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3-0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航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船舶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现有的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结构设计单一,在实际使用时,若船舶航行于风浪较大的水面,现有的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在水下很难为船舶提供均衡的驱动力,易使船舶侧翻,并且,现有的船舶在实际航行时,全程都是通过电力驱动螺旋桨滑动,在电力驱动之外,很难借助其余作用力进行驱动,对电力的消耗大,不利于节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4.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5.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包括主螺旋桨和主桨叶,所述主桨叶设有若干片,且若干片所述主桨叶环绕排布于主螺旋桨外围,所述主螺旋桨前后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护筒,前后两端所述护筒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主螺旋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口,每个所述凹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每片所述主桨叶的一端均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凹口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引流槽道,且每个所述引流槽道均延伸至主螺旋桨内部,每根所述液压杆远离护筒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副螺旋桨,每个所述副螺旋桨的表面均环绕固定有副桨叶,所述主螺旋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螺旋桨的表面连通设置有一根长度为1-1.5cm的流水管,且所述流水管的后端与内筒贯穿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水管呈45
°
倾斜状设置。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引流槽道均通过管道与内筒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片所述副桨叶和主桨叶的表面均为光滑面。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的驱动装置分别与船舶内的电源连接。
11.有益效果:
12.(1)该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在电力驱动之外,可借助水的流淌重力一并驱动螺旋桨滑动,以减少对电力的依赖,并且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即使在风浪较大的水面,在船体自身底部的支撑外,亦能对船体进行额外的支撑,以利于船体在风浪较大的水面保持稳定。
13.(2)该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之优点在于:当主螺旋桨在水中滑动时,水可通过引流槽道进入到主螺旋桨内部,而由于引流槽道均通过管道与内筒连接,使得进入到引流槽道内的水可通过管道进入到内筒内,而当主螺旋桨在滑动时,亦能带动内筒进行同步旋转,
而当内筒在旋转时,便会带动其内部的水一并翻转,在该种翻转力的作用下,可增大主螺旋桨滑动的惯性力,在此情况下,以带动主螺旋桨旋转,进而带动主桨叶旋转,以减少对电力驱动的依赖。
14.(3)其次:在主螺旋桨和主桨叶之外,通过副螺旋桨和副主桨叶可在主螺旋桨和主桨叶的左右两侧对船体提供同步均衡的支撑力,当主螺旋桨在旋转时,通过两个副螺旋桨的旋转亦能驱动船舶前进,并且亦能对船体进行额外的支撑,以利于船体在风浪较大的水面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螺旋桨和副螺旋桨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和流水管结构示意图。
19.图1-4中:1-主螺旋桨;101-凹口;102-固定轴;103-引流槽道;104-内筒;2-护筒;3-液压杆;4-主桨叶;5-副螺旋桨;6-副主桨叶;7-流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
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包括主螺旋桨1和主桨叶4,主桨叶4设有若干片,且若干片主桨叶4环绕排布于主螺旋桨1外围,主螺旋桨1前后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护筒2,前后两端护筒2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液压杆3,主螺旋桨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口101,每个凹口10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2,且每片主桨叶4的一端均与固定轴102固定连接,每个凹口10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引流槽道103,且每个引流槽道103均延伸至主螺旋桨1内部,每根液压杆3远离护筒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副螺旋桨5,每个副螺旋桨5的表面均环绕固定有副桨叶6,主螺旋桨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104。
22.进一步的,主螺旋桨1的表面连通设置有一根长度为1-1.5cm的流水管7,且流水管7的后端与内筒104贯穿连接,通过此种设计,当内筒104在随主螺旋桨1进行旋转时,其内部的水可通过流水管7排出,而与此同时,水又能通过引流槽道103进入到内筒104内,在这一进一出之下,进时,则能增加主螺旋桨1的旋转惯性力,出时,则不然,且能减少对驱动主螺旋桨1旋转所需的电能,进而如此反复,流水管7呈45
°
倾斜状设置,当流水管7随主螺旋桨1的旋转而使流水管7呈向下倾斜时,则可使内筒104内的水排出,当流水管7随主螺旋桨1的旋转而使流水管7呈向上倾斜时,则水能借此进入到内筒104内,以在引流槽道103之外,使水进入到内筒104内,以提高水进入的效率,每个引流槽道103均通过管道与内筒104连接,通过此种设计,使得进入到引流槽道103内的水可通过管道进入到内筒104内,以完成水的传输,每片副桨叶6和主桨叶4的表面均为光滑面,通过此种设计,可减少副桨叶6和主桨叶4在旋转时与水的摩擦力,以提高其在旋转时对船舶的驱动效力,主螺旋桨1和副螺旋桨5的驱动装置分别与船舶内的电源连接,通过外部电源的电力输出可促使主螺旋桨1和副螺旋桨5的驱动装置运作,进而在该驱动装置运行时带动主螺旋桨1和副螺旋桨5旋转运作。
23.工作原理:
24.当主螺旋桨1在水中滑动时,水可通过引流槽道103进入到主螺旋桨1内部,而进入到引流槽道103内的水可通过管道进入到内筒104内,而当主螺旋桨1在旋转时,亦能带动内筒104进行同步旋转,而当内筒104在旋转时,便会带动其内部的水一并翻转,在该种翻转力的作用下,可增大主螺旋桨1滑动的惯性力,在此情况下,以带动主螺旋桨1旋转,进而带动主桨叶4旋转,以减少对电力驱动的依赖,并且,在主螺旋桨1和主桨叶4之外,通过副螺旋桨5和副主桨叶6可在主螺旋桨1和主桨叶4的左右两侧对船体提供同步均衡的支撑力,当主螺旋桨1在旋转时,通过两个副螺旋桨6的旋转亦能驱动船舶前进,并且亦能对船体进行额外的支撑,以利于船体在风浪较大的水面保持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包括主螺旋桨(1)和主桨叶(4),所述主桨叶(4)设有若干片,且若干片所述主桨叶(4)环绕排布于主螺旋桨(1)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旋桨(1)前后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护筒(2),前后两端所述护筒(2)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主螺旋桨(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口(101),每个所述凹口(10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2),且每片所述主桨叶(4)的一端均与固定轴(10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凹口(10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引流槽道(103),且每个所述引流槽道(103)均延伸至主螺旋桨(1)内部,每根所述液压杆(3)远离护筒(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副螺旋桨(5),每个所述副螺旋桨(5)的表面均环绕固定有副桨叶(6),所述主螺旋桨(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旋桨(1)的表面连通设置有一根长度为1-1.5cm的流水管(7),且所述流水管(7)的后端与内筒(104)贯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管(7)呈45
°
倾斜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引流槽道(103)均通过管道与内筒(10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副桨叶(6)和主桨叶(4)的表面均为光滑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旋桨(1)和副螺旋桨(5)的驱动装置分别与船舶内的电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属于水体航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螺旋桨和主桨叶,所述主桨叶设有若干片,且若干片所述主桨叶环绕排布于主螺旋桨外围,所述主螺旋桨前后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护筒,前后两端所述护筒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主螺旋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口,每个所述凹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每片所述主桨叶的一端均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该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在电力驱动之外,可借助水的流淌重力一并驱动螺旋桨滑动,以减少对电力的依赖,并且,即使在风浪较大的水面,在船体自身底部的支撑外,亦能对船体进行额外的支撑,以利于船体在风浪较大的水面保持稳定。的水面保持稳定。的水面保持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郑智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秀样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