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以及输液输血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以及输液输血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输液或输血时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管路结构以及应用于该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


背景技术:

2.输血输液是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然而药液存储温度较低,特别是冬季,与人体温差大,若患者需快速、大量输注液体,会对人体造成诸多损害。所以把输注液体升至人体体温附近,在进行输注,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3.现有的对输液或输血进行加温的装置和方法比较多,包括但不限于,对输注液体的容器直接加热;或者对流经管路部分的输注液体进行加热,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4.具体针对流经管路部分的输注液体进行加热,如专利号为us5097898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管路,具有输液的中心通道和用于承载热交换流体的两个外通道。管路的两端分别为出入口端及远端,第一通道将热交换流体从出入口端的入口运送到远端,而第二通道将热交换流体从远端返回到出入口端的出口。出入口端的入口和出口很容易连接到热交换流体源,已经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交换流体从入口进入管路第一通道,管路远端接收来自第一通道的热交换流体并将其重新引导至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内的已经完成热交换的流体从出口返回至热交换流体源并重新升温,进行往复。专利号为cn102428339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与专利us5097898公布的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
5.如上专利公布了流经热交换通道的流体,该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及流经中心管道的输注液体,该输注液体具有较低的温度,两者因为温差进行热量交换。但该专利中,基于管路的结构形状,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均隔着管壁与中心通道相接触。进行热交换的流体经第一通道从出入口端的入口流至远端时会和流经中心通道的输注液体进行热交换,此时第一通道远端的热交换流体温度会降低,而流经中心通道的输注液体温度会升高。当热交换流体沿第二通道返回至出入口端的出口时,此时热交换的液体温度已经降低,所以沿第二通道返回的热交换流体与流经中心通道的输注液体其热交换效率会变得很低。随着热交换流体返回的过程中,温度会持续下降,甚至会带来负面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输液输血时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输液效果,并兼具较好的经济性的热交换管路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输液输血时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输液效果,并兼具较好的经济性的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
8.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包括依次密闭连接的出入口管路结构、热交换管路以及远端结构,所述热交换管路具有同心环状通道,所述同心环状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为用于流通输注液体的流通通道;内环通道,所述内环通道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入口输入至所
述远端结构的流通通道;外环通道,所述外环通道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所述远端结构返回至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出口的流通通道。
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同心环状通道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通道分隔成若干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所述中心通道、内环通道以及外环通道。
10.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中心通道、内环通道以及外环通道之间通过连接筋进行固定连接,使各个通道之间具有均匀的环状间隙。
11.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包括输注液体入口,热交换流体入口以及热交换流体出口,所述输注液体入口与所述中心通道密闭连接,所述热交换流体入口与所述内环通道密闭连接,所述热交换流体出口与所述外环通道密闭连接。
12.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远端结构包括输入液体出口以及连接腔,所述输入液体出口与所述中心通道密闭连接,所述连接腔用于将所述内环通道、外环通道相连接。
13.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中心通道外周面的截面呈非圆形状。
14.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同心环状通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之间的中环通道,所述中环通道具有空腔结构。
15.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连接腔还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所述中环通道流向所述外环通道。
16.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热交换管路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以及所述远端结构,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与所述热交换管路之间通过粘结剂粘合或二次注塑成型,所述远端结构与所述热交换管路之间通过粘结剂粘合或二次注塑成型。
17.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包括上述的热交换管路结构、热交换流体源、输注液体管路、输出管路,所述热交换流体源上具有热交换流体源出液口、热交换流体源进液口,所述热交换流体源出液口与所述热交换管路结构的热交换流体出口密闭连接,所述热交换流体源进液口与所述热交换管路结构的热交换流体出口密闭连接,所述输注液体管路与所述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注液体入口密闭连接,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入液体出口密闭连接。
1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热交换管路,其主要结构为通道分布为同心环状,由内至外依次分布有中心通道、内环通道以及外环通道,其中,中心通道作为输注液体流通的通道;内环通道作为热交换流体从出入口管路结构入口至远端的流通通道,该通道将中心通道完整的包裹起来,使热交换流体同输注液体之间具有最大的热交换面积;外环通道作为热交换流体从远端返回出入口管路结构出口的通道。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输注液体与热交换管道中换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输液输血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一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一实施例中热交换管路的剖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二实施例中热交换管路的剖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三实施例中热交换管路的剖视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实施例中热交换流体进入内环通道的原理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实施例中热交换流体经内环通道流到远端结构的原理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实施例中热交换流体经外环通道返回至出入口管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一实施例:
32.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包括依次密闭连接的出入口管路结构20、热交换管路10以及远端结构30,热交换管路10具有同心环状通道,同心环状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
33.中心通道11,中心通道11为用于流通输注液体的流通通道。
34.内环通道12,内环通道12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出入口管路结构20入口输入至远端结构30的流通通道。
35.外环通道13,外环通道13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远端结构30返回至出入口管路结构20出口的流通通道。
36.其中,本实施例的热交换流体可以采用水或其他可以用来进行热交换的液体。
37.在本实施例中,同心环状通道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通道分隔成若干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中心通道11、内环通道12以及外环通道13。
38.其中,中心通道11、内环通道12以及外环通道13之间通过连接筋15进行固定连接,使各个通道之间具有均匀的环状间隙。
39.在本实施例中,出入口管路结构20包括输注液体入口21,热交换流体入口22以及热交换流体出口23,输注液体入口21与中心通道11密闭连接,热交换流体入口22与内环通道12密闭连接,热交换流体出口23与外环通道13密闭连接。
40.在本实施例中,远端结构30包括输入液体出口31以及连接腔32,输入液体出口31与中心通道11密闭连接,连接腔32用于将内环通道12、外环通道13相连接。
41.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管路10两端分别设有出入口管路结构20以及远端结构30,出入口管路结构20与热交换管路10之间通过粘结剂粘合或二次注塑成型,远端结构30与热交换管路10之间通过粘结剂粘合或二次注塑成型。
42.具体的,热交换流体入口22与内环通道12密闭连接,热交换流体出口23与外环通
道13密闭连接,在此端,相连的管路形成了三个互不相通的腔体。其中,远端结构30具有和中心通道11密闭连接的输入液体出口31以及连接腔32,连接腔32在远端将内环通道12及外环通道13相连接。
43.作为优选,出入口管路结构20和远端结构30为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出入口管路结构20与热交换管路10可以通过粘结剂粘合或二次注塑成型,以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及连接强度;远端结构30与热交换管路10之间可以通过粘结剂粘合或二次注塑成型,以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及连接强度。
44.其中,本实施例的中心通道11外周面的截面优选为圆形。
45.具体的,该热交换管路10具有同心环装分布的通道,由内至外分布有中心通道11,作为输注液体流通的通道;内环通道12,作为热交换流体流入的通道,该通道将中心通道11完整的包裹起来,使热交换流体同输注液体之间具有最大的热交换面积;外环通道13,作为热交换流体返回的通道,该通道和中心通道11不直接接触。其中,通过连接筋15可以将中心通道11,内环通道12以及外环通道13固定连接,使各通道具有均匀的间隙及稳定的结构。
46.进一步的,热交换管路10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挤压成型,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47.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二实施例:
48.如图5所示,热交换管路100具有同心环状通道,同心环状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中心通道111、内环通道112、外环通道113。
49.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通道111外周面的截面呈非圆形状。可见,中心通道111具有非圆截面的外径,能够增加热交换流体与输注液体之间的交换面积,进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50.其中,中心通道111、内环通道112以及外环通道113之间通过连接筋115进行固定连接,使各个通道之间具有均匀的环状间隙。
51.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三实施例:
52.如图6所示,热交换管路210具有同心环状通道,同心环状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中心通道211、内环通道212、外环通道213。
53.在本实施例中,同心环状通道还包括设置在内环通道212和外环通道213之间的中环通道214,中环通道211具有空腔结构。可见,该管路增加了中环通道214,中环通道214在内环通道212及外环通道213之间,具有空腔结构,该结构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将进入内环通道212的开始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与进入外环通道213已经完成热交换的流体间隔开,使两者尽可能低的进行热交换,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54.其中,中心通道211、内环通道212、外环通道213与中环通道214之间通过连接筋215进行固定连接,使各个通道之间具有均匀的环状间隙。
55.其中,连接腔215还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中环通道214流向外环通道213。可见,热交换流体在此处可以从中环通道214流向外环通道213。
56.一种热交换管路的输液输血系统实施例:
57.如图7所示,一种热交换管路的输液输血系统,包括上述的热交换管路结构(如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第一实施例)、热交换流体源200、输注液体管路203、输出管路204(连接患者的管路),热交换流体源200上具有热交换流体源出液口201、热交换流体源进液口202,热交换流体源出液口201与热交换管路的热交换流体出口23密闭连接,热交换流体源进液口202与热交换管路的热交换流体出口23密闭连接,输注液体管路203与热交换管路的输注
液体入口21密闭连接,输出管路204与热交换管路的输入液体出口31密闭连接。
58.在实际应用中,将本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同输注液体管路203及输出管路204连接好,同时将热交换管路10与热交换流体源200相连接,主要为出入口管路结构20的热交换流体入口22同热交换流体源出液口201密封连接且主要为出入口管路结构20的热交换流体出口23同热交换流体源进液口202密封连接,其中,热交换流体源200能够提供所需的热交换流体。
59.如图8所示,热交换流体源200提供的热交换流体102经热交换流体源出液口201及热交换流体入口22均匀进入内环通道12,并向远端结构30流动,此过程中,热交换流体102会同输注液体101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热交换流体102的温度降低,而输注液体101的温度升高。
60.如图9所示,当热交换流体102经内环通道12流到远端结构30时,热交换流体102会通过连接腔32进入外环通道13并流向出入口端20。
61.如图10所示,当热交换流体102经外环通道13返回至出入口管路后,会通过热交换流体出口23,经热交换流体源200进液口202返回至热交换流体源200,并在热交换流体源200内重新加热。加热后的热交换流体会继续进入热交换管路10。
62.如此反复,对热交换管路10内的输注液体进行加热。
63.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热交换管路10,其主要结构为通道分布为同心环状,由内至外依次分布有中心通道11、内环通道12以及外环通道13,其中,中心通道11作为输注液体流通的通道;内环通道12作为热交换流体从出入口管路结构20入口至远端的流通通道,该通道将中心通道11完整的包裹起来,使热交换流体同输注液体之间具有最大的热交换面积;外环通道13作为热交换流体从远端返回出入口管路结构20出口的通道。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输注液体与热交换管道中换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输液输血系统的工作效率。
6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