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上的过渡通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上的过渡通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空气预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上的过渡通道。


背景技术:

2.目前火力发电厂所采用的空气预热器主要为回转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外形形状接近于圆柱体,但其上下连接的烟风道多为矩形;现场安装时用角部连接板把圆柱形的过渡通道围成矩形,然后与烟风道拼接,这个过程施工焊接量较多,延长了工时,同时需要割除部分位置的钢板,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用于方便连接回转式预热器与矩形烟道的过渡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在空气预热器和矩形管道之间设置了过渡组件,所述的过渡组件由两块对称设置且通过折弯一体成型的过渡体组成,所述的过渡组件不需要另外的焊接配件就能把圆柱状的空气预热器和矩形管道衔接在一起。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上的过渡通道,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圆弧连接段和中心桁架,所述的圆弧连接段对称设置在中心桁架的左右两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的上下两端与外接矩形管道之间设有用于衔接的过渡组件,所述的过渡组件包括两块彼此对称设置的过渡体,所述的过渡体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
5.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渡体上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弯线,与所述的第一折弯线相邻且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二折弯线。
6.通过在过渡体上设置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让过渡体沿着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进行折弯处理,这样过渡体就能形成与矩形管道以及圆弧连接段相互配合的连接区域。
7.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渡体沿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进行折弯后形成若干个区域,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第一衔接区域,两块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之间设有第二衔接区域;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和第二衔接区域之间通过第三衔接区域连接;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与矩形管道上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衔接区域与第一侧板相邻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8.所述的过渡体折弯后会形成第一衔接区域和第二衔接区域,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和第二衔接区域的相邻位置在折弯后存在九十度的夹角,这样就能于矩形管道的矩形轮廓相互匹配,因此矩形管道能与第一衔接区域和第二衔接区域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衔接区域与圆弧连接段固定连接。
10.所述的第三衔接区域在折弯后会出现圆弧轮廓,这样就能与圆弧连接段的外形轮
廓相互匹配,因此第三衔接区域能与圆弧连接段固定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渡体与矩形管道固定连接的同时矩形管道上的第二侧板会与中心桁架的侧板紧密贴合,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与矩形管道通过所述的过渡组件衔接形成两段密闭的通气管道。
12.所述矩形管道上的三个侧面分别与过渡体上的三个衔接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管道上剩余的一个侧面与中心桁架的侧面相互紧密贴合,这样过渡组件就会把空气预热器和矩形管道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两段密闭的通气管道。
13.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气管道上包括四个通气口,分别为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通气口,用于空气排出的第二通气口,用于烟气进入的第三通气口,用于烟气排出的第四通气口。
14.通过设置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让外界的低温的空气进入到空气预热器内通过烟气的余热进行升温后在排入到需要空气的燃烧炉内;通过设置第三通气口和第四通气口,这样燃烧炉内的高温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后进行降温后再排放到室外。
15.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与矩形管道之间设有上下两组过渡组件,上述的两组过渡组件镜像对称设置。
16.通过设置两组过渡组件,这样过渡组件就能把空气预热器上下两侧的矩形管道与其衔接在一起并形成密闭的通气管道,这样就能顺利的让外界空气与燃烧炉内的烟气进行热交换。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空气预热器上下两侧与矩形管道之间设有用于衔接的过渡组件,所述的过渡组件包括两块一体成型的过渡体,所述的过渡体一体成型,大大较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这样就不需要把零部件拼接在一起进行焊接,大大节省了加工时间;所述的过渡体一体成型后不会存在多余需要切割的区域,这样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又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过渡体一体成型后其表面不会存在焊接位置,整体的密封性就更好,这样过渡体在衔接矩形管道与空气预热器后形成的通气管道就会有良好的密封性。在加工这种过渡组件的过程中取消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同时方便过渡组件安装到空气预热器与矩形管道上。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0.图3为过渡实体的立体图;
21.图4为过渡实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图。
23.图中标记:1、过渡组件;2、空气预热器;21、圆弧连接段;22、中心桁架;3、过渡实体;31、第一衔接区域;32、第二衔接区域;33、第三衔接区域;34、第一折弯线;35、第二折弯线;4、矩形管道;41、第一通气口;42、第二通气口;43、第三通气口;44、第四通气口;45、第一侧板;46、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上的过渡通道,包括空气预热器2,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圆弧连接段21和中心桁架22,所述的圆弧连接段21对称设置在中心桁架22的左右两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的上下两端与外接矩形管道4之间设有用于衔接的过渡组件1,所述的过渡组件1包括两块彼此对称设置的过渡体3,所述的过渡体3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
26.所述的过渡体3上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弯线34,与所述的第一折弯线34相邻且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二折弯线35。所述的过渡体3沿第一折弯线34和第二折弯线35进行折弯后形成若干个区域,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第一衔接区域31,两块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31之间设有第二衔接区域32;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31和第二衔接区域32之间通过第三衔接区域33连接;所述的第一衔接区域31与矩形管道4上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45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衔接区域32与第一侧板45相邻的第二侧板4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衔接区域33的与圆弧连接段21固定连接。所述的过渡体3与矩形管道4固定连接的同时矩形管道4上的第二侧板46会与中心桁架22的侧板紧密贴合,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与矩形管道4通过所述的过渡组件1衔接形成两段密闭的通气管道。所述的通气管道上包括四个通气口,分别为用于空气进入的第一通气口41,用于空气排出的第二通气口42,用于烟气进入的第三通气口43,用于烟气排出的第四通气口44。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与矩形管道4之间设有上下两组过渡组件1,上述的两组过渡组件1镜像对称设置。
27.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打开空气预热器2内的电机,所述的电机会带动空气预热器2内的转子转动,所述的外接空气先从矩形管道4上的第一通气口41进入,低温空气经过过渡组件1后再进入到空气预热器2内,燃烧炉内高温烟气从第三通气口43进入到空气预热器2内与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外接的低温空气在空气预热器2内升温后再进过第二通气口42排入到燃烧炉内;燃料炉内的高温烟气在空气预热器2内进行降温后通过第四通气口44排出。
28.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