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固定构件和墙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固定构件和墙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构件和一种墙壁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固定墙壁材料的固定构件已经用于建筑框架,诸如木搁架、木制框架、RC(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已经公开了用于墙壁材料的传统的固定构件。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包括固定至建筑框架的基底部、与墙壁材料的后表面接触的接触表面、接合上墙壁材料的上接合部、和接合下墙壁材料的下接合部。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通过弯曲制造的伸长的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的强度较大。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专利:JP 2017-166227A

专利文献2

专利:JP 2015-74947A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固定构件具有优异的强度。然而,在地震、强风等情况下,除了通常由墙壁材料施加到固定构件的载荷之外,较大的载荷也被进一步施加到该固定构件。

基于前述传统情况而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的固定构件、以及使用该固定构件的墙壁结构。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墙壁结构,所述墙壁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建筑框架、多个墙壁材料和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用于将所述墙壁材料附接到所述建筑框架。在所述墙壁结构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基底部,所述基底部具有与所述建筑框架进行接触的后表面;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从所述基底部的后表面到前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基底部凸起,并且在所述固定构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并且与所述墙壁材料的后表面进行接触;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从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表面到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凸起部突出;端侧固定部,所述端侧固定部设置在沿所述纵向方向从所述锁定部的中央朝向一端偏置的位置处,并且在所述端侧固定部中,至少锁定部侧和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两侧侧被所述凸起部包围;和内侧凸起部,所述内侧凸起部形成所述凸起部的一部分,所述内侧凸起部位于所述端侧固定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朝向所述锁定部的中央的一侧,并且所述内侧凸起部具有如下形状:与邻近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朝向所述锁定部倾斜使得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朝向所述锁定部增加。所述固定构件的一个端侧在所述端侧固定部处被固定到所述建筑框架,并且另一端侧在未被固定到所述建筑框架的状态下使用所述锁定部来支撑所述墙壁材料。

在第一方面的墙壁结构中,固定构件的端侧固定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至少两侧和锁定部侧被凸起部包围,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

另外,由于内侧凸起部具有与端侧固定部相反一侧的侧部倾斜使得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朝向锁定部增加的形状,当载荷施加到内侧凸起部时,载荷容易被分散,并且内侧凸起部附近不易变形。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端侧固定部和内侧凸起部附近具有高强度,不易变形,因此即使使用端侧固定部来将墙壁材料固定到建筑框架,也可以稳定地固定该墙壁材料。因此,在使用固定构件的一个端侧固定部将墙壁材料固定到建筑框架、而不被另一端侧固定部固定的状态下,可以固定该墙壁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固定工具,该固定工具将墙壁材料固定到建筑物的建筑框架。固定构件是如下的一种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包括:基底部,所述基底部具有与所述建筑框架进行接触的后表面;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从所述基底部的后表面到前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基底部凸起,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从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表面到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凸起部突出;端侧固定部,所述端侧固定部设置在沿所述纵向方向从所述锁定部的中央朝向一端偏置的位置处,并且其中至少锁定部侧和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两侧被所述凸起部包围;内侧凸起部,所述内侧凸起部形成所述凸起部的包围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部分,所述内侧凸起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墙壁材料进行接触的内侧接触表面,并且所述内侧凸起部位于所述端侧固定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朝向所述锁定部的中央的一侧;和端侧凸起部,所述端侧凸起部形成所述凸起部的包围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部分,所述端侧凸起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墙壁材料进行接触的端侧接触表面,并且所述端侧凸起部位于所述端侧固定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与所述内侧凸起部相反的一侧。所述内侧接触表面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端侧接触表面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宽度。

在第二方面的固定构件中,所述端侧固定部中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至少两侧和所述锁定部侧被所述凸起部包围,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另外,内侧接触表面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比端侧接触表面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更长。因此,如果通过端侧固定部将墙壁材料固定到建筑框架,即使对端侧固定部施加较大的载荷,该端侧固定部附近的强度也较大,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不易于变形,并且可以支撑较大的载荷。此外,由于内侧接触表面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比端侧接触表面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更长,因此内侧接触表面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因此固定构件不易于变形,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在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形状中,在与邻近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部倾斜,使得所述内侧接触表面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朝向所述锁定部增加。

根据该固定构件,内侧凸起部的侧部倾斜,并且因此分散了施加到内侧凸起部的载荷。另外,在载荷容易集中的布置在内侧凸起部的下方的锁定部中,由于上内侧凸起部的侧部的倾斜而使载荷分散,并且固定构件不易于变形,并因此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将墙壁材料固定到建筑物的建筑框架的固定工具。固定构件是如下的一种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包括:基底部,该基底部具有与建筑框架进行接触的后表面;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从所述基底部的后表面到前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基底部凸起,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从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表面到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凸起部突出;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并且与所述墙壁材料进行接触;端侧固定部,所述端侧固定部设置在沿所述纵向方向从所述锁定部的中央朝向一个端侧偏置的位置处,并且在所述端侧固定部中,至少锁定部侧和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两侧被所述凸起部包围;内侧凸起部,所述内侧凸起部形成所述凸起部的包围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内侧凸起部位于所述端侧固定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朝向所述锁定部的中央的一侧;和端侧凸起部,所述端侧凸起部形成所述凸起部的包围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端侧凸起部位于所述端侧固定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与所述内侧凸起部相反的一侧。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端侧凸起部的宽度。在所述内侧凸起部中,在与邻近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部倾斜,使得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朝向所述锁定部增加。从所述基底部到所述接触表面的长度比从所述基底部到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峰部的长度更长。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连接表面,所述连接表面连接在所述内侧凸起部的锁定部侧的侧部和在所述接触表面的内侧凸起部侧的侧部。

在第四方面的固定构件中,端侧固定部被凸起部包围,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另外,由于内侧凸起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比端侧凸起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更长,因此固定构件被内侧凸起部所加强的范围更宽,并且因此内侧凸起部附近的固定构件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

另外,如果墙壁材料被固定在端侧固定部处,则端侧固定部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即使对端侧固定部施加大的载荷也不易于发生变形,并且因此可以支撑大载荷。此外,由于内侧凸起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长,因此固定构件不易于变形,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另外,由于从基底部到接触表面的长度比从基底部到内侧凸起部的峰部的长度更长、以及包括平滑地连接内侧凸起部和接触表面的连接表面,因此当上述墙壁材料被固定时,下侧端部可以被放置在连接表面上,并且可以在该连接表面上移动,并且上侧墙壁材料的下侧端表面可以被适当地接合到固定构件。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设置有中央固定部,该中央固定部与内侧凸起部的在与端侧固定部相反一侧的侧部相邻。

根据该固定构件,如果墙壁材料的中间部分与固定构件接合,则固定构件可以使用中央固定部被固定到建筑框架,并因此施加到固定构件的载荷可以分散到左右,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在所述端侧固定部的上方设置与所述端侧固定部相邻的上凸起部。

根据该固定构件,端侧固定部在四侧被包括上凸起部的凸起部包围,并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端侧固定部附近的强度,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布置有支撑部件、上接合部和下接合部,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上,并且在从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表面到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延伸;所述上接合部在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端侧固定部侧、在所述支撑部件的前端上沿远离所述凸起部的方向延伸;所述下接合部在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端侧固定部侧相反的一侧、在所述支撑部件的前端上沿远离所述凸起部的方向延伸。

根据该固定构件,上接合部可以接合上墙壁材料的下侧端部,并且下接合部可以接合下墙壁材料的上侧端部。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所述上接合部布置在所述锁定部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两侧。

施加到上接合部的载荷大于施加到下接合部的载荷,并且根据该固定构件,最靠近被固定到建筑框架的端侧固定部的接合部是布置在端侧的上接合部。由于上接合部靠近端侧固定部,因此施加到上接合部的载荷可有效地传递至被固定到建筑框架的端侧固定部,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墙壁材料被固定到建筑框架的附接强度,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端侧固定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不处于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与在最靠近该端部的所述上接合部附近与所述下接合部附近之间的边界匹配的位置处。

载荷可能集中在内侧凸起部的端部处。载荷也可能集中在上接合部与下接合部之间的边界附近。根据该固定构件,可能集中载荷的内侧凸起部的端部以及上接合部与下接合部之间的边界不位于匹配位置处。因此,在固定构件中可能集中载荷的位置被分散,并且载荷不会集中在一点,并因此固定构件不易于变形,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墙壁材料。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固定构件中,优选地,在所述端侧固定部和所述中央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前表面上包括凹凸表面。

根据该固定构件,包括了凹凸表面,并因此诸如螺钉或钉子之类的紧固件的前端难以滑动,并且提高了将固定构件固定到建筑框架时的可作业性。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墙壁结构和固定构件,可以提供具有高强度且可以稳定地保持墙壁材料的墙壁结构、以及在该墙壁结构中所使用的固定构件。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墙壁结构的透视图。

[图2]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通过搭接联接的墙壁材料与固定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两侧搭接)的透视图。

[图3]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通过搭接联接的墙壁材料与固定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四侧搭接)的透视图。

[图4]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处于已建造状态中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墙壁材料之间的结合部附近的截面图。

[图5]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图6]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前视图。

[图7]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平面图。

[图8]图8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9]图9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10]图10是示出沿图6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11]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图12]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图13]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图14]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前视图。

[图15]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图16]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前视图。

[图17]图17是示出沿图16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18]图18是示出沿图16中的线F-F’截取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19]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固定构件的具体实施例。在图1中,垂直于地面的向上的方向被示为“上”,并且垂直于地面的向下的方向被示为“下”。此外,在图1中的从外到内的方向上,水平向左的方向被示为“左”,并且水平向右的方向被示为“右”。此外,在图2及以后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对应于图1的那些方向。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墙壁结构的示例。通过将多个外墙壁构件2附接到形成诸如住宅、楼宇或仓库之类的建筑物的建筑框架8来获得该墙壁结构。外墙壁构件2是墙壁材料的示例。外墙壁构件2是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并且形成建筑物的外墙壁的墙壁材料。注意,墙壁材料不限于外墙壁构件,并且例如也可以是内部材料等。

使用钢框架来建造建筑框架8。使用多个结构构件来建造建筑框架8。结构构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以预定间隙并排地布置的多个柱9、以及布置在柱9之间的辅助构件(诸如栓钉)、用于将外墙壁构件2固定到建筑框架的支撑构件7(7a、7b),等。通过螺钉等(未示出)将支撑构件7固定到柱9的面向向外方向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将描述将外墙壁构件2固定到作为一个结构构件的支撑构件7上的情况,但是外墙壁构件2也可以固定到其他结构构件,例如固定到柱9。

防水片6铺设在柱构件9与支撑构件7之间,以覆盖建筑框架8的外表面8F。注意,建筑框架8不限于本实施例的配置,并且也可以使用木桩和梁的结构、木制框架结构等来建造建筑框架8。建筑框架8也可以是例如由钢筋混凝土、砖块等制成的框架。

如图1至图3所示,外墙壁构件2是在左右方向上伸长的四边形的(或更具体地,近似矩形的)板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外墙壁构件2由包括水泥的陶瓷材料构成。注意,外墙壁构件2的材料不限于以上描述,并且例如可以适当地选择金属基材料、木基材料、树脂基材料等。

在本实施例中图示的外墙壁构件2具有在纵向方向上为约900mm至约3030mm的长度、以及在短边方向上为约450mm至约1000mm的长度。

图2示出了用于附接具有两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的方法。具有两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具有如下形状:在外墙壁构件2的上侧端部2U和下侧端部2D上包括用于在上下方向上与靠近该外墙壁构件的其他外墙壁构件2相结合的结合部(舌状部),并且在左侧端部2L和右侧端部2R上不包括用于在左右方向上与靠近该外墙壁构件的其他外墙壁构件2相结合的结合部。

如图4所示,由于下舌状部22(其作为设置在上侧端部2U上的结合部)与上舌状部21和上舌状接合部23(它们作为设置在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上的结合部)接合,因此竖直相邻的外墙壁构件2被结合。

如后面将要描述的,在上外墙壁构件2与下外墙壁构件2之间布置有固定构件10,并且通过该固定构件10将外墙壁构件2附接到结构构件。

下舌状部22是沿着外墙壁构件2的上侧端部2U突出的部分。上舌状部21是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的后表面凹陷以覆盖下舌状部22的外侧的部分。而且,上舌状接合部23是与后面描述的固定构件10的上接合部11接合的部分。通常,在上舌状部21的接合部、上舌状接合部23的接合部和下舌状部22的接合部中不使用密封材料(接缝密封剂)等。

另一方面,由于在外墙壁构件2的左侧端部2L和右侧端部2R上不包括结合部,因此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外墙壁构件2在如下状态下被结合在一起:在外墙壁构件2之间插入在图2中示出的已知的帽状结合件9A和诸如密封材料之类的接缝密封剂9B。

图3示出了用于附接具有所谓的四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的方法。具有四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在该外墙壁构件2的上侧端部2U、下侧端部2D、左侧端部2L和右侧端部2R上包括用于结合到其他外墙壁构件2的结合部(舌状部)。

外墙壁构件2的上侧端部2U和下侧端部2D包括用作结合部的上舌状部21、上舌状接合部23和下舌状部22,类似于上述的具有两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

左侧端部2L和右侧端部2R也包括用于与其他外墙壁构件2结合的结合部(未示出),类似于上述的上舌状部21和下舌状部22。通常,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外墙壁构件2之间附接有用于防止在外墙壁构件2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错配的已知的防止横向偏移的金属配件(未示出)。

固定构件10用于将外墙壁构件2固定到建筑框架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构件10通过被固定到用作结构构件的支撑构件7而将外墙壁构件2固定到建筑框架8。

通过对诸如铁或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压制、弯曲等来制造固定构件10。注意,固定构件10的材料和制造方法不限于以上描述,并且可以适当地选择除了金属以外的材料类型和制造方法。

如图5、图6等所示,固定构件10是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构件。本实施例的用于固定上述外墙壁构件2的固定构件10具有在纵向方向上为约100mm至约200mm的长度、和在短边方向上为约50mm至约100mm的长度。

如图4所示,使用用作紧固件的螺钉5将固定构件10附接到每个支撑构件7。然而,附接方法不限于这种配置,并且例如,也可以使用诸如钉子或铆钉之类的其他紧固件将固定构件10附接到柱9或支撑构件7。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支撑外墙壁构件2,固定构件10被附接成使得当固定构件10固定到支撑构件7时,该固定构件10的前侧面向向外方向,并且后侧面向向内的方向。此时,固定构件10被附接成使得该固定构件10的纵向方向是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固定构件10被附接成使得该固定构件10的短边方向是上下方向(竖直方向)。

固定构件的配置

图5至图10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固定构件10具有横向伸长的近似矩形的形状,其中固定构件10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另外,固定构件10具有使用中心线B-B’作为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双边对称的形状。本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具有基底部15,通过使金属板经受压制而在该基底部15上形成凸起部30。基底部15是金属板的未经受压制的部分,并且该基底部15形成在固定构件10的外围边缘部分上。换言之,基底部15包括位于固定构件10的上长边部分和下长边部分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以及位于固定构件10的左短边部分和右短边部分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通过圆弧状的角部来连接该基底部15的上侧部分、下侧部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此外,固定构件10包括一对端侧固定部17(17L、17R)和中央固定部19,该一对端侧固定部17(17L、17R)布置在固定构件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该中央固定部19布置在该固定构件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是金属板的未经受压制的部分。

如图7所示,基底部15的后表面是当固定构件10附接到结构构件时与该结构构件(诸如,柱9或支撑构件7)接触的基准表面15S。端侧固定部17的后表面和中央固定部19的后表面与基准表面15S匹配。

通常,根据外墙壁构件2被支撑的位置而可选地使用左端侧固定部17L和右端侧固定部17R以及中央固定部19中的一者。换言之,当要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左侧端部2L侧时,使用左侧的端侧固定部17L,如图2和图3的固定构件10L所示的那样。另外,当要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右侧端部2R时,使用右侧的端侧固定部17R,如在固定构件10R中所示的那样。当要固定除端部以外的部分(诸如,外墙壁构件2的中央附近)时,使用中央固定部19,如在固定构件10C中所示那样。

如图6所示,端侧固定部17是设置在相对于中心线B-B’向左右偏移的位置处的近似U形的平坦部。端侧固定部17从基底部15的上侧部分向下突出,并且形成与基底部15相同的平面。

中央固定部19是设置在中心线B-B’上的近似U形的平坦部。中央固定部19从基底部15的上侧部分向下突出,并且形成与基底部15相同的平面。

端侧固定部17L和17R以及中央固定部19分别设置有三个固定孔17h和19h。固定孔17h和19h用于通过插入该固定孔中的螺钉5将固定构件10固定到结构构件。三个固定孔17h和19h布置在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中的呈倒三角形的顶点的位置处。位于最下侧的固定孔17h和19h位于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的下部分中。另外两个固定孔17h和19h被形成为关于穿过下方的固定孔17h和19h的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在中央固定部19的情况下,为中心线B-B’)双边对称。

注意,固定孔17h和19h的数量、位置等不限于本实施例。

凸起部30从基底部15朝向固定构件10的前部突出。凸起部30的峰部是与基底部15以及基准表面15S平行的平面,并且该平面为接触表面31。

凸起部30和接触表面31通过后面描述的支撑部件13a被划分为上侧和下侧。在凸起部30和接触表面31的上侧,凸起部30包括端侧凸起部30E,在该端侧凸起部30E上形成端侧接触表面31E,该端侧凸起部30E被包括在凸起部30的两端上。另外,凸起部30在两个端侧凸起部30E的内侧(换言之,朝向中心线B-B’)包括内侧凸起部30F,在该内侧凸起部30F上形成内侧接触表面31F。

如图6所示,左侧的内侧接触表面31F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1被设定为比左侧的端侧接触表面31E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2更长。在本实施例中,长度L1为长度L2的约8倍,并且优选地为长度L2的约6倍至约12倍。

由于这些配置,左侧的端侧固定部17L位于左侧的端侧凸起部30E与左侧的内侧凸起部30F之间,并且中央固定部19位于该一对内侧凸起部30F之间。

同样也适用于以双边对称布置的右侧的内侧接触表面31F与右侧的端侧接触表面31E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在相对于支撑部件13a的上侧,包括内侧接触表面31F和端侧接触表面31E的接触表面31的表面积是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的总表面积的约1.5倍,并且优选地是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的总表面积的约1.5倍倍至约3倍。

另外,在相对于中心线B-B’的左侧,内侧接触表面31F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1被设定为比布置在左侧的内侧接触表面31F的下方的后面描述的接合部12L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3更长。因此,如图6所示,内侧接触表面31F被形成为跨越下接合部12L与上接合部11C之间的边界的延长线(IX-IX’)以及上接合部11L与下接合部12L之间的边界的延长线。

在本实施例中,长度L1是长度L3的约1.5倍,并且优选地为长度L3的约1.2倍至约3倍。

右侧的内侧接触表面31F、下接合部12R以及上接合部11R和11C相对于固定构件10的中心线B-B’之间的关系也与以上描述类似。

在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的下侧,在凸起部30上形成锁定部13和开口30H。另外,在固定构件10在左右方向上的纵向方向上的近似整个长度上形成锁定部13。

在向外方向上在对应于开口30H的位置处通过切割和隆起该凸起部30的一部分来形成锁定部13。开口30H被形成为接触表面31被留在周围区域中的状态。锁定部13由从接触表面31突出的支撑部件13a和形成在该支撑部件13a的前端上的接合部11和12组成。

支撑部件13a被形成为使得与在开口30H的上端的接触表面31近似垂直。

通过弯曲该支撑部件13a的前端来形成接合部11和12。通过将支撑部件13a的前端向上倾斜地弯曲来形成上接合部11,并且分别在固定构件10的左端、中央和右端上形成上接合部11L、11C和11R。以此方式,上接合部11L和11R布置在固定构件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

通过将支撑部件13a的前端向下倾斜地弯曲来形成下接合部12。下接合部12L形成在上接合部11L与上接合部11C之间,并且下接合部12R形成在上接合部11C与上接合部11R之间。

通过切割和隆起该支撑部件13a的与图7中的附图标记13b所指示的开口相对应的部分,在上接合部11C的中央处形成下接合部12C。

在本实施例中,上接合部11的表面积是下接合部12的表面积的约2倍,优选地为下接合部12的表面积的约1.5倍至约4倍。

注意,与本实施例一样,优选地在支撑部件13a的两端形成上接合部11L和11R,以便增加上接合部11L和11R的表面积,但是接合部11和12的数量、布置等不限于本实施例。

通过如下的固定构件10将外墙壁构件2附接到建筑框架8。图2所示的具有所谓的两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和图3所示的具有所谓的四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在使用固定构件10来附接竖直相邻的外墙壁构件2的方法上是基本相同的,并且因此,将使用图2所示的具有所谓的两侧搭接形状的外墙壁构件2的情况来描述除了彼此不同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如图1所示,首先将多个外墙壁构件2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状态下固定在建筑框架8的外表面8F的最下方的位置处。此时,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由下侧支撑构件55支撑,该下侧支撑构件55布置在建筑框架8的外表面8F的最下端处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外墙壁构件2是第一外墙壁构件2A1和第三外墙壁构件2A3。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外墙壁构件2A2和第四外墙壁构件2A4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状态下固定在第一外墙壁构件2A1和第三外墙壁构件2A3的上方。对于每个外墙壁构件2,使用固定构件10来执行固定的方法都是相似的。

外墙壁构件2通常从左侧附接到右侧。例如,在图2和图3中,如固定构件10L所示的,如果要固定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左端,则将固定构件10L放置在设置在该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下舌状部22上。具体地,固定构件10L被放置成该下舌状部22被夹在下接合部12(12L、12C、12R)与位于支撑部件13a下方的接触表面31之间。

另外,左侧的端侧固定部17L被布置成与支撑部件7a重叠,并因此固定构件10L的右侧部分在朝向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

在该状态下,工人使用螺钉5通过端侧固定部17L的固定孔17h来将固定构件10L固定到支撑构件7a。因此,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左端被固定。

如果使用左侧的端侧固定部17L,则通常不使用固定构件10L的中央固定部19和右侧的端侧固定部17R。

接下来,固定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中央部分。如图2和图3中的固定构件10C所示,在固定构件10C的中央固定部19与支撑构件7b重叠的位置处,将固定构件10C放置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下舌状部22上。具体地,固定构件10C被放置成该下舌状部22被夹在下接合部12(12L、12C、12R)与在支撑部件13a下方的接触表面31之间。因此,固定构件10C布置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上。

在该状态下,工人使用螺钉5通过中央固定部19的固定孔19h将固定构件10C固定到支撑构件7b。在支撑构件7b的与位于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两端以外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通过执行该任务来固定该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端部以外的部分。

如果使用中央固定部19,则通常不使用固定构件10C的左端侧固定部17L和右端侧固定部17R。

注意,在图1至图3中,使用如下配置,其中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两端的支撑构件7a之间布置四个支撑构件7b(在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其一部分)。为此,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端部以外的上侧部分上,在存在支撑构件7b的四个位置处使用固定构件10C。然而,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除了该外墙壁构件2的两个端部之外的位置不限于该外墙壁构件2的上侧的四个位置。取决于外墙壁构件2的尺寸、结构构件的数量、结构构件的高度等,可能存在不需要在外墙壁构件2的端部以外的部分处执行固定的情况,并且可能存在在四个以上的位置处执行固定的情况。

接下来,使用固定构件10R来固定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右端。在图2和图3中,未示出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右端,而是示出了其中通过固定构件10R来固定第二外墙壁构件2A2的上侧的右端的状态。

如果要固定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右端,则与通过固定构件10L来固定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左端的情况横向对称。换言之,在将下舌状部22夹在固定构件10R的上接合部12(12L、12C、12R)与在支撑部件13a下方的接触表面31之间的状态下,将固定构件10R放置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上。

此时,右侧的端侧固定部17R被布置成与支撑部件7a重叠,并且固定构件10R的左侧的部分在朝向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

在该状态下,工人使用螺钉5通过端侧固定部17R的固定孔17h来将固定构件10R固定到支撑构件7a。因此,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上侧的右端被固定。

如果使用右侧的端侧固定部17R,则通常不使用固定构件10R的中央固定部19和左侧的端侧固定部17L。

由于上述步骤,第四外墙壁构件2A4附接到建筑框架8。在此之后,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的左上方的外墙壁构件2被附接之后,外墙壁构件2被附接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上方。

此时,外墙壁构件2附接在已经被附接的固定构件10L、10C和10R上。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接合部23被夹在上接合部11(11L、11C、11R)与固定构件10的支撑部件13a周围的接触表面31之间的状态下,将外墙壁构件2放置在第四外墙壁构件2A4上方。

通过对其他外墙壁构件2也实施这种任务,将外墙壁构件2附接到固定到结构构件的固定构件10,并且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相邻的状态下覆盖建筑框架8的外表面8F。

操作和效果

如图6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中,端侧固定部17的左右方向和下侧被由凸起部30所构成的接触表面31包围,并因此该端侧固定部17附近的强度得到提高并且固定构件10不太可能发生变形。

另外,通过该固定构件10,内侧接触表面31F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1被设定为比端侧接触表面31E的长度L2更长,并因此由该内侧接触表面31F加强的范围更宽,并且固定构件10的强度得到提高。换言之,通过使用位于固定构件10的一侧的端侧固定部17将该固定构件10固定到结构构件(诸如,柱9或支撑构件7),并且用被布置成朝向外墙壁构件2的中心方向的另一侧支撑该外墙壁构件2,可以稳定地支撑外墙壁构件2。

端侧接触表面31E和内侧接触表面31F形成在端侧凸起部30E和内侧凸起部30F上,该端侧凸起部30E和内侧凸起部30F是支撑部件13a上方的凸起部30。端侧接触表面31E和内侧接触表面31F是与外墙壁构件2的后表面接触的部分。在支撑部件13a上方,包括端侧接触表面31E和内侧接触表面31F的接触表面31的表面积被设定为端侧固定部17和中央固定部19的表面积的约1.5倍。以这种方式,接触表面31的表面积是大的,并因此与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的后表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并且可以稳定地支撑该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因此,外墙壁构件2的附接状态是稳定的。

在相对于固定构件10的中心线B-B’的左侧,内侧接触表面31F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1比布置在内侧接触表面31F的下侧的下接合部12L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3更长,并且内侧接触表面31F被形成为跨越在图6中示出的在下接合部12L与上接合部11C之间的边界的延长线(IX-IX’)、以及上接合部11L与下接合部12L之间的边界的延长线。因此,通过内侧接触表面31F来加强在下接合部12L与上接合部11C之间的边界、以及上接合部11L与下接合部12L之间的边界。

在右侧的内侧接触表面31F、下接合部12R以及上接合部11R和11C相对于固定构件10的中心线B-B’之间的关系也与以上描述类似。

以这种方式,内侧接触表面31F被形成为跨越左下接合部12L和右下接合部12R与上接合部11L、11C和11R之间的边界的延长线,并且因此相邻的接合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附近被内侧接触表面31F加强、并且不太可能发生变形。

此外,固定构件10的形状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并且具有横向伸长的近似矩形的形状,并因此锁定部13可以在左右方向上被制成更长。换言之,能够增加上接合部11和下接合部12的接合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接合部23和下舌状部22的表面积,并且用于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附接强度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稳定地支撑外墙壁构件2。

此外,当由于强风等所施加的载荷而对外墙壁构件2的竖直结合部施加沿向外方向的载荷时,沿向外方向的载荷施加到固定构件10的接合外墙壁构件2的接合部。

换言之,通过下外墙壁构件2的下舌状部22将沿向外方向的载荷施加到固定构件10的下接合部12,并且沿向外方向的载荷从上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接合部23施加到上接合部11。

下外墙壁构件2的下舌状部22在向外方向上的移动被上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部21和固定构件10的下接合部12抑制。另一方面,上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接合部23在向外方向上的移动被固定构件10的上接合部11抑制。

换言之,下外墙壁构件2的下舌状部22对上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部21和固定构件10的下接合部12施加沿向外方向的载荷,并且因此,施加到固定构件10的上接合部11的沿向外方向的载荷大于施加到下接合部12的沿向外方向的载荷。

在本实施例中,上接合部11的表面积是下接合部12的表面积的约2倍,并且因此用于固定上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接合部23的附接强度是用于固定下外墙壁构件2的下舌状部22的附接强度的约2倍。

以此方式,固定构件10的上接合部11与上外墙壁构件2的上舌状接合部23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得大于固定构件10的下接合部12与下外墙壁构件2的下舌状部2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施加到上接合部11和下接合部12的应力相等,并且使竖直布置的外墙壁构件2可以得到稳定的支撑并且具有良好的平衡。

此外,当上外墙壁构件2的左侧的端部2L侧被固定构件10固定时,端侧固定部17L被固定到建筑框架8。如上所述,由于诸如强风之类的载荷而施加的沿向外方向的载荷对于上接合部11而言大于下接合部12。上接合部11L和11R布置在固定构件1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并且上接合部11L最靠近端侧固定部17L,并且因此,即使施加了使上接合部11L变形的大载荷,通过与端侧固定部17L相邻的端侧凸起部30E和内侧凸起部30F来加强该上接合部11L,并且因此变形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以此方式,通过将上接合部11L布置在最靠近端侧固定部17L的位置处,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上接合部11R与放置在外墙壁构件2的右侧端部2R上的固定构件10(R)的端侧固定部17R之间的关系与以上描述类似。

以此方式,由于上接合部11L和11R布置在锁定部13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并且靠近端侧固定部17L和17R,因此固定构件10不太可能变形,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该外墙壁构件2。

由于该固定构件10具有双边对称的形状,因此如果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左侧时,则使用端侧固定部17L,并且如果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右侧时,则使用端侧固定部17R,并且由此将固定构件10用于左右两侧。另外,由于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处还包括中央固定部19,并且因此固定构件10不仅可以用于外墙壁构件2的端部,而且还可以用于端部以外的部分。

如果中央固定部19被用于接合外墙壁构件2的上侧端部2U的中间区域或下侧端部2D的中间区域,则接触表面31在左右方向上与中央固定部19的下侧相邻,并且因此由外墙壁构件2施加到固定构件10的载荷以及诸如风压之类的载荷可以在固定构件10的左右方向上被分散,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此外,通过切除与下固定片12C对应的部分而形成的开口13b被包括在固定构件10的支撑部件13a上。由于开口13b,可以使支撑部件13a上的雨水不易残留,并且因此可以抑制外墙壁构件2的劣化。

注意,对本实施例没有限制,只要设置在支撑部件13a上的开口13b具有可以排出支撑部件13a上的雨水的形状即可。

第二实施例

图11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构件210。固定构件210包括内侧凸起部230F,在该内侧凸起部230F中,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的内侧凸起部30的在中央固定部19侧的侧部的形状倾斜以朝向锁定部13加宽。

关于固定构件210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的配置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如线III-III’所指示的,左侧的端侧凸起部230F的形状倾斜,使得在相邻的中央固定部219侧的侧部朝向锁定部13增大。此外,锁定部13的下接合部12L和上接合部11C布置在相对于锁定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的左侧的内侧凸起部230F的倾斜部(III-III’)的下方。左侧的内侧凸起部230F的倾斜部被布置成跨越下接合部12L与上接合部11C之间的边界的延长线。

这同样适用于布置在右侧的内侧凸起部230F、下接合部12R和上接合部11C之间的关系。

通过赋予内侧凸起部230F倾斜的形状,该内侧凸起部230F由于具有宽的表面积而使布置在倾斜部的下方的相邻的接合部之间的边界附近区域加强。

在固定构件210中,由于内侧凸起部230F的倾斜部,还具有将集中在上述边界附近的载荷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分散的效果,并且因此加强了固定构件210。因此,除了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的效果之外,固定构件210更不容易变形,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该外墙壁构件2。

第三实施例

图12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固定构件410。在固定构件410中,形成有上凸起部430U,该上凸起部430U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中的端侧固定部17的上侧相邻。

关于固定构件410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由于在固定构件410上形成有上凸起部430U,所以扩大了支撑外墙壁构件2的后表面的接触表面431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该外墙壁构件2。

另外,由于端侧固定部417被凸起部430包围,所以端侧固定部417附近的强度被进一步增强,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固定构件410的变形等。

此外,还优选的是在中央固定部19的上侧还设置有从基底部15向外侧凸起的上凸起部430U,并且该中央固定部19的四侧被凸起部430包围,虽然这在附图中没有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中央固定部19的四侧相邻的凸起部430使中央固定部19的附近被进一步加强。以此方式,由于上述上凸起部430U的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固定构件410具有较大的强度,并且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第四实施例

图13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固定构件510。在固定构件510中,形成有上凸起部530U,该上凸起部530U与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构件210中的端侧固定部217的上侧相邻。换言之,通过在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构件210中设置上凸起部530U而获得第四实施例的固定构件510,类似于通过在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10中设置上凸起部430U而获得第三实施例的固定构件410。

关于第四实施例的固定构件510,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由于在固定构件510中形成有上凸起部530U,所以扩大了支撑外墙壁构件2的后表面的接触表面531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另外,由于端侧固定部517中的每个端侧固定部的四侧被凸起部530包围,所以端侧固定部517附近的强度被进一步增强,并且不太易于发生变形。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固定构件510的变形等。

此外,还优选的是在中央固定部219的上侧还设置有从基底部15向外侧凸起的上凸起部530U,并且该中央固定部219的四侧被凸起部530包围,虽然这在附图中没有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中央固定部219的四侧相邻的凸起部530使中央固定部219的附近被进一步加强。以此方式,由于上述上凸起部530U的效果和第二实施例的效果,固定构件510具有较大的强度,并且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第五实施例

图14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固定构件610。固定构件610包括通过在第四实施例的固定构件510的端侧固定部517和中央固定部519上设置凹凸表面而获得的端侧固定部617和中央固定部619。

关于第五实施例的固定构件610,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固定构件610中,端侧固定部617和中央固定部619没有设置固定孔17h和19h,并且在该端侧固定部617的前表面和中央固定部619的前表面上形成凹凸表面。

端侧固定部617的前表面和中央固定部619的前表面上的凹凸具有防滑功能。因此,当通过诸如螺钉5之类的紧固件将固定构件610固定到支撑构件7上时,紧固件的前端难以滑动,对支撑构件7附接的可作业性得到提高。

另外,在建造期间,可以在凹凸表面的任何位置附接紧固件,并且因此当固定构件610附接到支撑构件7时,更容易调整固定构件610相对于支撑构件7的位置。

此外,由于不需要在端侧固定部617和中央固定部619中设置用于紧固件的孔,因此可以减少制造步骤的数量,并且可作业性得到提高。

在固定构件610中,与其中设置有用于紧固的孔的固定构件相比,没有未使用的固定孔17h和19h,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617和中央固定部619的强度增加,并且进一步提高该固定构件610的强度。

为了在端侧固定部617和中央固定部619上设置凹凸,例如,优选的使用压制、切割等执行纹理化、压花等。

另外,作为用于紧固等的螺钉5,像已知的钻头一样使用具有钻孔功能的紧固件,由此可以同时在固定构件610和支撑构件上执行钻孔任务和附接任务,并且因此可建造性进一步提高。

第六实施例

图15至图18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固定构件710。固定构件710包括布置在固定构件71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的一对端侧固定部717(717L、717R)。第一凸起部730布置在左右方向上并且在端侧固定部717的上方,并且第二凸起部740布置在下方。

另外,中央固定部719布置在固定构件71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即布置在中心线E-E’上。第一凸起部730布置在中央固定部719的左右方向上,并且第二凸起部740布置在下方。

关于第六实施例的固定构件710,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第二凸起部740布置在固定构件710的第一凸起部730的下侧。在第二凸起部740的峰部处形成接触表面731,该接触表面731是与基准表面15S平行的平面。接触表面731设置有锁定外墙壁构件2的锁定部13。

接触表面731平滑地连接第一凸起部、端侧固定部717和中央固定部719,并且连接表面为连接表面750。连接表面750是第二凸起部740的上侧的凸起表面。

如图16所示,端侧固定部717L是具有近似四边形的平坦部,设置在相对于中心线E-E’向左侧偏移的位置处。端侧固定部717L的四侧被第一凸起部730和第二凸起部740包围。具体地,端侧固定部717L的上侧与上凸起部730U相邻,左侧与端侧凸起部730E相邻,右侧与内侧凸起部730F相邻,并且下侧与连接表面750相邻。这也适用于端侧固定部717R、相对于中心线E-E’与端侧固定部717L横向对称的端侧固定部717R中的第一凸起部730和第二凸起部740的配置。

另外,中央固定部719是设置在中心线E-E’上的近似U形的平坦部。中央固定部719在固定构件710的左右方向上与该一对内侧凸起部730F相邻,并且下侧与连接表面750相邻。

第一凸起部730在该第一凸起部73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包括端侧凸起部730E。另外,第一凸起部730在端侧凸起部730E的内侧(即,中心线E-E’侧)包括内侧凸起部730F。内侧凸起部730F的中心线E-E’侧的侧部倾斜以使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朝向锁定部13增大。

如图18所示,从基准表面15S到接触表面731的长度L4比从基准表面15S到第一凸起部730的峰部的长度L5更长。换言之,第二凸起部740相对于第一凸起部730朝向外部凸起。在本第六实施例中,L4为约15mm,L5为约5mm,L4优选地为约12mm至约25mm,并且L5优选地为约3mm至约15mm。

端侧固定部717的四侧被上凸起部730U、内侧凸起部730F、端侧凸起部730E和第二凸起部740包围,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717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另外,中央固定部719在左右方向上被一对内侧凸起部730F包围,并且在下侧被第二凸起部740包围,并因此该中央固定部717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

另外,由于在第二凸起部740上形成接触表面731,该接触表面731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

还优选的是在中央固定部719的上侧进一步设置从基底部15向外凸起的上凸起部730U,尽管这在附图中未示出。由于中央固定部719附近被上凸起部730U进一步加强,因此固定构件710更不可能变形。

此外,在已建造的状态下,在固定构件710中,长度L4对应于从外墙壁构件2的后表面到建筑框架的外表面8F的距离,或者对应于从外墙壁构件2的后表面到附接至建筑框架的外表面8F的支撑构件7的前表面的距离。换言之,在固定构件710中,长度L4较长,并且因此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用于形成通风层。换言之,固定构件710可以被用于所谓的通风装配建造方法中,在该方法中,在建筑框架的外表面8F上不布置支撑构件7,并且将外墙壁构件2直接铺设在建筑框架的前表面8F上。以此方式,通过固定构件710,外墙壁构件2可以直接铺设在结构构件8上,并且因此不需要布置支撑构件7,可以提高可建造性。

另外,由于作为第二凸起部740的上表面的连接表面750平滑地连接第一凸起部730和接触表面731,当上外墙壁构件2被接合到固定构件710的上接合部11时,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可以放置在固定构件710的连接表面750上,可以在连接表面750上移动至固定构件710的上接合部11的位置,并且下侧端部2D的上舌状接合部23可以与上接合部11接合。此时,上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的上舌状部21的前端仅与连接表面750进行接触,并且因此可以防止上外墙壁构件2的下侧端部2D损坏或碎裂。

第七实施例

图19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固定构件810(L)。在固定构件810L中,对应于第六实施例的固定构件710中的从左侧的内侧凸起部730F起始的在左侧的第一凸起部730的部分的形状是第一凸起部830,并且第二凸起部840设置在下方。此外,在第二凸起部的峰部处形成接触表面831,该接触表面831是与基准表面15S平行的平面表面。注意,形成在第二凸起部840上的锁定部13的配置是相同的。另外,在本第七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第六实施例的中央固定部719的固定孔19h。换言之,固定构件810L为在左侧具有端侧固定部817L的横向对称的形状,并且该固定构件810L用于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左侧端部2L侧的端部。

关于第七实施例的固定构件810L,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固定构件810L的端侧固定部817L布置在相对于固定构件810L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向左偏移的位置处。端侧固定部817L的四侧被第一凸起部830和第二凸起部840包围。具体地,端侧固定部817L的左侧与端侧凸起部830E相邻,右侧与内侧凸起部830F相邻,上侧与上凸起部830U相邻,并且下侧与连接表面850相邻。内侧凸起部830F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倾斜,使得该内侧凸起部830F的右侧的侧部朝向锁定部13的宽度增加。另外,内侧凸起部830F的右侧的倾斜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构件810L的右侧的端部附近。

此外,第一凸起部830的下侧与第二凸起部840相邻。另外,内侧凸起部830F、端侧凸起部830E和端侧固定部817L平滑地连接到接触表面831。该连接表面是连接表面850。

以此方式,端侧固定部817L的四侧被第一凸起部830和第二凸起部840包围,并且因此端侧固定部817L附近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另外,内侧凸起部830F的左侧的侧部与端侧固定部817L相邻,右侧的侧部倾斜以使朝向锁定部13的宽度增加,并且该倾斜部延伸到固定构件810L的右侧端部附近。因此,加强了固定构件810L的比内侧凸起部830F的宽表面积更宽的范围,并且因此不易于发生变形。以此方式,固定构件810L的强度较大,并且不易于发生变形,并且因此可以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固定构件810L用于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左侧端部2L侧。另一方面,如果要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右侧端部2R,则使用与固定构件810L横向对称的固定构件810R,尽管这在附图中未示出。

当要固定外墙壁构件2的端部以外的中间部分时,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相邻使用固定构件810L和固定构件810R,使得端侧固定部817彼此靠近,也可以使用第六实施例的固定构件710或已知的固定构件。

注意,在第七实施例中,由于形成有第二凸起部840,所以第一凸起部830的峰部和接触表面831不是同一表面。然而,如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所示,第一凸起部830和第二凸起部840也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凸起部830的峰部距基准表面15S的高度与接触表面831距基准表面15S的高度相等,并且接触表面831的表面积更宽,并因此可以甚至更稳定地固定外墙壁构件2。

尽管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换言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对所述实施例执行的适当修改和添加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的列表

2 外墙壁构件

2D 外墙壁构件的下侧端部

2F 外墙壁构件的前表面

2U 外墙壁构件的上侧端部

2L 外墙壁构件的左侧端部

2R 外墙壁构件的右侧端部

2A1 第一外墙壁构件

2A2 第二外墙壁构件

2A3 第三外墙壁构件

2A4 第四外墙壁构件

5 螺钉

6 防水片

7、7a、7b 支撑构件

8 建筑框架

8F 建筑框架的外表面

9 柱构件

9A 帽状结合件

9B 接缝填料

10、10R、10L、10C、210、410、510、610、710、810、810L 固定构件

11、11L、11C、11R 上接合部

12、12L、12C、12R 下接合部

13a 支撑部件

13b 开口

13 锁定部

15 基底部

15S 基底部的基准表面

17h、19h 固定孔

17、17L、17R、417、417L、417R、517、517L、517R、617、617L、617R、

717、717L、717R、817、817L 端侧固定部

19、219、619、719 中央固定部

21 上舌状部

22 下舌状部

23 上舌状接合部

30、230、430、530 凸起部

730、830 第一凸起部

740、840 第二凸起部

30H 开口

30E、230E、430E、530E、730E、830E 端侧凸起部

30F、230F、430F、530F、730F、830F 内侧凸起部

430U、530U、730U、830U 上凸起部

750、850 连接表面

31、231、431、531、731、831 接触表面

31E、231E、431E、531E 端侧接触表面

31F、231F、431F、531F 内侧接触表面

55 下端支撑构件

66 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