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头螺旋的复合绞龙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双头螺旋的复合绞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双头螺旋的复合绞龙结构。


背景技术:

2.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螺旋输送机内采用绞龙进行螺旋输送,现有技术中物料的螺旋进给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双头螺旋的复合绞龙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粉料易堵塞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基于双头螺旋的复合绞龙结构,包括,
6.转轴,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
7.滑套,滑动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跟随转动,位于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之间,
8.固定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且均跟随所述转轴转动,
9.螺旋叶片一,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滑套之间留有间隙一,或设置在所述转轴上跟随转动,
10.螺旋叶片二,设置在所述滑套上跟随转动,位于所述滑套靠近所述出料端的一端,或设置在所述转轴上跟随转动且与所述螺旋叶片一旋向相反。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跟随转动,所述螺旋叶片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跟随转动且与所述螺旋叶片一旋向相反,所述螺旋叶片二为一个导程。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一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滑套之间留有间隙一,所述螺旋叶片二设置在所述滑套上跟随转动,位于所述滑套靠近所述出料端的一端,两个所述固定件拆卸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具有槽部,所述滑套具有键部,所述键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槽部内,其滑动方向为平行于所述转轴轴向。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4.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进料端,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套,提供所述滑套远离所述出料端的力。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6.支撑件一,为环形,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端,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支撑件一,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套,
17.支撑件二,为环形,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端,与所述支撑件一之间留有间隙二,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间隙二内,
18.连接件,所述支撑件一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二上,
19.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若干个,沿所述转轴周向均匀分布。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二具有沿所述转轴周向的圆形导向槽,还包括,
21.手柄,具有推部,所述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圆形导向槽上,用于推动所述支撑件二滑动。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粉料在螺旋进给过程中易堵塞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单螺旋绞龙和双螺旋绞龙配合使用的方式加强粉料的运输效果,其中,双螺旋部分设计在转轴的出料端处,螺距要比单螺旋部分小,具体结构为在转轴上安装一个滑套,滑套设计为相对转轴滑动且跟随转轴转动,滑套位于转轴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于滑套上安装一段螺旋叶片即螺旋叶片二,再于转轴上安装一段螺旋叶片即螺旋叶片一,螺旋叶片一的两端分布通过固定件如安装块等可拆卸安装在转轴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即将滑套围在内部,与滑套之间留有些许间隙即间隙一,再设计螺旋叶片一的直径与螺旋叶片二的直径大致相同,螺旋叶片一的螺距要大于螺旋叶片二的螺距,即螺旋叶片二是位于螺旋叶片一尾部的一段,当转轴转动时,螺旋叶片一与螺旋叶片二即可同步转动,此外,当滑套进行相对滑动时,螺旋叶片一与螺旋叶片二同步转动的同时可以完成挤压的动作,积存的粉料可以被推动从留有的间隙一中滑出,此种设计一方面保证了螺旋叶片一与螺旋叶片二共同转动加块粉料进给,另一方面还达到了更好的防堵塞效果。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转轴,101-进料端,102-出料端,槽部-103,2-滑套,键部-201,3-固定件,4-螺旋叶片一,间隙一-401,5-螺旋叶片二,6-弹性件,7-支撑件一,8-支撑件二,间隙二-801,圆形导向槽-802,9-连接件,10-手柄,推部-1001。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头螺旋的复合绞龙结构,包括,
32.转轴1,具有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
33.滑套2,滑动设置在转轴1上且跟随转动,位于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之间,
34.固定件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且均跟随转轴1转动,
35.螺旋叶片一4,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件3上,另一端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件3上,与所述滑套2之间留有间隙一401,或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跟随转动,
36.螺旋叶片二5,设置在所述滑套2上跟随转动,位于所述滑套2靠近所述出料端102的一端,或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跟随转动且与所述螺旋叶片一4旋向相反。
3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粉料在螺旋进给过程中易堵塞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单螺旋绞龙和双螺旋绞龙配合使用的方式,用来加强粉料的传输效果,其中,共有两种设计方法,其一为单螺旋绞龙部分为一个螺旋叶片,双螺旋绞龙部分为两个螺旋叶片顺时针、逆时针安装在一起,单螺旋绞龙部分在转轴1的进料端101,双螺旋绞龙部分在转轴1的出料端102,进料端101、出料端102分别为转轴1上物料进入和流出的位置,具体设计是在转轴1上安装一个滑套2,滑套2位于转轴1的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之间,于滑套2上安装一段螺旋叶片即螺旋叶片二5,再于转轴1上安装一段螺旋叶片即螺旋叶片一4,螺旋叶片一4的两端分布通过固定件3如安装块等可拆卸安装在转轴1的进料端101和出料端102,即螺旋叶片一4将滑套2围在其内部,与滑套2之间留有些许间隙即间隙一401,螺旋叶片一4要长于螺旋叶片二5,所以单螺旋绞龙部分设计为只有螺旋叶片一4的部分,双螺旋绞龙部分设计为有螺旋叶片一4和螺旋叶片二5共同的部分。另外,再设计螺旋叶片一4的直径与螺旋叶片二5的直径大致相同,螺旋叶片二5位于螺旋叶片一4尾部,滑套2设计为相对转轴1滑动且跟随转轴1转动,所以当转轴1被驱动转动时,螺旋叶片一4与螺旋叶片二5即可同步转动,此外,当出料不通畅时,滑套2就可以被驱动进行相对滑动,螺旋叶片一4与螺旋叶片二5同步转动的同时,螺旋叶片二5会跟随滑套2滑动,因此会靠近或远离螺旋叶片一4,积存的粉料就可以被滑动的螺旋叶片二5推动,从螺旋叶片一4与滑套2之间留有的间隙一401中顺势滑出进入出料端102,此种设计一方面保证了螺旋叶片一4与螺旋叶片二5共同转动且加快了粉料的进给,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对堵住的粉料进行推动。
38.第二种设计方法为,在转轴1上先安装一段螺旋叶片即螺旋叶片一4,螺旋叶片一4布满转轴1的整段,再于转轴1的尾部安装另一段螺旋叶片即螺旋叶片二5,螺旋叶片二5为180
°
导程,即为一个导程,与螺旋叶片一4形成双螺旋结构。
39.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两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结构均达到了更好的防堵塞效果。
40.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螺旋叶片一4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跟随转动,所述螺旋叶片二5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跟随转动且与所述螺旋叶片一4旋向相反,所述螺旋叶片二5为一个导程。
41.进一步,所述螺旋叶片一4一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件3上,另一端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件3上,与所述滑套2之间留有间隙一401,所述螺旋叶片二5设置在所述滑套2上跟随转动,位于所述滑套2靠近所述出料端102的一端,两个固定件拆卸设置在转轴1上,转轴1具有槽部103,滑套2具有键部201,键部201滑动设置在槽部103内,其滑动方向为平行于转轴1轴向。
4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滑套2可以相对转轴1滑动的问题,发明人在转轴1上设计了槽部103,在滑套2上设计了键部201,键部201设计为滑动卡设在槽部103内,即实现了相对滑动,此种设计很好的实现了滑套2相对转轴1滑动。此外,还将固定件3设计为
可以拆卸,所以螺旋叶片一4可以简便安装并便于清洗,此种设计一方面可以实现滑套2的相对滑动,另一方面还便于拆卸螺旋叶片一4,及时进行清理。
43.进一步,还包括,
44.弹性件6,一端作用于进料端101,一端作用于滑套2,提供滑套2远离出料端102的力。
45.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滑套2转动稳定性差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弹性件6用来实现,弹性件6可以选用弹簧,此弹簧一端作用于进料端101,另一端作用于滑套2,初始状态可以设计为顶住滑套2,使滑套2的键部201被顶在转轴1槽部103的一端,使滑套2跟随转轴1转动,此外,当给予推力时,键部201相对槽部103滑动,滑动至槽部103的另一端后,滑套2被限位停止滑动。此种设计一方面实现了滑套2跟随转轴1转动需要的推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滑套2在相对滑动后的复位。
46.进一步,还包括,
47.支撑件一7,为环形,滑动设置在进料端101,弹性件6一端作用于支撑件一7,一端作用于滑套2,
48.支撑件二8,为环形,滑动设置在进料端101,与支撑件一7之间留有间隙二801,其中一个固定件3位于间隙二801内,
49.连接件9,支撑件一7通过连接件9设置在支撑件二8上,
50.其中,连接件9为若干个,沿转轴1周向均匀分布。
5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滑套2相对滑动可以人为控制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环形的支撑套件,即支撑件一7和支撑件二8,两者均可跟随转轴1转动且相对滑动,支撑件一7用来支撑弹性件6的一端,驱动支撑件一7沿转轴1的轴向移动,即可压缩弹簧,进而对滑套2施加压力,完成滑套2的相对滑动,此外,发明人还考虑到直接驱动支撑件一7可能会干涉螺旋叶片一4的问题,因此设计了支撑件二8,支撑件二8与支撑件一7之间通过连接件9进行连接,连接件9可以是若干的细圆柱,连接到支撑件一7上,由于连接件9会跟随转轴1转动,所以不会发生干涉,此种设计很好的实现了人为控制滑套2的相对滑动。
52.进一步,支撑件二8具有沿转轴1周向的圆形导向槽802,还包括,
53.手柄10,具有推部1001,推部1001滑动设置在圆形导向槽802上,用于推动支撑件二8滑动。
5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人为驱动滑套2相对滑动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手柄10,手柄10安装在设备当中时可伸出至设备外部,便于人为控制,具体为在支撑件二8上卡设周向的圆形导向槽802,在手柄10上设计一个凸起即推部1001,此推部1001不被支撑件二8带动转动,且可以相对其沿轴向滑动,即当人为摇动手柄10时即可推动支撑件二8,进而通过连接件9推动支撑件一7,推力就会从支撑件一7传输到弹性件6,然后传输至滑套2,完成滑套2的相对滑动,即可以人为控制挤压粉料,有序解决堵塞的问题,此外,松开手柄10即可依靠弹性件6的弹力自动复位,此种设计一方面实现了滑套2的相对滑动的人为驱动,另一方面达到了更好的防堵塞效果。
5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