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曳引机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曳引机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曳引机及电梯。


背景技术:

2.曳引机是电梯的核心驱动部件,被称为电梯的“心脏”,其噪音和振动性能会直接影响电梯的舒适性和可靠性。随着电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降低成本,提高电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曳引机设计越来越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是一种趋势,为确保电梯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曳引机的噪音和振动性能是关键性指标。
3.现有曳引机的前、后轴承相距较远,轴向尺寸较大,轴承所受载荷较大,且前、后轴承所受载荷方向相反。同时调心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的游隙较大,轴承游隙较大,造成轴承中同时承受载荷的滚动体的数量减少,使单个滚动体的载荷增大,降低轴承的旋转精度,导致轴承的噪声、振动会增大,从而导致曳引机的噪音和振动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噪音、低振动的曳引机及电梯。
5.一种曳引机,所述曳引机包括:机座;制动轮,所述制动轮能相对所述机座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轴承、主轴及套设于所述主轴外的轴套,在所述主轴和所述轴套两者中,一个设于所述机座上,另一个设于所述制动轮上,所述轴承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面积,至少两个所述轴承间隔套接于所述主轴与所述轴套之间,且相邻两个所述轴承的第一端面相互朝向设置;动力部分,所述动力部分用于驱使所述制动轮转动。
6.上述的曳引机,将至少两个轴承间隔套接于轴承与轴套之间,使得轴套与轴承之间的受力点为至少两处,有效分散施加在单个轴承上的载荷力,降低单个轴承上所受载荷。由于轴承与轴套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轴承,因此,相比于传统曳引机,本曳引机在轴承布局中,能将两个轴承相互靠拢设置,缩短两者之间的轴向尺寸,使之结构紧凑,保证主轴上受力平衡、稳定。又由于该轴承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且相邻两个轴承之间,均以较小的第一端面相互朝向设置(即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背靠背装配),因此使得载荷中心在两个轴承之间,受载荷方向相同,轴承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另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过程中能调整游隙大小,使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承游隙合理减小,保证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和滚道良好接触,确保每个滚动体载荷均匀。如此,提高了轴承的旋转精度,降低轴承的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高曳引机的运转平稳性,进而使得曳引机的噪音和振动也会相应的降低和减小。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内设有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注入润滑油,所述第二端口设于所述轴套朝向所述主轴的一侧面上,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轴承之间。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油杯,所述油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油管,所述油杯通过所述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内设有排油通道,所述排油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设于所述轴套朝向所述主轴的一侧面上,所述第四端口用于将润滑油排出所述曳引机外。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油通道在所述轴套上,位于所述排油通道的上方。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用于与外界连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口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轴承的相对两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套接于所述主轴上;当所述主轴设于所述制动轮,且所述轴套设于所述机座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机座与最靠近所述机座的轴承之间,并与所述轴承紧固配合;当所述主轴设于所述机座,且所述轴套设于所述制动轮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制动轮与最靠近所述制动轮的轴承之间,并与所述轴承紧固配合。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于所述主轴上,并与所述紧固件止动配合,以限制所述紧固件相对所述主轴发生松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朝向所述主轴的一侧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沿着所述主轴的周向延伸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凸起的相对两侧,且两侧的第一端面均与所述凸起抵触配合。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端盖,所述端盖套接于所述主轴外部或者内部,并与所述轴套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分包括定子总成、及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外的转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装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转子总成装设于所述制动轮上。
19.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曳引机。
20.上述的电梯,采用以上的曳引机,将至少两个轴承间隔套接于轴承与轴套之间,使得轴套与轴承之间的受力点为至少两处,有效分散施加在单个轴承上的载荷力,降低单个轴承上所受载荷。由于轴承与轴套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轴承,因此,相比于传统曳引机,本曳引机在轴承布局中,能将两个轴承相互靠拢设置,缩短两者之间的轴向尺寸,使之结构紧凑,保证主轴上受力平衡、稳定。又由于该轴承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且相邻两个轴承之间,均以较小的第一端面相互朝向设置(即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背靠背装配),因此使得载荷中心在两个轴承之间,受载荷方向相同,轴承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另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过程中能调整游隙大小,使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承游隙合理减小,保证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和滚道良好接触,确保每个滚动体载荷均匀。如此,提高了轴承的旋转精度,降低轴承的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高曳引机的运转平稳性,进而使得曳引机的噪音和振动也会相应的降低和减小。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曳引机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曳引机结构示意图。
25.100、曳引机;110、制动轮;111、转动部;120、传动结构;121、轴套;1211、注油通道;1212、第一端口;1213、第二端口;1214、排油通道;1215、第三端口;1216、第四端口;1217、凸起;122、主轴;1221、插孔;123、轴承;1231、第一端面;1232、第二端面;124、紧固件;125、止动件;126、端盖;127、油杯;1271、第一油管;128、第二油管;130、动力部分;131、定子总成;132、转子总成;140、机座;141、凸台;142、外壳;143、连接壳;150、编码器;160、曳引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2,一种曳引机100,曳引机100包括:机座140;制动轮110,制动轮110能相对机座140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结构120,传动结构120包括轴承123、主轴122及套设于主轴122外的轴套121,在主轴122和轴套121两者中,一个设于机座140上,另一个设于制动轮110上,轴承123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轴承1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231和第二端面1232,第一端面1231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1232的面积,至少两个轴承123间隔套接于主轴122与轴套121之间,且相邻两个轴承123的第一端面1231相互朝向设置;动力部分130,动力部分130用于驱使制动轮110转动。
28.上述的曳引机100,将至少两个轴承123间隔套接于轴承123与轴套121之间,使得轴套121与轴承123之间的受力点为至少两处,有效分散施加在单个轴承123上的载荷力,降低单个轴承123上所受载荷。由于轴承123与轴套121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轴承123,因此,相比于传统曳引机100,本曳引机100在轴承123布局中,能将两个轴承123相互靠拢设置,缩短两者之间的轴向尺寸,使之结构紧凑,保证主轴122上受力平衡、稳定。又由于该轴承123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且相邻两个轴承123之间,均以较小的第一端面1231相互朝向设置(即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背靠背装配),因此使得载荷中心在两个轴承123之间,受载荷方向相同,轴承123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另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在安装过程中能调整游隙大小,使得圆锥滚子轴承123的轴承123游隙合理减小,保证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的滚动体和滚道良好接触,确保每个滚动体载荷均匀。如此,提高了轴承123的旋转精度,降低轴承123的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高曳引机100的运转平稳性,进而使得曳引机100的噪音和振动也会相应的降低和减小。
29.需要说明的是,主轴122可设置在制动轮110上,也可设置在机座140上。请参考图
1,当主轴122设置在制动轮110上时,轴套121则对应设置在机座140上;请参考图2,当主轴122设置在机座140上时,轴套121则对应设置在制动轮110上。
30.可选地,主轴122在制动轮110或者机座140上的安装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焊接、铆接、卡接、一体成型方式等。
31.具体地,请参考图1,主轴122与制动轮110或者机座140上为一体化结构,比如:主轴122与制动轮110或者机座140采用一体铸出和加工,以提高曳引机100的加工和安装精度,减少了轴承123、主轴122、机座140和制动轮110之间的装配误差,提高装配的一致性,降低装配误差对曳引机100噪音和振动等性能的影响。
32.还需说明的是,轴承123包括内圈、套设与内圈外的外圈、以及嵌入至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当轴承123套接于主轴122与轴套121之间时,内圈套接于主轴122,外圈连接于轴套121内。由于轴承123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因此,轴承123具有面积大小不一的第一端面1231和第二端面1232,当然也可限定为第一端面1231的直径小于第二端面1232的直径。另外,轴承123游隙应理解为轴承123的滚动体与轴承123的内外圈之间的间隙,以保证轴承123能进行灵活无阻滞地运转。
33.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轴套121内设有注油通道1211。注油通道1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1212与第二端口1213。第一端口1212用于注入润滑油。第二端口1213设于轴套121朝向主轴122的一侧面上,并位于相邻两个轴承123之间。如此,方便向两个轴承123之间注入润滑油,确保轴承123润滑良好,减少轴承123内部摩擦及磨损,有效降低轴承123的噪声和振动,提高曳引机100的运转平稳性,从而使得轴承123运行噪音和振动也会相应降低和减小。
34.需要说明的是,注油通道1211在轴套121内的形状有多种设计,比如:将注油通道1211设计成蛇形结构、折线形结构、波浪纹状结构、圆弧状结构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满足第一端口1212能注入润滑油,且第二端口1213能与轴套121和轴承123之间的空间连通即可。
35.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传动结构120还包括油杯127。油杯127与第一端口1212连通。如此,通过油杯127使得润滑油更好地注入第一端口1212中,避免注油时发生漏油现象。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第一油管1271。油杯127通过第一油管1271与第一端口1212连通,如此,使得油杯127与第一端口1212之间稳定连通,保证润滑油有效注入注油通道1211中。
37.具体地,请参考图1,第一油管1271插入第一端口1212中。油杯127一端插入第一油管1271中。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轴套121内设有排油通道1214。排油通道121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口1215与第四端口1216,第三端口1215设于轴套121朝向主轴122的一侧面上,第四端口1216用于将润滑油排出曳引机100外。由此可知,当需对轴承123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时,主轴122与轴套121之间的润滑油通过第三端口1215流入排油通道1214中;再由第四端口1216排出曳引机100外,以排空轴承123上的润滑油,方便操作人员对轴承123进行检修和更换。
39.同样,排油通道1214在轴套121内的形状有多种设计,比如:将排油通道1214设计成蛇形结构、折线形结构、波浪纹状结构、圆弧状结构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满足第三
端口1215能与轴套121和轴承123之间的空间连通,且第四端口1216能排出润滑油即可。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注油通道1211在轴套121上,位于排油通道1214的上方,以便在检修过程中,润滑油通过排油通道1214更易排出。
4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第二油管128。第二油管128与第四端口1216连通,第二油管128用于与外界连通,如此,通过第二油管128使得第四端口1216中的润滑油更好地排出曳引机100外。
42.具体地,请参考图1,第二油管128一端插入第四端口1216中。
4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三端口1215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第三端口1215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轴承123的相对两侧,使得两个轴承123的相对两侧的润滑油从第三端口1215中流出。
4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紧固件124。紧固件124套接于主轴122上。当主轴122设于制动轮110,且轴套121设于机座140时,紧固件124位于机座140与最靠近机座140的轴承123之间,并与轴承123紧固配合,使得轴承123稳定安装在主轴122上,避免轴承123发生轴向移动而导致转动失衡。
45.另外,请参考图2,当主轴122设于机座140,且轴套121设于制动轮110时,紧固件124位于制动轮110与最靠近制动轮110的轴承123之间,并与轴承123紧固配合。如此,保证主轴122在轴套121内稳定转动。
46.具体地,请参考图1,紧固件124为预紧圆螺母。
47.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传动结构120还包括止动件125。止动件125设于主轴122上,并与紧固件124止动配合,以限制紧固件124相对主轴122发生松动,使得轴承123运行稳定,有利于降低轴承123的噪声和振动,保证曳引机100运转平稳。
48.具体地,请参考图1,止动件125为止动垫圈。
4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轴套121朝向主轴122的一侧面设有凸起1217。凸起1217沿着主轴122的周向延伸设置。至少两个轴承123分别位于凸起1217的相对两侧,且两侧的第一端面1231均与凸起1217抵触配合,使得两个轴承123之间保持一定间距,避免两个轴承123在运行过程中相互靠拢而导致转动失衡。
5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传动结构120还包括至少一个端盖126。端盖126套接于主轴122外部或者内部,并与轴套121连接,如此,实现对轴承123有效防护,避免轴承123内部卡入灰尘而导致运转失稳。
51.需要说明的是,端盖126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请参考图1,当主轴122设于制动轮110上,轴套121设于机座140上时,两个端盖126间隔套接于主轴122上,并分别与轴套121的相对两侧连接。请参考图2,当主轴122设于机座140上,轴套121设于主轴122上时,一个端盖126套接于主轴122上,并与轴套121背向机座140的一侧面连接。
52.还需说明的是,端盖126套接与主轴122的外部或者内部应理解为:端盖126套接在主轴122的外表面上;或者,主轴122为中空结构,即主轴122上设有插孔1221,端盖126至少一部分插接于该插孔1221中,以实现套接于主轴122的内部。
5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动力部分130包括定子总成131、及套设于定子总成131外的转子总成132。定子总成131装设于机座140上,转子总成132装设于制动轮110上。其中,定子总成131至少包括绕组和铁芯,且转子总成132至少包括永磁体。
54.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机座140包括凸台141、套设于凸台141外的外壳142、以及连接于凸台141和外壳142的连接壳143。定子总成131套接于凸台141上。制动轮110上设有转动部111,转动部111套设于定子总成131与外壳142之间。转子总成132与转动部111连接。
5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曳引机100还包括编码器150,编码器150设于主轴122上,用于记录和控制曳引机100的转动。同时,曳引机100还包括曳引轮160,曳引轮160套接于制动轮110上。
5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电梯,电梯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曳引机100。
57.上述的电梯,采用以上的曳引机100,将至少两个轴承123间隔套接于轴承123与轴套121之间,使得轴套121与轴承123之间的受力点为至少两处,有效分散施加在单个轴承123上的载荷力,降低单个轴承123上所受载荷。由于轴承123与轴套121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轴承123,因此,相比于传统曳引机100,本曳引机100在轴承123布局中,能将两个轴承123相互靠拢设置,缩短两者之间的轴向尺寸,使之结构紧凑,保证主轴122上受力平衡、稳定。又由于该轴承123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且相邻两个轴承123之间,均以较小的第一端面1231相互朝向设置(即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背靠背装配),因此使得载荷中心在两个轴承123之间,受载荷方向相同,轴承123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另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在安装过程中能调整游隙大小,使得圆锥滚子轴承123的轴承123游隙合理减小,保证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23的滚动体和滚道良好接触,确保每个滚动体载荷均匀。如此,提高了轴承123的旋转精度,降低轴承123的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高曳引机100的运转平稳性,进而使得曳引机100的噪音和振动也会相应的降低和减小。
5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6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