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海上垂直撤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3-0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海上垂直撤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救援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垂直撤离设备。


背景技术:

2.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不同结构及类型的船舶,应配置一定规格和数量的救生装备,例如救生圈、救生筏、救生衣、救生艇等。但如果船舶一旦不幸发生海难事故,留给人员撤离的时间,尤其是大规模的人员撤离的时间就相对有限。这就需要配置具有快速实现大规模人员撤离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海上垂直撤离设备,以解决海上失事船舶大规模人员快速、安全、高效撤离至救生装备上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海上垂直撤离设备,包括:
5.附着板,所述附着板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和一悬挑端,所述固定端可拆卸地安装于船舶甲板,所述悬挑端延伸至船舶的外部,所述悬挑端开设有逃生孔洞;
6.竖向设置的阻燃布管,所述阻燃布管的内部形成有波浪形的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逃生孔洞;
7.漂浮转移承台,所述逃生通道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漂浮转移承台;以及
8.抛投救生筏,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悬挑端的外部。
9.进一步的,还包括稳定索,所述阻燃布管的外部连接有多个索套,所述稳定索的中部可活动地穿设于多个索套中,所述稳定索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悬挑端,所述稳定索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漂浮转移承台。
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索套沿所述阻燃布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布管包括首尾相连的多节柔性管节,所述柔性管节的内部形成有斜通道,相邻的两所述柔性管节的斜通道相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悬挑端的外沿安装有护栏。
13.进一步的,所述逃生孔洞安装有盖板。
14.进一步的,所述逃生孔洞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盖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逃生孔洞的另一侧之间连接有顶升气弹簧。
15.进一步的,所述护栏的外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形成有救生筏架,所述抛投救生筏嵌设于所述救生筏架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海上垂直撤离设备,在大规模撤离失事船舶的人员时,将漂浮转移承台下放至海面,再将附着板的悬挑端的抛投救生筏下放至海面并停靠于漂浮转移承台旁边,人员经由失事船舶的夹板上的附着板的逃生孔洞进入阻燃布管,通过阻燃布管的逃生通道滑至漂浮转移平台上,以漂浮转移承台作为人员周转平台再分别进入抛投救生筏中快速离开失事海面,进而能快速、高效、安全的将大规模的人员
迅速转移至安全海面。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上垂直撤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燃布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垂直撤离设备,包括:附着板1、阻燃布管2、漂浮转移承台3和抛投救生筏4。
24.具体的,附着板1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和一悬挑端,附着板1的固定端可拆卸地安装于船舶甲板6。附着板1的悬挑端延伸至船舶的外部。附着板1的悬挑端开设有逃生孔洞10。
25.阻燃布管2竖向设置。如图3所示,阻燃布管2的内部形成有波浪形或之字形的逃生通道20。逃生通道20的上端连接于附着板1的悬挑端的逃生孔洞10。逃生通道20的下端连接于漂浮转移承台3。
26.抛投救生筏4可拆卸地安装于附着板1的悬挑端的外部。
27.本实用新型的海上垂直撤离设备,在大规模撤离失事船舶的人员时,将漂浮转移承台下放至海面,再将附着板的悬挑端的抛投救生筏下放至海面并停靠于漂浮转移承台旁边,人员经由失事船舶的夹板上的附着板的逃生孔洞进入阻燃布管,通过阻燃布管的逃生通道滑至漂浮转移平台上,以漂浮转移承台作为人员周转平台再分别进入抛投救生筏中快速离开失事海面,进而能快速、高效、安全的将大规模的人员迅速转移至安全海面。
28.在海面大风天气,为了避免阻燃布管的晃动而影响人员转移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海上垂直撤离设备还包括稳定索5。阻燃布管2的外部连接有多个索套。稳定索5的中部可活动地穿设于多个索套中。稳定索5的上端连接于悬挑端。稳定索5的下端连接于漂浮转移承台3。
2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多个索套沿阻燃布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0.在本实施例中,阻燃布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稳定索,稳定索为钢丝绳。阻燃布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多个索套。
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阻燃布管2包括首尾相连的多节柔性管节。柔性管节的内部形成有斜通道。相邻的两所述柔性管节的斜通道相连通。
32.柔性管节采用凯夫拉材质,具有强抗撕拉性与阻燃性,能够承受人员撤离的重力
及事故现场的热辐射。阻燃布管2的分节式设计以及之字形的逃生通道的结构设计,使人员撤离时能有效控制撤离速度,降低摔伤风险,同时每节柔性管节开设有供撤离人员进出缺口,可以实现不同干舷船舶的布放。
33.柔性管节采用凯夫拉材质,最大程度上降低明火对撤离人员的热辐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海上垂直撤离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4.在本实施例中,附着板1的悬挑端的外沿安装有护栏11。护栏11的外侧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的上部的安装有救生筏架。抛投救生筏4嵌设于救生筏架中。
35.附着板1的悬挑端的逃生孔洞10安装有盖板12。逃生孔洞10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于盖板12的一侧,盖板12的另一侧与逃生孔洞10的另一侧之间连接有顶升气弹簧。
36.在本实施例中,漂浮转移承台为救生筏。本实用新型的海上垂直撤离设备通过附着板与船舶甲板连接。当船舶不幸遇险后,开启附着板的悬挑端的盖板,将阻燃布管和漂浮转移承台下放至海面。漂浮转移承台,即救生筏,气胀后形成撤离人员的转移平台。于此同时,将护栏外侧的抛投救生筏抛投至漂浮转移承台附近的海面。船上人员依次通过逃生洞口进入逃生通道,并沿波浪形或之字形的逃生通道下滑至漂浮转移承台上。下滑至漂浮转移承台上的人员分别进入漂浮在漂浮转移承台附近海面的抛投救生筏上,以实现大规模人员快速、高效、安全转移的目的。
3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