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红枣去核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红枣去核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枣去核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水果的食用越来越讲究。对于苹果这种有核水果,首先需要去除苹果的果核。通常,大多数人们使用水果刀去除果核,去核不方便,费时费力且容易伤到手;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去核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不便。并且,现存的去核器,都是通过按压去核刀具的方式来去除果核的。
3.公开号为cn2090035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去核削皮器,包括手柄、去核刀片,还包括削皮刀口,所述手柄为u型结构,且所述手柄为弹性材料;所述去核刀片包括第一去核刀片、第二去核刀片,所述第一去核刀片和第二去核刀片分别固定安装在手柄两侧的孔内,且所述第一去核刀片和第二去核刀片合围成果核可通过的果核槽,所述去核刀片端部为锯齿状,在所述第一去核刀片和/或第二去核刀片中部设有削皮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去核刀片设置削皮刀口,同时具有去核和削皮两种功能,使用方便。
4.公开号为cn20456179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去核器,其包括夹具及去核件,所述夹具为圆筒状,在所述夹具的前部挖设有夹口,所述去核件的形状与所述夹具相匹配,去核件套于所述夹具内、且能够在所述夹具内滑动,所述去核件的前端设有环形的切刀。所述去核器通过将需要求去核的水果放置于所述夹口上,通过夹口的作用,将水果夹持固定,然后推动所述去核件,使位于去核件前端的切刀能够穿过水果,去除水果中部的核。
5.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6.现有技术在加工时由于红枣核的直径过大导致出核口堵塞;
7.1.现有技术在加工时红枣核由于挤压进入果肉内部;
8.2.手工操作出现红枣核未完全清除,且加工效率低下无法自动分级。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红枣去核分级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手工操作出现红枣核未完全清除,且加工效率低下无法自动分级等问题。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1.红枣去核分级装置,包括联动部、去核部、固定部,所述去核部安装于联动部左侧,所述联动部安装于固定部上方,所述联动部包括联动电机、电机轴和联动臂,所述电机轴尾端与联动电机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轴尾端与联动臂尾端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臂首端设有联动框,所述联动框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两根升降杆,所述联动框两侧各连接一根升降杆;
12.所述电机轴尾端还设有联动片,所述联动片后部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上安装有一根去核旋转杆;
13.所述去核部包括去核筒,所述去核筒右侧与去核旋转杆尾端活动连接,所述去核
筒内部设有掉核槽,所述去核筒后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去核筒前部设有出料板;
14.所述联动框左部连接有去核刀,所述去核刀垂直安装于去核筒上方。
15.在具体使用时,将红枣倾倒入入料口处,红枣向下滑动至去核筒处,联动电机带动电机轴旋转,电机轴带动联动片使联动齿轮旋转,联动齿轮旋转联动去核旋转杆使去核筒旋转,去核筒旋转使红枣入位,与此同时,电机轴带动联动臂向下移动,联动臂联动联动框在升降杆上向下滑动,使去核刀下压对红枣进行去核处理,分离后的红枣进入出料板进行分级,红枣核通过掉核槽落出,通过一体联动,使入枣、去核、出枣等步骤由机械一体化完成,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手工操作出现红枣核未完全清除的问题。
16.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板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设有若干组,每组所述圆形通孔按照孔径大小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
17.在具体使用时,通过不同大小的圆形通孔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使去核完成后的红枣自小到大依次落下,完成红枣不同直径的筛选,值得注意的是,圆形通孔的排列顺序只能是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小红枣与大红枣一起落下的问题。
18.进一步的,所述去核筒设有若干组凹槽,每组所述凹槽平行排列。
19.在具体使用时,联动齿轮旋转联动去核旋转杆使去核筒旋转,去核筒上的凹槽能够将红枣承接至去核筒内,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凹槽的数量以及间距控制加工速度。
2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出核口,所述出核口为圆形,所述出核口边缘设有四组条形通孔。
21.进一步的,所述去核刀包括刀部、刀头,所述刀头安装于刀部底端,所述刀头数量与去核筒上的凹槽数量一致。
22.进一步的,所述刀头为十字形,且所述刀头底部向内收折。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1、电机轴带动联动臂向下移动,联动臂联动联动框在升降杆上向下滑动,使去核刀下压对红枣进行去核处理,分离后的红枣进入出料板进行自动分级;
25.2、通过一体联动,使入枣、去核、出枣等步骤由机械一体化完成,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手工操作出现红枣核未完全清除的问题;
26.3、出核口周围设置的条形通孔使出核口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扩张,提高出核口的口径使更大的枣核掉下,避免由于红枣核的直径过大导致出核口堵。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枣去核分级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8.图2为图1中x处局部放大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枣去核分级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枣去核分级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3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32.联动部1、电机轴12、联动片121、联动齿轮122、去核旋转杆123、联动臂13、联动框14、升降杆15、去核部2、去核筒21、掉核槽211、凹槽212、出核口213、入料口22、出料板23、圆形通孔231、去核刀24、刀部241、刀头242、固定部3、固定架31。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3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7.实施例一
38.如图1-4所示,红枣去核分级装置,包括联动部1、去核部2、固定部3,去核部2安装于联动部1左侧,联动部1安装于固定部3上方,联动部1包括联动电机、电机轴12和联动臂13,电机轴12尾端与联动电机活动连接,电机轴12尾端与联动臂13尾端活动连接,联动臂13首端设有联动框14,联动框14两侧设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内部设有两根升降杆15,联动框14两侧各连接一根升降杆15;
39.电机轴12尾端还设有联动片121,联动片121后部设有联动齿轮122,联动齿轮122上安装有一根去核旋转杆123;去核部2包括去核筒21,去核筒21右侧与去核旋转杆123尾端活动连接,去核筒21内部设有掉核槽211,去核筒21后部设有入料口22,去核筒21前部设有出料板23;
40.联动框14左部连接有去核刀24,去核刀24垂直安装于去核筒21上方。
41.将红枣倾倒入入料口22处,红枣向下滑动至去核筒21处,联动电机带动电机轴12旋转,电机轴12带动联动片121使联动齿轮122旋转,联动齿轮122旋转联动去核旋转杆123使去核筒21旋转,去核筒21旋转使红枣入位,与此同时,电机轴12带动联动臂13向下移动,联动臂13联动联动框14在升降杆15上向下滑动,使去核刀24下压对红枣进行去核处理,分离后的红枣进入出料板23进行分级,红枣核通过掉核槽211落出,通过一体联动,使入枣、去核、出枣等步骤由机械一体化完成,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手工操作出现红枣核未完清除的问题。
42.出料板23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231,圆形通孔231设有若干组,每组圆形通孔231按
照孔径大小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
43.通过不同大小的圆形通孔231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使去核完成后的红枣自小到大依次落下,完成红枣不同直径的筛选,值得注意的是,圆形通孔231的排列顺序只能是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小红枣与大红枣一起落下的问题。
44.实施例二
45.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4所示,红枣去核分级装置,包括联动部1、去核部2、固定部3,去核部2安装于联动部1左侧,联动部1安装于固定部3上方,联动部1包括联动电机、电机轴12和联动臂13,电机轴12尾端与联动电机活动连接,电机轴12尾端与联动臂13尾端活动连接,联动臂13首端设有联动框14,联动框14两侧设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内部设有两根升降杆15,联动框14两侧各连接一根升降杆15;
46.电机轴12尾端还设有联动片121,联动片121后部设有联动齿轮122,联动齿轮122上安装有一根去核旋转杆123;去核部2包括去核筒21,去核筒21右侧与去核旋转杆123尾端活动连接,去核筒21内部设有掉核槽211,去核筒21后部设有入料口22,去核筒21前部设有出料板23;
47.联动框14左部连接有去核刀24,去核刀24垂直安装于去核筒21上方。
48.将红枣倾倒入入料口22处,红枣向下滑动至去核筒21处,联动电机带动电机轴12旋转,电机轴12带动联动片121使联动齿轮122旋转,联动齿轮122旋转联动去核旋转杆123使去核筒21旋转,去核筒21旋转使红枣入位,与此同时,电机轴12带动联动臂13向下移动,联动臂13联动联动框14在升降杆15上向下滑动,使去核刀24下压对红枣进行去核处理,分离后的红枣进入出料板23进行分级,红枣核通过掉核槽211落出,通过一体联动,使入枣、去核、出枣等步骤由机械一体化完成,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手工操作出现红枣核未完清除的问题。
49.出料板23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231,圆形通孔231设有若干组,每组圆形通孔231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
50.通过不同大小的圆形通孔231按照孔径大小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使去核完成后的红枣自小到大依次落下,完成红枣不同直径的筛选,值得注意的是,圆形通孔231的排列顺序只能是从小到大自上依次向下排列,小红枣与大红枣一起落下的问题。
51.去核筒21设有若干组凹槽212,每组凹槽212平行排列。
52.联动齿轮122旋转联动去核旋转杆123使去核筒21旋转,去核筒21上的凹槽212能够将红枣承接至去核筒21内,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凹槽212的数量以及间距控制加工速度。
53.凹槽212底部设有出核口213,出核口213为圆形,出核口213边缘设有四组条形通孔。
54.当去核刀24对红枣进行挤压去核时,红枣核通过出核口213进入掉核槽211内,出核口213周围设置的条形通孔使出核口213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扩张,提高出核口213的口径使更大的枣核掉下,避免由于红枣核的直径过大导致出核口213堵塞。
55.去核刀24包括刀部241、刀头242,刀头242安装于刀部241底端,刀头242数量与去核筒21上的凹槽212数量一致。
56.刀头242为十字形,且刀头242底部向内收折。
57.向内收折的十字形刀头242在红枣核去除的时候能够更加锋利的刺入红枣表皮内,同时收折的底部能够对红枣核进行限位,避免红枣核由于挤压进入果肉内部。
58.去核筒21采用加成型硅胶,是双组份加成型有机硅材料,可室温固化也可加温固化,硅胶在-65℃-200℃温度范围下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其柔软弹性性能,有优良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耐水、耐臭氧、耐气候老化、无腐蚀性、生理惰性、无毒无味、线收缩率低、易操作等特点。
5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