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防洪坝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
背景技术:2.防洪坝是指为了防止河水泛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的大坝,防洪堤坝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防洪坝在建成使用后,由于洪水中存有一定量的泥沙,防洪坝工作一段时间后,防洪坝的底部会堆积有一些淤泥,故需要工作人员对坝体去进行清理和维护。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洪水中的淤泥堆积在防洪坝的底部,由于淤泥本身具备一定的黏性,且在潮湿环境中,淤泥静置一段时间后,淤泥会附着在坝体上。工作人员去清理静置附着在坝体上的淤泥时,清理难度相对较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改善由于坝体底部淤泥堆积,导致工作人员清理附着在坝体上的淤泥时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底部设置有清洁架,所述清洁架靠近所述坝体的一侧设置有刷毛,所述坝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清洁架的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清洁架运动,清洁架带动刷毛运动,刷毛刷去附着在坝体上的淤泥。刷毛的设置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清理淤泥时,对于清理粘附在坝体上,清理难度相对较高部分淤泥的清理工作量,从而减小工作人员清理淤泥时的劳动强度。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输出源和转动杆,所述输出源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包括有凸轮部,所述清洁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凸轮部用于拨动所述连接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出源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即凸轮部转动,凸轮部转动的同时拨动连接件,连接件在竖直方向进行循坏往复地位移,从而使得连接件带动清洁架上下循环移动,清洁架上设置的刷毛在移动时清理附着在坝体底端的淤泥,减少淤泥粘附在坝体底端的量。
11.可选的,所述坝体上开设有引流凹槽,所述坝体上设置有回流墙,所述输出源包括转动柱和设置于转动柱上的阻流圆筒,所述转动柱位于所述引流凹槽内,所述转动柱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转动杆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洪水冲击坝体的时候,水流从引流凹槽进入,水流受到回流墙的阻隔后,形成一个水循环。在形成水循环后,水流带动阻流圆筒转动,阻流圆筒转动后,阻流圆筒带动转动轮发生转动,转动轮带动传动皮带运动,传动皮带带动转动杆转动。
13.通过利用洪水本身的动能作为输出源,相较于传统的电机为输出源而言,更为节省资源,同时洪水的动能转化为转动柱、阻流圆筒、传动皮带和转动杆的动能后,洪水本身
的动能减小,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洪水对坝体的冲击力,起到保护坝体的作用。
14.可选的,所述阻流圆筒上开设有若干个阻流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流槽的设置增大了阻流圆筒与洪水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阻流圆筒的受力面积,使得洪水中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阻流圆筒的动能,从而进一步优化了阻流圆筒的转动效果。
16.可选的,所述阻流圆筒上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弧状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所述阻流槽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相对湍急时,水流接触到阻流圆筒,水流先进入缓冲槽,缓冲槽呈圆弧状,起到缓冲水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阻流圆筒受到的磨损,起到延长阻流圆筒寿命的作用。
18.可选的,所述回流墙呈弧型。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的回流墙起到缓冲和导向的作用,使得运动进入引流凹槽的水流可以更好地形成水循环,从而起到进一步优化防洪坝的防洪效果以及阻流圆筒的传动效果。
20.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位于所述坝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连接块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清洁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凸轮部用于拨动所述第二连接柱。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以及设置在连接块上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起到连接和传动作用,清洁架和转动杆通过连接块、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实现连接。
22.同时,第一连接板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对第一连接柱起到限位作用,第二连接板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孔对连接块起到限位作用,减小连接块在水流冲击和循环不断上下往复运动的时候,连接块发生位置偏移的几率。
23.可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连接块在水流冲击和循环不断上下往复运动的时候,连接块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脱离的概率。
25.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柱的直径,第二连接孔的长度对应连接块运动的路程,第一连接孔的长度对应第一连接柱运动的路程。水流进通过第一连接孔进入时,连接块一定程度上还起到阻挡水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流进入第二连接孔,从而影响转动杆转动的几率。
27.可选的,所述坝体上设置有保护壳,所述转动轮和所述传动皮带均位于所述保护壳内。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流冲击对转动轮和传动皮带的影响,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水流中夹杂的泥沙也只会粘附在保护壳上,泥沙并不会对传动皮带造成影响。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设置清洁架,清洁架设置刷毛,清洁架带动刷毛发生运动,刷毛刷去附着在坝体上的淤泥,减少淤泥粘附在坝体底端的量,从而减小工作人员清理淤泥时的劳动强度;
31.2.通过设置转动柱、阻流圆筒、转动轮、转动杆和传动皮带,将洪水中水的动能转化为转动柱、阻流圆筒和转动轮的动能,并通过转动皮带,转化为转动杆的动能,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了洪水对坝体的冲击力;
32.3.通过设置保护壳,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流冲击对转动轮和传动皮带的影响,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水流中夹杂的绝大部分泥沙粘附在保护壳上,减小泥沙对传动皮带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图1中连接块部分的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35.图3是图1的防洪坝及保护壳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图3中转动柱、阻流圆筒、转动轮、转动杆和传动皮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8.图6是图4中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及连接块部分的爆炸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00、坝体;110、引流凹槽;120、回流墙;210、转动柱;220、转动轮;230、阻流圆筒;231、阻流槽;232、缓冲槽;240、转动杆;241、连接部;242、凸轮部;243、输出槽;250、传动皮带;260、保护壳;300、清洁架;310、刷毛;400、连接件;410、第一连接板;411、第一连接孔;420、第二连接板;421、第二连接孔;430、连接块;431、第一连接柱;432、第二连接柱;433、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
42.参照图1和图2,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包括坝体100,坝体100靠近水流的一侧开设有引流凹槽110,坝体100背离引流凹槽110的一侧浇筑有呈弧型的回流墙120。
43.参照图2和图3,引流凹槽110内部设置有转动柱210,转动柱210与坝体100转动连接,转动柱210两端穿过引流凹槽110两端的槽壁并与外界连通,转动柱210与外界连通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220。转动柱210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阻流圆筒230,阻流圆筒230上开设有阻流槽231,阻流槽231的设置增大了阻流圆筒230与水流的接触面积。阻流圆筒230上还开设有缓冲槽232,缓冲槽232和阻流槽231相互连通。
44.参照图2和图3,坝体100底部垂直于沿水流方向分别设置有清洁架300和转动杆240,清洁架300通过连接件400与转动杆240连接,清洁架300靠近坝体10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刷毛310。转动杆240通过传动皮带250与转动轮220连接,当转动轮220转动时,转动轮220带动传动皮带250运动,传动皮带250带动转动杆240转动。
45.参照图1和图3,坝体100两侧安装有保护壳260,转动轮220、传动皮带250和转动杆240均位于保护壳260内。保护壳260的设置,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使得洪水以及洪水中的泥沙不会影响到转动轮220、传动皮带250和转动杆240的运动,另一方面,起到延长转动轮220、
传动皮带250和转动杆240使用寿命的作用。
46.参照图4,转动杆240包括四个连接部241和三个凸轮部242,转动杆240两侧的连接部241与传动皮带250连接,每个凸轮部242两端均一体连接有连接部241,且连接部241和凸轮部242同心设置,凸轮部242的凸轮远毂直径小于连接部241的直径,连接部241和凸轮部242围绕形成有输出槽243。
47.参照图5,连接件400包括第一连接板410、第二连接板420和连接块430。第二连接板420一侧与坝体10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420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板41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10远离第二连接板420的一侧与清洁架300上的刷毛310一侧抵接。
48.参照图5和图6,第一连接板41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11,第二连接板42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21,第一连接孔411与第二连接孔421连通,第二连接孔421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孔411的长度。
49.参照图5和图6,连接块430滑移连接在第二连接孔421内,连接块43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431,第一连接柱431滑移连接于第一连接孔411内。连接块430背离第一连接柱4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432。输出槽243对第二连接柱43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50.参照图5和图6,连接块430靠近第二连接柱432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33,限位杆433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连接块430在水流冲击和循环不断上下往复运动的时候,连接块430从第一连接板410和第二连接板420上脱离的概率。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淤泥堆积的防洪坝的实施原理为:洪水冲击坝体100的时候,水流从引流凹槽110进入坝体100,水流受到回流墙120的阻隔后,形成一个水循环。形成水循环后,水流带动阻流圆筒230转动,阻流圆筒230发生转动后,阻流圆筒230带动转动轮220发生转动,转动轮220带动传动皮带250发生运动,传动皮带250带动转动杆240发生转动。
52.转动杆240发生转动,即凸轮部242发生转动,当凸轮部242最高点靠近第二连接柱432时,凸轮部242与第二连接柱432相抵。凸轮部242继续转动,凸轮部242拨动第二连接柱432,使得第二连接柱432向上运动,第二连接柱432带动连接块430运动,连接块430带动第一连接柱431运动,第一连接柱431带动清洁架300运动。
53.第二连接柱432运动到一定程度时,第二连接柱432与凸轮部242脱离,第二连接柱432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柱432向下运动,即清洁架300发生向下的运动,此时,完成一次清理。
54.凸轮部242在水流的作用力下不断地转动,凸轮部242不断地拨动第二连接柱432,清洁架30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循环往复地位移,清洁架300上设置的刷毛310在移动时清理附着在坝体100底端的淤泥。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清洁架300的清洁功能,从而减小工作人员清理淤泥时的劳动强度。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