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丝线导向组件、结构及加弹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丝线导向组件、结构及加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线导向组件、结构及加弹机。


背景技术:

2.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涤纶(poy),丙纶等无捻丝,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或低弹
3.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加弹机起拉伸变形作用,产品为dty又叫弹力丝,根据原料不同有锦纶dty 、涤纶dty、丙纶dty。其中根据下游织机以及纺织品风格需要又有中弹、低弹、网络等,为了防止丝线发生缠绕的现象,丝线需要通过丝线导向机构的导向进入卷绕机构卷成丝饼。
4.目前大部分的加弹机是半自动的设备,针对半自动加弹机设备,通常需要人工手动将丝线经导丝器2的导向喇叭口202放置于定位孔201内,然后经过导丝器2的导向后,丝线进入卷绕机构卷在纸筒上。但是人工手动操作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性低,为了实现加弹机的自动化生产,必须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机械手将丝线引导进入导丝器2的定位孔内,而现有的适用于人工手动操作的丝线导向机构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由于导丝器2是一种陶瓷标准件,其相对安装座1的外侧是竖直的面,如果丝线需要从外侧进入该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由于导丝器2的结构限制,使得自动化的机械手将很难实现将丝线从外侧导入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线导向组件、结构及加弹机,能够适用于自动化的加弹机,无需人工导丝,降低工作强度,安全性高。
6.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线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至少一个导丝器,所述导丝器的定位孔与导向喇叭口连通,所述导向喇叭口外侧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喇叭口的外侧平滑衔接。丝线左右摇摆时,可以通过导向板的导向顺利进入导丝器的导向喇叭口,进而进入定位孔。
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喇叭口的内侧与所述安装座平滑衔接。这样设计后,使得丝线也可以经安装座的导向进入导向喇叭口,延长了导向长度。
8.优选地,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喇叭口平滑衔接的一侧为弧形。弧形结构更加平滑,便于丝线的导向。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丝线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两端的导丝器和导向板,所述导丝器的定位孔与导向喇叭口连通,所述导向喇叭口内侧与所述安装座平滑衔接,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安装座平滑衔接。丝线可以经导向板导向到安装座,再由安装座导向进入导丝器的导向喇叭口,进而进入定位孔。
10.优选地,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安装座平滑衔接的一侧为弧形。弧形结构更加平滑,便于丝线的导向。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丝线导向结构,包括安装在加弹机的机架上的下层安装座和上层安装座,所述下层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丝器和第二导丝器,所述第一导丝器的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导向喇叭口连通,所述第一导向喇叭口外侧安装有与其外侧平滑衔接的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丝器的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导向喇叭口连通,所述第二导向喇叭口外侧安装有与其外侧平滑衔接的第二导向板;所述上层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导丝器和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三导丝器的第三定位孔与第三导向喇叭口连通,所述第三导向喇叭口内侧和所述第三导向板分别与所述上层安装座的两端平滑衔接。在机械手的作用下,第一根丝线经下层安装座上的第一导向板导向进入第一导丝器的导向喇叭口,进而进入第一定位孔,在下层安装座上方,第一根丝线在机械手的作用下,再次经第三导向板的导向,经上层安装座进入第三导丝器的第三导向喇叭口,进而进入第三定位孔,位于第三导丝器上方的第一根丝线被导向进入加弹机的上层卷绕机构完成卷绕;在机械手的作用下,第二根丝线经下层安装座上的第二导向板导向进入第二导丝器的导向喇叭口,进而进入第二定位孔,在下层安装座上方的第二根丝线则直接被导向进入加弹机的下层卷绕机构完成卷绕。
12.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喇叭口内侧和所述第二导向喇叭口内侧平滑衔接。这样设计后,丝线也可以从下层安装座向两侧分别导向至第一导向喇叭口和第二导向喇叭口,延长了导向长度。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喇叭口衔接的一侧为弧形,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喇叭口衔接的一侧为弧形,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上层安装座衔接的一侧为弧形。弧形结构更加平滑,便于丝线的导向。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弹机,包括所述的丝线导向组件。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弹机,包括所述的丝线导向机构。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丝线导向组件和机构,由于增加了导向板即相当于增加了导向长度,使得丝线在左右摆动时,自动机械手能够迫使丝线更顺利地进入导丝器的导向喇叭口,进而经导向喇叭口进入定位孔内。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技术中丝线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现有技术中丝线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方式1中丝线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方式2中丝线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方式3中丝线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实施方式3中丝线导向结构使用时的状态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24.实施方式1:
25.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丝线导向组件,如图3所示,包括安装座1以及安装在安装座1上的两个导丝器2,两个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均与导向喇叭口202连通,两个导向喇叭口
202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导向板3,且两侧导向板3与两个导向喇叭口202的外侧均平滑衔接,导向板3与导向喇叭口202平滑衔接的一侧为弧形,两个导向喇叭口202的内侧分别与安装座1平滑衔接。
26.在机械手的作用下,两根丝线分别在安装座1外侧两侧左右摇摆时,可以分别通过两侧导向板3的导向顺利进入两侧导丝器2的导向喇叭口202,进而进入两侧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若两根丝线均从安装座1内侧向两侧左右摇摆时,则也可以通过安装座1的导向分别进入两侧导丝器2的导向喇叭口202,进而进入两侧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
27.本实施方式中的丝线导向组件可以应用在加弹机中,使得加弹机的丝线导向能够自动化进行。
28.实施方式2:
29.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丝线导向组件,如图4所示,包括安装座1以及分别安装在安装座1两端的导丝器2和导向板3,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与导向喇叭口202连通,导向喇叭口202内侧与安装座1平滑衔接,导向板3与安装座1平滑衔接,导向板3与安装座1平滑衔接的一侧为弧形。
30.在机械手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导向板3的导向将丝线12导向至安装座1,然后再经安装座1的导向(或者若丝线12当时位于安装座1的位置,也可以不经过导向板3直接经安装座1的导向)顺利进入导丝器2的导向喇叭口202,进而进入导丝器2的定位孔201。
31.本实施方式中的丝线导向组件可以应用在加弹机中,使得加弹机的丝线导向能够自动化进行。
32.实施方式3:
33.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丝线导向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安装在加弹机的机架4上的下层安装座5和上层安装座6,下层安装座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丝器7和第二导丝器8,第一导丝器7的第一定位孔701与第一导向喇叭口702连通,第一导向喇叭口702外侧安装有与其外侧平滑衔接的第一导向板9,第一导向板9与第一导向喇叭口702衔接的一侧为弧形;第二导丝器8的第二定位孔801与第二导向喇叭口802连通,第二导向喇叭口802外侧安装有与其外侧平滑衔接的第二导向板10,第二导向板10与第二导向喇叭口802衔接的一侧为弧形;下层安装座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喇叭口702内侧和第二导向喇叭口802内侧平滑衔接;上层安装座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导丝器11和第三导向板12,第三导丝器11的第三定位孔1101与第三导向喇叭口1102连通,第三导向喇叭口1102内侧和第三导向板12分别与上层安装座6的两端平滑衔接,第三导向板12与上层安装座6衔接的一侧为弧形。
34.在机械手的作用下,如图6,第一根丝线13经下层安装座5上的第一导向板9导向进入第一导丝器7的导向喇叭口702,进而进入第一定位孔701,在下层安装座5上方,第一根丝线12在机械手的作用下,再次经第三导向板12的导向,经上层安装座6进入第三导丝器11的第三导向喇叭口1102,进而进入第三定位孔1101,位于第三导丝器11上方的第一根丝线13被导向进入加弹机的上层卷绕机构14完成卷绕;在机械手的作用下,第二根丝线15经下层安装座5上的第二导向板10导向进入第二导丝器8的第二导向喇叭口802,进而进入第二定位孔801,在下层安装座5上方的第二根丝线15则直接被导向进入加弹机的下层卷绕机构16完成卷绕。
35.本实施方式中的丝线导向机构可以应用在加弹机中,使得加弹机的丝线导向能够
自动化进行。
36.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