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的针头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砍刀式针头结构,另一种是旋切式针头结构,其中,砍刀式针头结构包括针尖、外鞘和内鞘,内鞘为实心结构,内鞘具有一个斜面针尖结构,利用外鞘固定针尖,利用内鞘对病灶部位进行微角度抖动或砍刀式切割,这种实心结构的内鞘不利于抽吸,目前只是对实体病变组织进行侧向切割,并且不能从针尖的四周进行全方位360
°
的抽吸切割,外鞘无法实现辅助抽吸的作用;而旋切式针头结构包括针尖、外套管和内套管,当内套管与抽吸泵连接,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在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被吸引至外套管内时,在通过在外套管内不断旋转内套管,使内套管的旋切孔和外套管的旋切孔能够对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等进行剪切式切割,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旋切式针头结构存在旋转切割能力不足,且抽吸效率低的缺陷,尤其是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无法实现彻底抽吸,因此,应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抽吸效率的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内套管与抽吸泵连接,通过多次重复抽吸与切割的过程,能够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割与分离,并抽吸至体外,不会造成内套管堵塞的现象,提高了抽吸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外套管和内套管,当所述外套管套装在所述针芯的外侧,所述外套管与所述针芯形成用于穿刺的穿刺组件,当所述外套管套装在所述内套管的外侧,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形成用于吸引旋切的吸引旋切组件,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刃,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引旋切孔,所述内套管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有梅花形吸引孔,所述内套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刃,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所述第一旋切刃和所述第二旋切刃可形成双刃剪切结构。
5.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和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均为矩形孔,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面积,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数量。
6.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沿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轴向方向呈至少两排布设,相邻两排的多个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呈交错布设,多个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沿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7.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厚度等
于所述内套管的管壁厚度,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1mm~0.3mm,所述外套管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1.5mm~4mm。
8.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套管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梅花形吸引孔,并在所述内套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实际使用时,先将穿刺组件穿刺至病灶部位后,将针芯拔出,使外套管的旋切端定位在病灶部位,之后,将内套管穿设在外套管的内部,使内套管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伸出外套管的切割刃;之后,利用外套管和内套管进行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抽吸与切割,在穿刺组件和吸引旋切组件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将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吸出至体外的目的。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重复抽吸与切割的过程,能够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割与分离,并抽吸至体外,不会造成内套管堵塞的现象,提高了抽吸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1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内套管与抽吸泵连接,通过多次重复抽吸与切割的过程,能够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割与分离,并抽吸至体外,不会造成内套管堵塞的现象,提高了抽吸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管与针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管与内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针芯;
ꢀꢀꢀꢀꢀꢀꢀꢀꢀꢀꢀꢀꢀꢀ
2—外套管;
ꢀꢀꢀꢀꢀꢀꢀꢀꢀ
2-1—切割刃;
20.2-2—第一吸引旋切孔;
ꢀꢀ
3—内套管;
ꢀꢀꢀꢀꢀꢀꢀꢀꢀ
3-1—梅花形吸引孔;
21.3-2—第二吸引旋切孔;
ꢀꢀ
4—第一旋切刃;
ꢀꢀꢀꢀꢀ
5—第一旋切刃。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芯1、外套管2和内套管3,当所述外套管2套装在所述针芯1的外侧,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针芯1形成用于穿刺的穿刺组件,当所述外套管2套装在所述内套管3的外侧,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内套管3形成用于吸引旋切的吸引旋切组件,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刃2-1,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引旋切孔2-2,所述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有梅花形吸引孔3-1,所述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3-2,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刃4,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5,第一旋切刃4和第二旋切刃5可形成双刃剪切结构。
2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梅花形吸引孔3-1,并在
所述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3-2,实际使用时,先将穿刺组件穿刺至病灶部位后,将针芯1拔出,使外套管2的旋切端定位在病灶部位,之后,将内套管3穿设在外套管2的内部,使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伸出外套管2的切割刃2-1;之后,利用外套管2和内套管3进行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抽吸与切割,在穿刺组件和吸引旋切组件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将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吸出至体外的目的。
24.本实施例中,吸引旋切组件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通过梅花形吸引孔3-1能够将大团粘稠物质与絮状物吸入至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内部,此时,大团粘稠物质与絮状物不仅会充满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内部,而且会通过第二吸引旋切孔3-2缠绕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外部,之后,沿外套管2的长度方向向远离病灶部位的一侧拉动内套管3,由于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切割刃2-1,因此,切割刃2-1能够对缠绕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外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与留存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内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砍切分离;又由于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多个第一吸引旋切孔2-2,且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刃4,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5,当沿着外套管2的轴线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内套管3时,多个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第一旋切刃4和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第二旋切刃5之间均能够形成至少两个用于剪切的双刃剪切结构,因此,在,在拉动内套管3和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内套管3的过程中,切割刃2-1和至少两个双刃剪切结构能够使缠绕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外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被推回至病灶部位,而留存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内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被抽吸至体外,通过多次重复抽吸与切割的过程,能够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割与分离,并抽吸至体外,不会出现内套管3堵塞的现象,提高了抽吸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25.本实施例中,梅花形吸引孔3-1的横截面积小于内套管3的横截面积,在负压抽吸的作用下,粘稠物质与絮状物会通过梅花形吸引孔3-1进入内套管3内,通过将梅花形吸引孔3-1的边缘做刃化处理,梅花形吸引孔3-1的边缘能够对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断,能够实现将粘稠物质与絮状物与病灶部位分离的目的,即能够使单次抽吸通过梅花形吸引孔3-1进入内套管3内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体积趋于定值。
26.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2和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均为矩形孔,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面积,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数量。
27.本实施例中,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面积大、数量小,便于大团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穿过第二吸引旋切孔3-2缠绕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外部,有助于减小留存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内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体积,便于留存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内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吸出,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面积小、数量多,能够增加第一吸引旋切孔2-2与第二吸引旋切孔3-2之间形成的剪切结构的数量,便于对缠绕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外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与留存在内套管3的旋切端内部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割。
28.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2沿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轴向方向呈至少两排布设,相邻两排的多个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2呈交错布设,多个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沿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29.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第一吸引旋切孔2-2呈两排布设,每排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数量为两个,在逆
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内套管3的过程中,三个第一吸引旋切孔2-2的第一旋切刃4和两个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第二旋切刃5之间均能够形成三个用于剪切的双刃剪切结构。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2的管壁厚度等于所述内套管3的管壁厚度,所述外套管2的管壁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1mm~0.3mm,所述外套管2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1.5mm~4mm。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
32.如图2所示,实际使用时,首先,先将内套管3与抽吸泵连接,在手动将穿刺组件穿刺至病灶部位后,将针芯1拔出,使外套管2的旋切端定位在病灶部位,之后,将内套管3穿设在外套管2的内部,使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伸出外套管2的切割刃2-1;接着,多次重复利用外套管2和内套管3进行粘稠物质与絮状物的抽吸与切割,从而实现将病灶部位切割后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吸出至体外的目的,且不会出现内套管3堵塞的现象,抽吸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