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沉管运输船采用双体船船型设计,为了保证沉管运输船具有充足的动力,各船体的尾部均设有一套螺旋桨,螺旋桨通过上口与船体结构焊接完成安装。但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船体的尾部结构扁平细长,受到的应力比较大,而且在狭小的空间里布置了很多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同时运转时会使螺旋桨产生很大的振动,不利于船体的正常使用。因此,亟需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对螺旋桨进行支撑,减少螺旋桨的振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其具有结构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减少螺旋桨振动等优点。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其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所述连接臂与螺旋桨的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包括由第一横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连接架以及包围所述连接架并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包括由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支撑架以及包围所述支撑架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一块所述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用于与船体外板固定连接。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沿所述连接架的四周依次设置的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竖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横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一顶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一顶板还与所述第二竖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侧板还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底板焊接连接,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相互连接形成剖面呈“田”字形的所述连接臂。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平行于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60
°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横板的夹角为56
°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86
°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船体外板的连接处作倒圆角处理。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支撑臂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螺旋桨导流罩的两侧并与所述螺旋桨导流罩焊接连接,两组所述支撑臂分别将两组所述连接臂与船体外板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
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其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连接臂与螺旋桨的导流罩固定连接,连接臂包括由第一横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连接架以及包围连接架并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连接板,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封板固定连接,支撑臂包括由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支撑架以及包围支撑架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支撑板,支撑架的一端与一块封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用于与船体外板固定连接。施工时在第一横板上焊接连接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形成十字形连接架,随后沿连接架的四周设置若干块连接板包围连接件,在连接架的两端设置封板形成连接臂,将连接臂焊接连接在螺旋桨的导流罩上,以同样的方法制作支撑臂并将支撑臂的支撑架与封板焊接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焊接连接在船体外板上。如此,通过该支撑结构实现螺旋桨与船体外板的可靠连接,螺旋桨与船体外板连接为一体,能够有效减少螺旋桨的振动,同时该支撑结构在有限的用料下形成了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连接结构,支撑结构通过板块组合连接的方式形成连接臂和支撑臂,各板块之间焊接连接,结构设计巧妙,便于现场施工,材料用量少,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臂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臂的剖视图。
16.图中,1、连接臂;11、第一横板;12、第一竖板;13、第二竖板;14、底板;15、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第一顶板;18、第二顶板;19、第三侧板;2、封板;3、支撑臂;31、第二横板;32、第三竖板;33、第四竖板;34、支撑板;4、螺旋桨导流罩;5、船体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前”、“后”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前”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后”信息,“后”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前”信息。
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其包括连接臂1和支撑臂3,连接臂1与螺旋桨导流罩4固定连接,连接臂1包括由第一横板11、第一竖板12和第二竖板13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连接架以及包围连接架并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连接板,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封板2固定连接,支撑臂3包括由第二横板31、第三竖板32和第四竖板33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支撑架以及包围支撑架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支撑板34,支撑架的一端与一块封板2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用于与船体外板5固定连接。
20.基于上述结构,施工时在第一横板11上焊接连接第一竖板12和第二竖板13形成十字形连接架,随后沿连接架的四周设置若干块连接板包围连接件,在连接架的两端设置封板2形成连接臂1,将连接臂1焊接连接在螺旋桨导流罩4上,以同样的方法制作支撑臂3并将
支撑臂3的支撑架与封板2焊接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焊接连接在船体外板5上。如此,通过该支撑结构实现螺旋桨与船体外板5的可靠连接,螺旋桨与船体外板5连接为一体,能够有效减少螺旋桨的振动,同时该支撑结构在有限的用料下形成了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连接结构,支撑结构通过板块组合连接的方式形成连接臂1和支撑臂3,各板块之间焊接连接,结构设计巧妙,便于现场施工,材料用量少,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21.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板包括沿连接架的四周依次设置的底板14、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第一顶板17、第二顶板18和第三侧板19,底板14与第一竖板12焊接连接,第一侧板15与底板14和第一横板11焊接连接,第二侧板16与第一横板11和第一顶板17焊接连接,第一顶板17还与第二竖板13焊接连接,第二顶板18与第二竖板13和第三侧板19焊接连接,第三侧板19还与第一横板11和底板14焊接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底板14、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第一顶板17、第二顶板18、第三侧板19、第一横板11、第一竖板12和第二竖板13相互连接形成剖面呈“田”字形的连接臂1,连接臂1的底板14与螺旋桨导流罩4焊接连接,从而实现连接臂1与螺旋桨的固定连接。“十”字形的连接架以及“田”字形的连接臂1能够进一步保证结构强度,各板块之间焊接连接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以确保螺旋桨的稳定。
22.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5平行于第一竖板12,第一侧板15与底板14的夹角a优选为60
°
,第二侧板16与第一横板11的夹角b优选为56
°
,第三侧板19与底板14的夹角c优选为86
°

23.与之相似的,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臂3的第二横板31、第三竖板32、第四竖板33焊接连接形成十字形的支撑架,若干块支撑板34绕支撑架依次设置并形成剖面为菱形的支撑臂3结构,同时支撑臂3从连接臂1到船体外板5剖面逐渐增大,剖面面积较小的一端与“田”字形连接臂1的封板2焊接连接。
24.可选的,为了保证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组成连接臂1和支撑臂3的各板块如第一横板11、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3、底板14等采用30mm厚的钢板制成。
25.可选的,为了提升支撑板34与船体外板5的连接圆滑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34与船体外板5的连接处作倒圆角处理。
26.另外,如图所示,为了保证螺旋桨与船体外板5的可靠连接,连接臂1和支撑臂3设有两组,两组连接臂1分别位于螺旋桨导流罩4的两侧并与螺旋桨导流罩4焊接连接,两组支撑臂3分别将两组连接臂1与船体外板5固定连接。两组连接臂1和支撑臂3对称设置,同时也提升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当然,在保证结构稳定的情况下,连接臂1和支撑臂3的设置数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适应与调整。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其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连接臂与螺旋桨的导流罩固定连接,连接臂包括由第一横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连接架以及包围连接架并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连接板,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封板固定连接,支撑臂包括由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十字形支撑架以及包围支撑架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若干块支撑板,支撑架的一端与一块封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用于与船体外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体船螺旋桨支撑结构将螺旋桨与船体外板连接为一体,能够有效减少螺旋桨的振动,该支撑结构在有限的用料下形成了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连接结构,其结构设计巧妙,便于现场施工,
材料用量少,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