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机,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成本较高,生物质颗粒、木材边角料、秸秆、建筑模板等生物质类燃料的使用逐渐升高,常规的往复炉排生物质燃烧方式密封效果差,漏风系数高,热量不集中,正压燃烧,炉排易损坏,燃烧不充分,出渣困难,排放不达标,易造成热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此项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解决了生物质燃料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减小了漏风系数,降低了污染排放,延长了炉排使用寿命,实现了燃烧热量集中和集中洁净出渣等问题,同时配合负压燃烧,所设置的防爆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冷却换热装置大大节省了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生物质燃料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减小了漏风系数,降低了污染排放,延长了炉排使用寿命,实现了燃烧热量集中和集中洁净出渣等问题,同时配合负压燃烧,所设置的防爆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冷却换热装置大大节省了能源。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包括燃烧室、旋流式燃烧头、设在燃烧室内的水冷式往复炉排、下料组件、冷却转换装置、螺旋式平出渣机。
5.所述冷却转换装置通过连管分别与燃烧室、旋流式燃烧头、下料组件、水冷式往复炉排连接;所述燃烧室内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墙;所述挡墙下端面上设有支撑通风梁;所述支撑通风梁上均匀相通排列有多根风管;所述燃烧室内通过挡墙分割成气化区、燃烧区;所述燃烧室与挡墙固定连接。
6.所述旋流式燃烧头包括集中腔;所述集中腔外端面上套设有中间筒;所述中间筒外端面上套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集中腔端头处相通连接有内筒;所述外筒内部内筒表面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表面套设有与集中腔、外筒内壁、中间筒固定连接的l型环板;所述外筒的端头处设有法兰板;所述外筒、l型环板、集中腔、套筒、法兰板围成旋流室;所述旋流室与内筒通过旋流管相通连接;所述旋流室通过第二旋流板与集中腔相通;所述外筒、中间筒、l 型环板围成第二旋流室;所述外筒与中间筒之间设有旋流架;所述旋流架上设有旋流板;所述外筒上相通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旋流室相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旋流室相通;所述外筒与燃烧区相通。
7.所述水冷式往复炉排包括往复炉排框架;所述往复炉排框架上设有若干个静炉排片钢架;所述往复炉排框架上且位于静炉排片钢架之间设有动炉排片钢架;所述静炉排片钢架上设有静炉排片;所述动炉排片钢架上面设有动炉排片;所述静炉排片钢架之间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延伸出静炉排片钢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
冷却转换装置包括冷热转换器、三次风风机;所述冷热转换器通过水管分别与进水接头、出水接头连接;所述冷热转换器通过气管与风道连接;所述冷热转换器通过第二气管与下料组件连接;所述三次风风机设在第二气管上。
8.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与气化区相通连接的折流下料管;所述折流下料管上端面相通连接有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所述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上端面相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上端面设有吸尘罩;所述折流下料管表面设有防爆门;所述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表面设有阻旋料位计、密封式双开关阀。
9.所述燃烧室上气化区处设有点火口、测温装置;所述燃烧室上燃烧区处设有负压检测装置、炉内脱硝装置;所述外筒通过法兰板与燃烧室处的燃烧区相通;所述第二气管远离三次风风机的端头设在气化区内。
10.所述水冷式往复炉排通过设在燃烧室外端面上的炉排动力系统提供动力;所述燃烧室内、水冷式往复炉排下端设有风箱;所述支撑通风梁通过风管与风箱连接。
11.所述燃烧室内、水冷式往复炉排的尾端设有螺旋式平出渣机;所述燃烧室上水冷式往复炉排尾部设有第二防爆门。
12.所述外筒远离风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缩风管;所述旋流管均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分别设有调节阀。
13.所述静炉排片钢架之间的连接管道形成串联回路;所述静炉排片钢架和静炉排片通过卡扣紧密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生物质燃料经过下料组件进入到燃烧室的气化区,通过高温裂解析出部分可燃气体,经鼓风机的持续给风和往复炉排的输送,可燃气体和固体燃料等在燃烧区燃烧,设置在燃烧室内部的支撑通风梁和设置在燃烧室前端的旋流式燃烧头提供的二次风、三次风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使热量充分释放,设置在水冷式往复炉排尾部的螺旋式平出渣机最终将灰渣集中排出,整套装置的密封措施,减少了漏风系数,避免了燃料未燃尽、燃烧不充分、燃料消耗量高等问题,配合引风机实现了负压燃烧,同时设置了炉排冷却换热器、炉排水冷循环装置、防爆门、炉内脱硝装置等安全环保措施,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烟气的低氮排放。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剖面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剖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另一结构图。
19.(1、集中腔;2、中间筒;3、外筒;4、内筒;5、套筒;6、l型环板;7、法兰板;8、旋流室;9、第二旋流板;10、第二旋流室;11、旋流管;12、旋流板;13、风道;14、隔板; 15、第一风道;16、第二风道;17、往复炉排框架;18、静炉排片钢架;19、动炉排片钢架; 20、静炉排片;21、动炉排片;22、连接管道;23、进水接头;24、出水接头;25、冷却转换装置;26、三次风风机;27、调节阀;28、气管;29、第二气管;30、燃烧室;31、水冷式往复炉排;32、旋流式燃烧头;33、下料组件;34、折流下料管;35、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36、料斗;37、吸尘罩;38、防爆门;39、阻旋料位计;40、密封式双开关阀;41、挡墙;42、支撑通风梁;43、缩风管;44、气化区;45、燃
烧区;46、点火口;47、测温装置; 48、负压检测装置;49、炉内脱硝装置;50、炉排动力系统、51、螺旋式平出渣机;52、第二防爆门;53、风箱;54、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根据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包括燃烧室30、旋流式燃烧头32、设在燃烧室30内的水冷式往复炉排31、下料组件33、冷却转换装置25、螺旋式平出渣机51;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5通过连管分别与燃烧室30、旋流式燃烧头32、下料组件33、水冷式往复炉排31连接;所述燃烧室30内部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墙41;所述挡墙41下端面上设有支撑通风梁42;所述支撑通风梁42上均匀相通排列有多根风管54;所述燃烧室30内通过挡墙41分割成气化区44、燃烧区45;所述燃烧室30与挡墙41固定连接;所述旋流式燃烧头32包括集中腔1;所述集中腔1外端面上套设有中间筒2;所述中间筒2 外端面上套设有外筒3;所述外筒3内集中腔1端头处相通连接有内筒4;所述外筒3内部内筒4表面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表面套设有与集中腔1、外筒3内壁、中间筒2固定连接的l型环板6;所述外筒3的端头处设有法兰板7;所述外筒3、l型环板6、集中腔1、套筒5、法兰板7围成旋流室8;所述旋流室8与内筒4通过旋流管11相通连接;所述旋流室 8通过第二旋流板9与集中腔相通;所述外筒3、中间筒2、l型环板6围成第二旋流室10;所述外筒3与中间筒2之间设有旋流架;所述旋流架上设有旋流板12;所述外筒3上相通连接有风道13;所述风道13通过隔板14分割成第一风道15、第二风道16;所述第一风道15 与第二旋流室10相通;所述第二风道16与旋流室8相通;所述外筒3与燃烧区45相通;所述水冷式往复炉排31包括往复炉排框架17;所述往复炉排框架17上设有若干个静炉排片钢架18;所述往复炉排框架17上且位于静炉排片钢架18之间设有动炉排片钢架19;所述静炉排片钢架18上设有静炉排片20;所述动炉排片钢架19上面设有动炉排片21;所述静炉排片钢架18之间设有连接管道22;所述连接管道22延伸出静炉排片钢架18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接头23和出水接头24;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5包括冷热转换器、三次风风机26;所述冷却转换器通过水管分别与进水接头23、出水接头24连接;所述冷热转换器通过气管28与风道 13连接;所述冷热转换器通过第二气管29与下料组件33连接;所述三次风风机26设在第二气管29上;所述下料组件33包括与气化区44相通连接的折流下料管34;所述折流下料管34上端面相通连接有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35;所述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35上端面相通连接有料斗36;所述料斗36上端面设有吸尘罩37;所述折流下料管34表面设有防爆门38;所述密封式双开关阀箱体35表面设有阻旋料位计39、密封式双开关阀40;所述燃烧室30上气化区44处设有点火口46、测温装置47;所述燃烧室30上燃烧区45处设有负压检测装置 48、炉内脱硝装置49;所述外筒3通过法兰板7与燃烧室30处的燃烧区45相通;所述第二气管29远离三次风风机26的端头设在气化区44内;所述水冷式往复炉排31通过设在燃烧室30外端面上的炉排动力系统50提供动力;所述燃烧室30内、水冷式往复炉排31下端设有风箱53;所述支撑通风梁42通过风管54与风箱53连接;所述燃烧室30内、水冷式往复炉排31的尾端设有螺旋式平出渣机51;所述燃烧室30上水冷式往复炉排31尾部设有第二防爆门52;所述外筒3远离风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缩风管43;所述旋流管11均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风道15与第二风道16内分别设有调节阀27;所述静炉排片钢架18之间的连接管道22形成串联回路;所述静炉排片钢架18和静炉排片20通过卡扣紧密连
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往复炉排生物质气化燃烧机的燃烧为负压燃烧。生物质燃料经过下料组件33进入到气化区44,通过高温裂解析出部分可燃气体,经风箱53持续给风和水冷式往复炉排31的输送,可燃气体和固体燃料等在燃烧区45燃烧,灰渣最终经设置在水冷式往复炉排31的螺旋式平出渣机51排出;三次风风机26启动,通过第二气管29把燃烧室30内部的烟气吸收出去,所形成的冷风进入到冷热转换器内部,冷热转换器通过水管分别与进水接头23和出水接头24连接,水在静炉排片钢架18与冷热转换器之间循环,静炉排片钢架18中的水变热时,循环进冷热转换器,冷热转换器的热水被冷热转换器内的冷风冷却,循环进入静炉排片钢架18中,进行冷却,冷热转换器中的冷风经过热水提温,流动进入到风道13,使用时,风从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进入进入,风从第一风道15进入到第二旋流室10,第二旋流室10内设有旋流板12,进入第二旋流室10的风经过旋流板12形成一次旋流风,一次旋流风经过外筒3上的缩风管43时,一次旋流风向中心点聚集,实现火焰的集中,风经过第二风道16进入到旋流室8,进入到旋流室8的风经过第二旋流板9形成二次旋流风,二次旋流风进入到燃烧区45内,助燃,旋流室8内的风另一部分经过旋流管11,形成三次旋流风,经过内筒4,进入到燃烧区45,助燃,三次旋流风集中到燃烧区45内,一次旋流风、二次旋流风、三次旋流风的相互配合,保证了燃烧效果,减少了灰份,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类燃料的燃烧效果,第一风道15与第二风道16内分别有调节阀27,实现了分别调节风力大小的作用,耐火层达到防止热量散发的作用。
23.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授权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