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自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在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过程中,冷冻机油会跟随冷媒一起参与循环。由于目前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发卡管为内螺纹铜管,影响冷冻机油的流动,再加上冷媒流动的离心力作用,导致部分冷冻机油不能及时返回压缩机内部,停留在螺纹状的铜管内壁,阻碍了冷媒与盘管之间的传热,降低了传热温差,使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变差。同时,由于部分冷冻机油没有及时回到压缩机内部,还会导致压缩机润滑不充分等问题出现。
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部分厂家在空调器内设置了回油模式,当回油模式运行时,通过提高压缩机运行频率、降低室内外风机运行转速等方式来提高冷媒温度和流速,通过高温冷媒的流动降低冷冻机油的黏度并使冷冻机油流回压缩机。但是,冷媒在循环流动过程中,需要同时经过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冷媒的行程长、压降大,导致回油效果较差。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回油方法存在的回油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之间的所述冷媒管路上,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回收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为常闭阀。
6.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之间的所述冷媒管路上。
7.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设置于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之间的所述冷媒管路上。
8.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上设置有高压截止阀,所述第二通断阀设置于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高压截止阀之间的所述冷媒管路上。
9.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通断阀,所述第三通断阀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所述冷媒管路上。
10.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设置有低压截止阀,所述第三通断阀设置于所述低压截止阀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11.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和所述第三
通断阀均为电磁阀。
12.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机配置有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储液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
13.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收管路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的所述冷媒管路上。
14.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空调器还包括回收管路,回收管路的第一端设置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室内换热器的进口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回收管路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回收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第一通断阀为常闭阀。
16.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回收管路,本技术能够在对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执行回油过程中,利用回收管路减少高温冷媒的流动行程、减少压降,提高回油效果。
附图说明
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空调器。附图中:
18.图1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19.图2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制热系统图;
20.图3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21.图4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22.图5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制热系统图;
23.图6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24.附图标记列表
25.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6、冷媒管路;7、回收管路;8、第一通断阀;9、第二通断阀;10、第三通断阀;11、高压截止阀;12、低压截止阀;13、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简要描述。其中,图
1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31.图2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制热系统图。
32.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现有回油方法存在的回油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上述各部件通过冷媒管路6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通过冷媒管路6的具体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本技术中不再赘述。
33.特别地,本技术的空调器还包括回收管路7,回收管路7的第一端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与室内换热器5的进口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回收管路7的第二端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回收管路7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8,第一通断阀8为常闭阀。
34.以室外换热器3的回油操作为例,在进行回油操作时,可以令通断阀打开,令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室外换人气的盘管内部快速流动,从而对室外换热器3的盘管内部进行冲洗,盘管内壁上的机油被冲洗下来,并随着冷媒一同经过回收管路7直接回到压缩机1内部,实现机油的回收。
35.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回收管路7,本技术能够在对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3执行回油过程中,利用回收管路7减少高温冷媒的流动行程、减少压降,提高回油效果。
36.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37.参照图1,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高压截止阀11、室内换热器5、低压截止阀12和储液器13。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冷媒管路6与四通阀2的p接口连通,四通阀2的c接口通过冷媒管路6与室外换热器3的进口连通,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通过冷媒管路6与节流装置4的一端口连通,节流装置4的另一端口通过冷媒管路6与高压截止阀11的一端连通,高压截止阀11的另一端通过冷媒管路6与室内换热器5的进口连通,室内换热器5的出口通过冷媒管路6与低压截止阀12的一端连通,低压截止阀12的另一端通过冷媒管路6与四通阀2的e接口连通,四通阀2的s接口通过冷媒管路6与储液器13的进口连通,储液器1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节流装置4优选地为电子膨胀阀,高压截止阀11和低压截止阀12优选地为手动阀,高压截止阀11和低压截止阀12用于在安装维修过程中将冷媒密封在冷媒管路6中,避免冷媒泄漏。储液器13内设置有过滤网,储液器13能够起到贮藏冷媒、冷媒气液分离、油污过滤、消音和冷媒缓冲等作用。
38.空调器还包括回收管路7和第一通断阀8,回收管路7采用内壁光滑的铜管,该铜管的第一端设置在节流装置4与高压截止阀11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铜管的第二端设置在四通阀2的s接口与储液器13的进口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第一通断阀8优选地为电磁阀,该电磁阀与空调器的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接收控制器下发的开启和关闭信号。当然,第一通断阀8也可以选择电子膨胀阀等电控阀。
39.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回收管路7,本技术能够在对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3执行回油过程中,利用回收管路7实现对冷冻机油的回收,实现高温高压冷媒在对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3中的一个进行冲刷后,无需再次经过另一个,而是直接将油污带回储液器13中进行回收过滤,然后再次经压缩机1压缩排出,减少了高温冷媒的流动行程、减少沿程压降,提高回油效果。通过储液器13的设置,能够对回收的冷冻机油进行过滤,避免冷冻机
油中的杂质继续参与冷媒循环。
40.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3的一种可能的回油过程进行描述。
41.如图1所示,在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回油时,控制电子膨胀阀打开至最大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打开,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冷媒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经过四通阀2的p接口和c接口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的盘管中,对盘管进行冲洗,盘管上的油污被冲刷掉并随冷媒排出室外换热器3,混合有油污的冷媒经过电子膨胀阀和回收管路7后直接回到储液器13内,储液器13将油污过滤,过滤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1内部继续循环。
42.如图2所示,在对室内换热器5进行回油时,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至最小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打开,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冷媒的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经过四通阀2的p接口和e接口后,进入室内换热器5的盘管中,对盘管进行冲洗,盘管上的油污被冲刷掉并随冷媒排出室内换热器5,混合有油污的冷媒经过回收管路7后直接回到储液器13内,储液器13将油污过滤,过滤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1内部继续循环。
43.实施例2
44.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3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45.如图3所示,在其他设置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回收管路7的第一端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与节流装置4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
46.相应地,在进行回油操作时,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控制方式稍有不同。具体地,在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回油时,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至最小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打开,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在对室内换热器5进行回油时,控制电子膨胀阀打开至最大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打开,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回油过程中,冷媒的流动方式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47.实施例3
48.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4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图5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制热系统图。
49.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他设置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为常开阀。其中,第二通断阀9设置在回收管路7的第一端与高压截止阀11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第三通断阀10设置在低压截止阀12与四通阀2的e接口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优选地,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为电磁阀,两个电磁阀全部与空调器的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分别接收控制器下发的开启和关闭信号。当然,二者中的一个或全部也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等电控阀。
50.通过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的回油效果。具体而言,通过控制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的开闭,可以提高回油过程中冷媒的流动压力,从而提高回油效果。另外,通过控制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的开闭,还可以在回油
操作时先进行冷媒回收,提高冷媒压力,进而提高回油过程中冷媒的流动冲击力,提高回油效果。
51.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的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3的一种可能的回油过程进行描述。
52.如图4所示,在对室内换热器5进行回油操作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并控制电子膨胀阀打开至最小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和第二通断阀9关闭,第三通断阀10延迟1min关闭,以将冷媒回收至室外换热器3中;然后参照图5,冷媒回收完毕后,同时打开第一通断阀8、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此时冷媒的流动方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经过四通阀2的p接口和e接口以及第三通断阀10后,进入室内换热器5的盘管中,对盘管进行冲洗,盘管上的油污被冲刷掉并随冷媒排出室内换热器5,混合有油污的冷媒经过第二通断阀9和回收管路7后直接回到储液器13内,储液器13将油污过滤,过滤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1内部继续循环。
53.如图5所示,在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回油操作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并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至最小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打开,第二通断阀9关闭,第三通断阀10延迟1min关闭,以将冷媒回收至室内换热器5中;然后参照图4,冷媒回收完毕后,同时打开第一通断阀8、第二通断阀9、第三通断阀10以及电子膨胀阀,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此时冷媒的流动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经过四通阀2的p接口和c接口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的盘管中,对盘管进行冲洗,盘管上的油污被冲刷掉并随冷媒排出室外换热器3,混合有油污的冷媒经过电子膨胀阀和回收管路7后直接回到储液器13内,储液器13将油污过滤,过滤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1内部继续循环。
54.实施例4
55.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6为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图。
56.如图6所示,在其他设置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回收管路7的第一端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与节流装置4之间的冷媒管路6上。
57.相应地,在进行回油操作时,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控制方式稍有不同。具体地,在对室内换热器5进行回油时,首先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并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至最小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和第二通断阀9关闭,第三通断阀10延迟1min关闭,以将冷媒回收至室外换热器3中;冷媒回收完毕后,同时打开第一通断阀8、第二通断阀9、第三通断阀10和电子膨胀阀,并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在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回油时,首先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至最小开度,控制第一通断阀8打开,第二通断阀9关闭,第三通断阀10延迟1min关闭,以将冷媒回收至室内换热器5中;冷媒回收完毕后,同时打开第一通断阀8、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回油过程中,冷媒的流动方式与实施例3大致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5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结合了四种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阐述,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技术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59.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保证设置第一通断阀8的前提下,第二通断
阀9和第三通断阀10的设置与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只设置第二通断阀9和第三通断阀10中的一个等。
60.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61.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