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公私两用筷子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公私两用筷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尤其是能在公筷和私筷之间进行转换的公私两用筷子。


背景技术:

2.目前,公知的筷子在聚餐中使用时容易传播病菌不够卫生,然而私筷加公筷的使用方式又比较麻烦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筷子在聚餐时容易传播病菌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私两用筷子,该公私两用筷子能在公筷和私筷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转换,因此既避免了病菌的传播又减少了更换筷子的麻烦。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筷身、驱动头、传动杆、转轴、大齿轮、小齿轮、公筷杆、私筷杆、密封塞、销钉和齿条。
5.筷身为管形结构,转轴设置在筷身中并通过左右轴头分别与筷身的左右管壁连接,左端大齿轮、小齿轮和右端大齿轮左中右顺序排列并键连接在转轴的轴身上,所述的大齿轮的直径和齿数均大于小齿轮的直径和齿数。驱动头套装在筷身的上端头上,所述的驱动头为倒置的桶形结构。密封塞通过销钉连接在筷身的下端管口上,所述的密封塞为与筷身的内孔配合的柱形结构,在密封塞上开设有左右两个均平行于筷身的通孔。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左中右顺序排列设置,在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的纵向中轴线位置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纵向滑槽,在公筷杆上滑槽的后端槽壁上设置有齿条,在传动杆和私筷杆上滑槽的前端槽壁上设置有齿条。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设置在筷身中,筷身中的左端大齿轮、小齿轮和右端大齿轮分别位于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上的各个滑槽中,左端大齿轮与公筷杆上的齿条啮合并位于滑槽的下端头位置,小齿轮和右端大齿轮分别与传动杆和私筷杆上的齿条啮合并均位于滑槽的上端头位置。公筷杆和私筷杆的下端头分别从密封塞上的左右通孔伸出,所述的公筷杆和私筷杆分别与密封塞上的左右通孔配合。传动杆的上端头伸出筷身的上端管口与驱动头连接。
6.使用时,用传统的手法握住两只筷子的筷身位置,再用另一只手同时推拉两只筷子上的两个驱动头。当驱动头向下移动时,驱动头即可通过传动杆上的齿条驱动小齿轮、转轴和左右端的大齿轮转动并因此驱动公筷杆和私筷杆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当驱动头向上移动时,公筷杆和私筷杆将分别向下和向上移动。
7.向下移动到底的驱动头将与筷身和私筷杆共同构成长度较短的私筷。向上移动到顶的驱动头将与筷身和公筷杆共同构成长度较长的公筷。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公筷和私筷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转换,因此既避免了病菌的传播又减少了更换筷子的麻烦。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1.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2.图3是图2转换公私筷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14.图5是图4转换公私筷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是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16.图7是图1的c-c剖面放大图。
17.图8是图2的d-d剖面放大图。
18.图9是图2的e-e剖面放大图。
19.图中:1.驱动头。2.筷身。3.转轴。4.密封塞。5.私筷杆。6.销钉。7.公筷杆。8.大齿轮。9.小齿轮。10.传动杆。11.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图1、图2、图4、图6、图7、图8、图9中,筷身2为管形结构,转轴3设置在筷身2中并通过左右轴头分别与筷身2的左右管壁连接,左端大齿轮8、小齿轮9和右端大齿轮8左中右顺序排列并键连接在转轴3的轴身上,所述的大齿轮8的直径和齿数均大于小齿轮9的直径和齿数。驱动头1套装在筷身2的上端头上,所述的驱动头1为倒置的桶形结构。密封塞4通过销钉6连接在筷身2的下端管口上,所述的密封塞4为与筷身2的内孔配合的柱形结构,在密封塞4上开设有左右两个均平行于筷身2的通孔。公筷杆7、传动杆10和私筷杆5左中右顺序排列设置,在公筷杆7、传动杆10和私筷杆5的纵向中轴线位置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纵向滑槽,在公筷杆7上滑槽的后端槽壁上设置有齿条11,在传动杆10和私筷杆5上滑槽的前端槽壁上设置有齿条11。公筷杆7、传动杆10和私筷杆5设置在筷身2中,筷身2中的左端大齿轮8、小齿轮9和右端大齿轮8分别位于公筷杆7、传动杆10和私筷杆5上的各个滑槽中,左端大齿轮8与公筷杆7上的齿条11啮合并位于滑槽的下端头位置,小齿轮9和右端大齿轮8分别与传动杆10和私筷杆5上的齿条11啮合并均位于滑槽的上端头位置。公筷杆7和私筷杆5的下端头分别从密封塞4上的左右通孔伸出,所述的公筷杆7和私筷杆5分别与密封塞4上的左右通孔配合。传动杆10的上端头伸出筷身2的上端管口与驱动头1连接。
21.在图2、图3、图4、图5中,使用时,用传统的手法握住两只筷子的筷身2位置,再用另一只手同时推拉两只筷子上的两个驱动头1。当驱动头1向下移动时,驱动头1即可通过传动杆10上的齿条11驱动小齿轮9、转轴3和左右端的大齿轮8转动并因此驱动公筷杆7和私筷杆5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当驱动头1向上移动时,公筷杆7和私筷杆5将分别向下和向上移动。
22.在图2、图3中,向下移动到底的驱动头1将与筷身2和私筷杆5共同构成长度较短的私筷。向上移动到顶的驱动头1将与筷身2和公筷杆7共同构成长度较长的公筷。


技术特征:
1.一种公私两用筷子,它包括筷身、驱动头、传动杆、转轴、大齿轮、小齿轮、公筷杆、私筷杆、密封塞和齿条,其特征是:筷身为管形结构,转轴设置在筷身中并通过左右轴头分别与筷身的左右管壁连接,左端大齿轮、小齿轮和右端大齿轮左中右顺序排列并键连接在转轴的轴身上,驱动头套装在筷身的上端头上,密封塞通过销钉连接在筷身的下端管口上,在密封塞上开设有左右两个均平行于筷身的通孔,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左中右顺序排列设置,在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的纵向中轴线位置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纵向滑槽,在公筷杆上滑槽的后端槽壁上设置有齿条,在传动杆和私筷杆上滑槽的前端槽壁上设置有齿条,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设置在筷身中,筷身中的左端大齿轮、小齿轮和右端大齿轮分别位于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上的各个滑槽中,左端大齿轮与公筷杆上的齿条啮合并位于滑槽的下端头位置,小齿轮和右端大齿轮分别与传动杆和私筷杆上的齿条啮合并均位于滑槽的上端头位置,公筷杆和私筷杆的下端头分别从密封塞上的左右通孔伸出,传动杆的上端头伸出筷身的上端管口与驱动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私两用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大齿轮的直径和齿数均大于小齿轮的直径和齿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私两用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头为倒置的桶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私两用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塞为与筷身的内孔配合的柱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私两用筷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公筷杆和私筷杆分别与密封塞上的左右通孔配合。

技术总结
一种公私两用筷子。筷身为纵向的管形结构,左大齿轮、小齿轮和右大齿轮设置在筷身中并通过横向转轴与筷身连接。公筷杆、传动杆和私筷杆并列设置在筷身中并通过各自的齿条分别与左大齿轮、小齿轮和右大齿轮啮合。传动杆的上端头伸出筷身的上端口与驱动头连接,公筷杆和私筷杆的下端头从筷身下端密封塞上的左右通孔伸出。用传统的手法握住两只筷子的筷身位置,用另一只手推拉筷子上的驱动头。当驱动头向下或向上移动时,驱动头即可通过传动杆驱动小齿轮、转轴和两个大齿轮转动并因此驱动公筷杆和私筷杆错位移动。向下移动到底的驱动头将与筷身和私筷杆共同构成长度较短的私筷。向上移动到顶的驱动头将与筷身和公筷杆共同构成长度较长的公筷。成长度较长的公筷。成长度较长的公筷。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卫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