芯112的一侧,即遮挡件20位于雾化底座114与雾化芯112之间;遮挡件20覆盖进气口118。遮挡件20上设置有通孔21,通孔21与进气口118连通,使外部大气与雾化腔115连通。通过设置遮挡件20,遮挡件20设置于雾化腔115中,即遮挡件20填充雾化腔115,减小了雾化腔115的空间体积,有利于减小雾化腔115中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遮挡件20上的通孔21与进气口118错位设置,能够避免进气口118的气流直吹雾化芯112,进而避免雾化芯112的发热件被冷空气直吹造成降温,起到保温作用,进一步降低了雾化好的气溶胶冷凝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同时,通孔21与进气口118错位设置,能够阻挡雾化好的气溶胶从进气口118回流,且防止雾化腔115中的冷凝液直接从进气口118漏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从进气口118漏液的风险,降低漏液的概率。
42.具体地,遮挡件2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1;通过设置多个通孔21,实现对通过进气口118进入雾化腔115的气体进行分流。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通孔21以进气口118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使得进气口118进入雾化腔115的气流平衡。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个通孔21可以设置为非对称结构,能够实现对进气口118进入雾化腔115的气体分流即可。
43.遮挡件20靠近雾化芯112的表面设置有凹槽22,用于存储液体,进一步避免雾化腔115中的冷凝液从进气口118漏出,降低雾化组件1从进气口118漏液的概率。可以理解的是,凹槽22的深度越深,即凹槽22的储液能力越大,越能够降低从进气口118漏液的概率。遮挡件2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22。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凹槽22均设置于遮挡件20的周缘;即,多个凹槽22沿着遮挡件20的周缘设置,便于使尽可能多的冷凝液流入凹槽22中。凹槽22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44.在本实施例中,遮挡件20包括遮挡件本体23和凸起部24,遮挡件本体23为长方体结构。在遮挡件本体23靠近雾化芯112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凸起部24,凸起部24设置于遮挡件20相对的两端。遮挡件20上设置有四个凹槽22,四个凹槽22分别设置于遮挡件20的四个角。
也就是说,凹槽22部分设置于凸起部24,部分设置于两个凸起部24之间。遮挡件20上设置有两个通孔21,在与凹槽22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通孔21设置于两个凹槽22之间;即,在遮挡件20的短边方向上,两个凹槽22之间设置有通孔21。
45.在一实施方式中,遮挡件20与密封件16连接;即遮挡件20固定于密封件16上。密封件16包括环形侧壁161,环形侧壁161包括第一侧壁1611、第二侧壁1612、第三侧壁1613和第四侧壁1614,第一侧壁1611与第二侧壁161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613与第四侧壁1614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613和第四侧壁1614连接第一侧壁1611和第二侧壁1612;也就是说,环形侧壁16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1611和第二侧壁161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1611与第二侧壁1612且相对的第三侧壁1613和第四侧壁1614。遮挡件20与第一侧壁1611和第二侧壁1612连接,且与第三侧壁1613和第四侧壁1614间隔设置;两个凸起部24中的一个靠近第三侧壁1613设置,另一个靠近第四侧壁1614设置。
46.具体地,遮挡件20与密封件16可以是一体成型,能够降低遮挡件20的装配难度,且简化雾化组件1的装配流程。遮挡件20与密封件16也可以是通过黏胶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实现遮挡件20与密封件16连接即可。遮挡件20的材质为硅胶、塑胶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47.请参阅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中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48.雾化组件1还包括电极接触件18,电极接触件18的一端与雾化芯112的发热件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组件2的电池连接,用于实现雾化芯112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电极接触件18设置于通孔21中;即通孔21还用于安装电极接触件18。电极接触件18的侧壁与通孔21的孔壁之间具有缝隙,以便于外界大气通过通孔21进入雾化腔115。
49.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雾化顶座113和雾化底座114之间通过卡扣配合结构进行连接;在雾化底座114上设置凸起,在雾化顶座113上设置卡槽,卡槽与凸起配合设置,实现雾化顶座113与雾化底座114的卡扣连接。凸起部24与第三侧壁1613、第四侧壁1614间隔设置形成的间隙用于使雾化底座114的凸起穿过密封件16实现与雾化顶座113的连接,以形成雾化腔115。
50.本技术中的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雾化芯和遮挡件;雾化座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配合形成雾化腔,雾化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以将雾化腔与外部连通;雾化芯设置于雾化腔内;遮挡件设置于雾化腔内且位于雾化底座靠近雾化芯的一侧,遮挡件覆盖进气口;遮挡件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进气口连通,且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通过设置遮挡件,使遮挡件将进气口覆盖,遮挡件上设置的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能够避免进气口的气流直吹雾化芯,降低雾化好的气溶胶冷凝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同时,气溶胶冷凝量少了,降低了漏液的可能性,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从进气口漏液的风险。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