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空调内机,特别是一种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地面空调内机都是回风和出风,都合并在一条出风口内部,电机风扇安装在回风位置内,这样的设备会造成出风口静压不足,回风口负压过大,导致进出风短路,制冷能力严重受到影响,无法成为真正的空调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满足制冷、制热和新风多种需要,降低设备投入,减少施工成本。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该空调内机包括机身外壳、表冷器、防空气串流隔板、通风孔支撑板、冷凝水接水盘、冷凝水排水管、新风连接器、小风机、贯流风机、进出风口、表冷器进回水口、风管,其特征在于:机身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表冷器,表冷器前后各安装一块通风孔的支撑板,表冷器中间设置有一块防空气串流隔板,表冷器下方安装有一个冷凝水接水盘,冷凝水接水盘一端设置有冷凝水排水管,机身外壳前端安装有集风箱,集风箱是连接集中新风管道或者连接室内地面的回风管道,机身外壳后端安装有两组贯流风机,当集风箱与室内地面的回风管道连接时,两组贯流风机是同一方向出风,反之,一组贯流风机出风,一组贯流风机往表冷器送风,新风连接器是固定在机身外壳的后壁,小风机安装在新风连接器内部,新风连接器是连接风管通往室外,进出风口安装在地面、贯流风机的上方。
5.所述机身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表冷器。
6.所述表冷器的前后各设置有通风孔支撑板。
7.所述冷凝水接水盘是安装在表冷器的下方。
8.所述冷凝水排水管是固定在冷凝水接水盘的一端。
9.所述防空气串流隔板是在表冷器的中间位置。
10.所述防空气串流隔板是防止进回风的串流。
11.所述集风箱是在机身外壳的前端。
12.所述集中新风管道是连接在集风箱外壁开孔处。
13.所述机身外壳内部的后端安装有两组贯流风机。
14.所述集风箱与室内地面的回风管道连接时,两组贯流风机同方向出风。
15.所述集风箱无连接回风管道时,一组贯流风机出风,一组贯流风机往表冷器送风。
16.所述新风连接器是固定在机身外壳上。
17.所述新风小风机安装在新风连接器的内部。
18.所述新风连接器是连接通往室外的新风管道。
19.所述进出风口安装在机身外壳的上方,贯流风机在进出风口的下方。
20.所述表冷器进水口、回水口连接至室外设备,或连接水箱或集分水器后与室外设备连接。
21.所述小风机、贯流风机由电源提供动力。
22.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与集中新风的管道连接,成为新风空调一体机,与室外的新风管道连接,实现区域独立新风,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里的贯流风机,有一组贯流风机送风往表冷器方向,将室内空气送入集风箱,集风箱的空气返回另一侧经过表冷器被另一组贯流风机送出地面,当集风箱连接地下回风管道后,两组贯流风机成一个方向出风,实现一机多选功能的效果,设计灵活。
附图说明:
23.图1、图3为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结构剖视示意图
24.图2为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俯视示意图
25.1-机身外壳
26.2-通风孔支撑隔板;
27.3-防空气串流隔板;
28.4-机身外壳内部集风箱;
29.5-表冷器;
30.6-表冷器进水口;
31.7-表冷器回水口;
32.8-冷凝水接水盘;
33.9-冷凝水排水管;
34.10-新风连接器;
35.11-新风小风机;
36.12-贯流风机a;
37.13-贯流风机b;
38.14-进出风口;
39.15-集中新风管道或地面回风管道;
40.16-通往室外新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41.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机身外壳1内部安装通风孔支撑板2,机身外壳1内部安装表冷器5,防空气串流隔板3安装在表冷器5的中间,集风箱4在机身外壳1内部的前端,表冷器5有进水口6和回水口7,冷凝水接水盘8安装在表冷器5的下方,冷凝水排水管9在冷凝水接水盘8的一端,新风连接器10在机身外壳1的外壁开孔处,新风小风机11安装在新风连接器10的内部,贯流风机a12和贯流风机b13安装在机身外壳1的后端,进出风口14安装在机身外壳1的上方,贯流风机a12和贯流风机b13在进出风口的下方,集中新风管道或地面回风管道15连接机身外壳1内部集风箱4的外壁开孔处,通往室外新风管道16与新风连接器10连接。
43.所述机身外壳1安装有通风孔支撑板2,表冷器5,防空气串流隔板3,集风箱4,冷凝水接水盘8,新风连接器10,新风小风机11,贯流风机a12,贯流风机b13,进出风口14,集中新风管道或地面回风管道15,通往室外新风管道16。
44.所述通风孔支撑板2在表冷器5的两侧。
45.所述表冷器5有进水口6和回水口7。
46.所述防空气串流隔板3安装在表冷器5的中间。
47.所述集风箱4在机身外壳1内部的一端。
48.所述冷凝水接水盘8安装在表冷器5的下方。
49.所述冷凝水接水盘8一端连接冷凝水排水管9。
50.所述新风连接器10在机身外壳1的外壁开孔处。
51.所述新风小风机11安装在新风连接器10的内部。
52.所述贯流风机a12和贯流风机b13安装在机身外壳1的后端。
53.所述进出风口14在机身外壳1的上方。
54.所述贯流风机a12和贯流风机b13在进出风口14的下方。
55.所述集中新风管道或地面回风管道15连接机身外壳1内部集风箱4的外壁开孔处。
56.所述通往室外新风管道16连接在新风连接器10上面。
57.本实用新型做到设计灵活,功能齐全,应用场景广。


技术特征:
1.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包括机身外壳、表冷器、表冷器中间防空气串流隔板、通风孔支撑板、冷凝水接水盘、冷凝水排水管、新风连接器、小风机、贯流风机、进出风口、表冷器进回水口、风管,其特征在于:机身外壳内部中间有表冷器,表冷器前后安装有通风孔的支撑板,表冷器中间有一块防空气串流隔板,表冷器下方安装有一个冷凝水接水盘,冷凝水接水盘一端有冷凝水排水管,机身外壳前端安装有集风箱,机身外壳后端安装有两组贯流风机,新风连接器内部有小风机并固定在机身外壳的后壁,进出风口安装在贯流风机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表冷器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集风箱是连接集中新风管道或连接室内地面的回风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集风箱与室内地面的回风管道连接时,两组贯流风机是同一方向出风,反之,一组贯流风机出风,一组贯流风机往表冷器送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小风机是安装在新风连接器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贯流风机至少有一组是出风功能,贯流风机可以是鼓风机或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防空气串流隔板把表冷器和两组贯流风机从中间隔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进出风口是进风口或出风口或进出风口混合使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集中新风管道或地面回风管道是连接新风设备或连接室内回风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集风箱是储存贯流风机、集中新风、室内回风送来的空气,提供给另一组贯流风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多功能送风空调内机,该空调内机包括机身外壳、表冷器、防空气串流隔板、通风孔支撑板、冷凝水接水盘、冷凝水排水管、新风连接器、小风机、贯流风机、进出风口、表冷器进回水口、风管,其特征在于:机身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表冷器,表冷器前后各安装一块通风孔的支撑板,表冷器中间设置有一块防空气串流隔板,表冷器下方安装有一个冷凝水接水盘,冷凝水接水盘一端设置有冷凝水排水管,机身外壳前端安装有集风箱,集风箱是连接集中新风管道或者连接室内地面的回风管道,机身外壳后端安装有两组贯流风机,新风连接器是固定在机身外壳的后壁,小风机安装在新风连接器内部,新风连接器是连接风管通往室外,进出风口安装在地面、贯流风机的上方。贯流风机的上方。贯流风机的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刘渊 陆一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渊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2/1/28