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拟 2.93 亿买 490 套房做学生宿舍
某高校近期公示,拟出资 2.93 亿元购置 490 套存量商品房作为学生宿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举旨在解决学校宿舍紧张问题,改善学生居住条件,相关方案已通过初步论证,正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创新的宿舍保障模式,既盘活了存量房产,又为高校后勤服务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背景动因:宿舍缺口与居住需求
随着高校扩招与招生规模扩大,该校现有宿舍床位已无法满足需求,部分学生需入住校外临时宿舍,通勤不便且安全保障不足。购置存量商品房作为宿舍,可快速补充床位资源,且房源位于学校周边,交通便利,能有效提升学生居住体验。
方案细节:房源选择与改造规划
此次拟购置的 490 套房源均为精装修商品房,户型以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为主,每套面积约 80-120 平方米。学校计划对房源进行简单改造,配备书桌、衣柜、空调等宿舍必备设施,按 4-6 人 / 套标准安排入住,同时配套建设洗衣房、自习室等公共区域。
社会反响:支持与争议并存
支持方认为,此举切实解决了学生住宿难题,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且比新建宿舍周期更短、成本更可控;反对方则担忧,巨额资金用于购房可能影响教学科研投入,且商品房改造为宿舍可能涉及规划调整、物业费高等问题。学校回应称,将严格把控资金使用,优化改造方案,确保项目合规有序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