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中式烹饪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保持厨房环境清洁及人体的健康,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通常吸油烟机包括顶吸式和侧吸式,而顶吸式的吸油烟机由于整洁轻巧、占用空间小、与吊柜好搭配、噪音小等优点,而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顶吸式吸油烟机通常包括集烟罩、位于集烟罩上的风机架,风机架内安装有蜗壳、叶轮以及驱动叶轮的电机,集烟罩中心设置进风口与风机所在的高负压区直接连接。这类吸油烟机存在集烟罩进风口处的风速快,负压强,而远离进风口位置的负压衰减较大的问题。而烹饪时使用的灶具炉头通常设置在油烟机正下方的左右两侧,且油烟在升腾过程中存在扩散现象,这就导致这类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较差,常常出现油烟逃逸的现象。而且油烟气流在吸油烟机内部流道的流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损失。
4.此外,常用的顶吸式吸油烟机通常与吊柜悬挂齐平,在吊柜门关闭后可将风机架隐匿在吊柜中,集烟罩的深度通常为500mm~550mm,而标准吊柜的深度为350mm或370mm。所以集烟罩通常会伸出吊柜,非常不美观。且吊柜通常安装较高,所以吸油烟机通常也安装较高,而油烟存在升腾扩散现象,升腾的越高则扩散的范围越大,所以吸油烟机若挂高则需要更大的集烟罩来笼烟以防止油烟逃逸。
5.此外,现有的吸油烟机过滤网通常设置在进风口处,特别是欧式吸油烟机的过滤网通常水平地设置在进风口处。过滤网具有较好的油烟过滤效果,长期烹饪下大量的油污会凝结在过滤网上,水平设置在进风口处的滤网会造成滴油的隐患,即油污会滴落到灶台上从而污染台面,或滴落到正在烹饪的菜肴中从而污染食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油烟机,能够使得负压区下沉,提升吸油烟效果,并能避免滴油。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架和设置在风机架内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均为中空的上箱体、中间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设置在风机架的下方,所述上箱体、中间箱体和下箱体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进风口,所述下箱体内分别位于两个进风口互相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每个滤网纵向延伸,所述下箱体内部两个滤网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所述进风口、风道、中间箱体、上箱体和风机架流体连通。
8.为使得进入的油烟充分过滤,所述下箱体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位于底壁的上方,所述滤网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下箱体的顶壁和底壁的内侧。
9.为避免滤网上的油液从进风口向下滴落,所述滤网的底部向上弯折而形成有导油
槽。
10.为便于将导油槽内的油液导出并进行收集,所述下箱体还包括连接在中间箱体的后侧底部和底壁后端部之间的后侧壁,所述滤网和导油槽延伸到下箱体的后侧壁,所述后侧壁上与导油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漏油孔,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能够承接从漏油孔流下的油液的油杯。
11.为避免漏油孔流出的油液向下滴落,所述油杯的后侧位于下箱体的后侧壁的后侧。
12.为更好地避免滤网上的油液从进风口向下滴落,所述导油槽形成在滤网靠近相应进风口的一侧。
13.为使得油烟气流在到达下箱体扩散后进入中间箱体过渡,动压减小静压增大地进入上箱体,以减小流动损失,减少噪声,提高风机效率,提高吸油烟效果,所述上箱体的后侧底部与中间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箱体底部与下箱体的后侧顶部连接,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中间箱体。
14.为便于整机与吊柜更好地适配,所述风机架的前侧位于上箱体前侧的后方。
15.优选的,所述风机架的前侧和上箱体的前侧之间的距离为a,a的取值范围为15~30m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风机架下方上箱体、中间箱体和下箱体,使得负压区下沉,从而提升吸油烟效果,在下箱体内部设置滤网,能够避免滤网上的油液直接滴落而造成污染;在滤网的底部设置导油槽,更好地避免油液从进风口滴落;在下箱体上开设将导油槽内的油液引导出的漏油孔,在下箱体的下方设置油杯,能够便于收集油液;通过在下箱体和中间箱体的连接处,在左右两侧设置隔板,防止泄压,确保左/右进风口的油烟优先进入风道;通过使得风机架的前侧位于上箱体前侧之后,从而使得整机能够与厨房吊柜更好的搭配,整体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由下向上看,与图1不同视角);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局部剖视图(横向剖面);
20.图4为图3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前后纵向剖面);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局部剖视图(左右纵向剖面);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隐藏风机架和风机系统的示意图;
24.图8为图7的局部ⅱ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7.参见图1~图3、图5,一种吸油烟机,包括上箱体1、中间箱体2、下箱体3和风机架4,上箱体1设置在风机架4的正下方,并且其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风机架4。上箱体1、中间箱体2、下箱体3均为中空的箱体。上箱体1的后侧底部与中间箱体2的顶部连接,中间箱体2的底部与下箱体3的后侧顶部连接,并且上箱体1和中间箱体2之间、中间箱体2和下箱体3之间互相流体连通,上箱体1和风机架4内流体连通。上箱体1和下箱体3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中间箱体2,中间箱体2呈前后方向上的薄型结构的箱体,即下箱体3向中间箱体2过渡时,截面积减小,中间箱体2向上箱体1过渡时,截面积增大。风机架4内设置有风机系统8。
28.风机架4的前侧位于上箱体1的前侧的后方,风机架4的前侧和上箱体1的前侧之间的距离为a,优选的,a的取值范围为15~30mm。吸油烟机安装后,风机架4隐匿在吊柜背面,上箱体1前部与吊柜门板齐平,上箱体1顶部可作所在吊柜的底板,从而形成与吊柜整体外观一致性较好的搭配。
29.下箱体3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壁34和底壁35,顶壁34位于底壁35的上方,顶壁34的后端与中间箱体2的前侧底部连接,下箱体3还包括连接在中间箱体2的后侧底部和底壁35后端部之间的后侧壁32。底壁35上开设有进风口51,进风口51具有两个,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下箱体3内分别位于两个进风口51互相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滤网52,每个滤网52纵向延伸,滤网5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下箱体3的顶壁34和底壁35的内侧。下箱体3内,两个滤网52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31。顶壁34可呈水平,可作为置物台面使用。
30.参见图3、图4、图6~图8,滤网52的底部向上弯折而形成有导油槽53,导油槽53形成在滤网52靠近相应进风口51的一侧,滤网52和导油槽53延伸到下箱体3的后侧壁32,后侧壁32上与导油槽5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漏油孔33。分离在滤网52上的油液可收集到导油槽53内,避免从进风口51向下滴落。
31.参见图2和图7,下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油杯7,油杯7可延伸到两个进风口51的下方,此外,油杯7的后侧位于下箱体3的后侧壁32的后侧,由此,从漏油孔33流下的油液可流到油杯7内被收集。
32.下箱体3顶部位于中间箱体2内的部分,在左侧滤网52和下箱体3左侧之间、右侧滤网52和下箱体3右侧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54,从而可以防止泄压,确保两个进风口51进入的油烟优先进入风道31。风道31与中间箱体2内部流体联通。
33.参见图3和图5,箭头所示表示油烟流动路径,油烟从进风口51进入下箱体3内之后,穿过滤网52进入风道31内,然后沿着风道31向上进入中间箱体2内,并通过上箱体1进入风机架4内,由风机系统8排出吸油烟机。
34.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
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